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认定2021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的通知,我校地方立法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获批,成为西南政法大学首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实现了学校国家级科研平台的新突破。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为加快“双一流”建设,推进产学研协同创新,支撑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举措。
2021年度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名单 (图片来源:科研处)
地方立法协同创新中心于2011年5月创建,2013年7月被批准为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中心面向全国地方立法理论和实践创新第一线,服务国家和地方立法重大决策,创新培养高层次立法人才,全过程深度参与多项立法,在立法理念上理性资政、在法规草案中制度创新、在立法技术上科学把控,以立法后评估促进立法提质增效,初步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立法协同创新模式。目前,中心已从最初的3家协同单位(市人大常委会、市发展改革委、市司法局)发展为当前覆盖全国23个省市的31家协同单位。
2013年圆满完成重庆市人大、市政府委托全面清理195件地方性法规和177件政府规章工作 (贺明 摄)
中心的成功获批,是我校科研内涵发展、特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成果,将引领带动全校科研平台,聚焦国家、区域和行业重大需求,不断推进科研成果转化运用,加强跨领域协同创新,推进我校更好服务国家法治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
2016年学校与珠海市法制局签署合作协议并共同研讨业主代表大会问题 (贺明 摄)
据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认定工作于2018年正式启动,是国家持续推动高校协同创新,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方式。协同创新中心应有准确的发展定位和清晰目标,研究方向紧扣国家重大需求,在重大科学前沿或优秀文化传承创新或行业产业及区域发展方面已经承担了重大协同创新任务、开展了实质性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分批次进行,4年一个周期,原则上每年组织认定1次。根据教育部规定,中心的协同创新成效等情况将作为高校“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重要参考。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