近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发展研究中心主持编写的《高校扶贫优秀案例选编》一书正式出版。我校《建立贫困户激励机制 激发脱贫内生动力——西南财经大学实施“劳动收入奖励计划”项目探索》案例,经多轮评审入选全国教育扶贫典型案例并收录于该书。
在脱贫攻坚历史进程中,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等靠要”“养懒汉”是一大顽疾。我校“劳动收入奖励计划”项目通过落实“以奖代补”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让“扶贫”与“扶志”相结合,引导贫困群众主动摆脱贫困,在助力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过程中产生广泛影响力。
自2014年起,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反贫困政策实验室团队在主任甘犁教授带领下积极探索反贫困长效机制,设计并实施了激励相容的转移支付田野实验——“劳动收入奖励计划”。截至目前,项目在四川省和云南省17个区县开展,覆盖贫困户7.2万户。项目充分激发出贫困人口内生动力,推动扶贫工作从“输血”向“造血”的深度转变,并在增加贫困人口收入、帮助贫困人口树立自强意识、理顺干群关系等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
项目多次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中央媒体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2018年,项目入选人民日报社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18精准扶贫优秀案例征集活动”60个代表性精准扶贫案例。2019年,两会提案建议引入“负所得税”并明确指出,西南财经大学甘犁团队的田野实验表明,基于“负所得税”理念的转移支付制度对促进低收入群体收入和消费作用显著,具有较强可操作性。当年,在中国扶贫国际论坛宣布的110个“全球减贫案例征集活动”最佳案例中,项目再次入选。基于项目撰写的智库报告《建立和完善贫困人口激励机制的政策建议》荣获2019年CTTI来源智库优秀成果奖。未来,中心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在反贫困领域深耕厚植,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实现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