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月22日,中国教育报以《上好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 南昌大学在助力乡村振兴中实践育人 》为题,报道我校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实践育人成果成效。全文如下:
走过无垠的小麦地,时常能遇到笑着打招呼的农民,他们热情地介绍农作物的特性,并且频繁邀请喻洋去家里品尝“各自拿手”的面食……从小在南方长大的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喻洋没想到自己会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绩效”第三方评估员的身份,在小麦地里迎来新的一年。
从江西省的广信区到安徽省的阜南县,半年里,喻洋走进7个乡镇13个行政村的贫困农户家中,在实地评估中,感受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落地、生根、发芽。
2015年,国家提出实行“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第三方评估原则。彼时,这种大规模的评估没有经验可借鉴,也没有现成的评估队伍支撑。为策应国家战略,2016年,南昌大学第三方评估中心和乡村振兴研究院(原来的江西扶贫发展研究院)应运而生。
“2017年,团队师生在井冈山市完成全国第一个贫困县退出评估,为国家贫困县退出积累了宝贵经验。随后,又作为国务院扶贫办评估机构库核心单位,连续5年承担国家对省级政府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第三方评估分省任务。”南昌大学第三方评估中心主任、教授刘建生概括着成就,却很少提及其间经历的大雪封山、高原反应、语言障碍等困难。
通过在全校范围内选拔、培训、锻造一支专业过硬的评估队伍,全校5000余名青年学生,完成了12个省230余个县约10万贫困户的入户评估任务。
如期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后,2021年3月,南昌大学又对“南昌大学江西扶贫发展研究院”“南昌大学江西乡村振兴研究院”进行整合,成立了“南昌大学中国乡村振兴研究院”,继续承担2021年国家和省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三方评估任务。
刘建生成了研究院执行院长。有了专门的编制,固定办公场所和相对稳定的研究方向后,研究院开始寻思如何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发挥作用——在“行政管理”专业中开设了“土地与乡村振兴实验班”,以项目、课程和平台为载体,在服务国家战略中践行实践育人,全校受益学生一下达到了7000余名,并辐射带动了18所大学。
“面对个性独立的95后研究生和思维多元的00后本科生,怎么讲好思政课?”说这话的南昌大学党委书记喻晓社的另一个身份是研究院院长,在他看来,思想政治引领不是教师的“独角戏”,而是师生情感共鸣的“双边对话”,这个共鸣就是中国的社情民意,他希望以此为契机,把学习脱贫攻坚精神、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让学生将青春的足迹踏遍祖国的大江南北,将思政小课堂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