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公布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的通知》,我校孙长永教授负责的刑事诉讼法课程虚拟教研室获评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
首批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名单 (图片来源:教育部办公厅)
据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在2021年7月启动了试点建设推荐工作。经各地方、高校及教学指导委员会遴选推荐,最终全国共计439个虚拟教研室获批试点建设。重庆市属高校共有三个教研室入选。在五大政法院校中,我校与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均有入选项目。本次仅入选了13个法学类国家级虚拟教研室,我校获批的虚拟教研室系全国唯一的刑事诉讼法课程方向的国家级虚拟教研室。
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诉讼法课程虚拟教研室,由诉讼法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法学院孙长永教授作为负责人,以我校刑事诉讼法国家级教学团队23位教师为基础,吸收了来自四川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厦门大学等政法院校的22名优秀教师,依托我校刑事诉讼法学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本着强化基层教学组织、提高教学管理效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增进科教融合的目标,致力建设一个理念先进、动态开放的刑事诉讼法学教研室,形成一套健全的虚拟教研机制,促进跨校、跨地域的教研交流,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改善课程教学效果,并以此带动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全面进步。
下一步,学校将以虚拟教研室建设为契机,以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和创新教学团队为抓手,充分发挥法学专业优势,积极推进信息化时代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创新教学管理体制机制,积极探索“智能+”时代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标准、建设路径和运行模式,推动我校本科教育教学高水平发展。
附:孙长永教授个人简介
孙长永,安徽寿县人,国家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入选第二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现任西南政法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席,诉讼法学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刑事诉讼法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首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和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第二批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刑事法一体化教师团队负责人;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法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南大学、国家检察官学院等院校兼职教授。重庆市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先后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10余项,公开出版《侦查程序与人权——比较法考察》《沉默权制度研究》《探索正当程序——比较刑事诉讼法专论》等个人专著4部,在《法学研究》《中国法学》和德国《刑法教义学》等中外文专业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教学、科研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司法部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中国法学会中青年诉讼法学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12项。曾获“第五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重庆市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