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捍卫真理 发展真理 实践真理

来源:解放日报  2022-02-21 17:07:57   1012 阅读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历史总是在不断解决问题中前进的。面对快速变化的世界和中国,如果墨守成规、思想僵化,没有理论创新的勇气,不能科学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不仅党和国家事业无法继续前进,马克思主义也会失去生命力、说服力。

秉持崇高信仰

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正确,“绝不是因为马克思这个人是什么‘先哲’,而是因为他的理论,在我们的实践中,在我们的斗争中,证明了是对的”。从《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马克思主义所阐述的一般原理仍然是正确的。在这一历史发展中,马克思主义经历了由西方向东方、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其科学性和真理性由苦难辉煌、波澜壮阔的近代中国历史给予了实实在在的印证。

坚定把握发展规律——

马克思创建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为人类指明了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途径,为人民指明了实现自由和解放的道路。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

灵活运用科学方法——

马克思主义结合实践发展形成了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思想、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人民民主的思想、文化建设的思想、社会建设的思想、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世界历史的思想、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思想等,为各个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制定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发展等战略提供了方法论支撑。

在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各个时期,我们党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自然性、历史性及其相关规律,关于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规律,关于认识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等原理,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实践观、群众观、发展观、矛盾观等,切实践行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

矢志树牢必胜信念——

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擎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从接受马克思主义、传播马克思主义,再到更好地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统一起来,把马克思主义作为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百年奋斗,我们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人民的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取得了伟大胜利。

实现伟大主题

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为人类求解放。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属性,也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一切政党的根本标志。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与人民休戚与共、生死相依,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的所有理论都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实践,产生于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斗争的实践,产生于无产阶级政党参与和领导共产主义运动的实践。这些理论不仅仅源自这些伟大实践,而且随着实践不断发展而不断得到修正、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本质特点,决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脱离了理论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坚持在宏伟事业中践行人民性——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革命战争年代,“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新中国成立后,“我们的方向就是人民的方向,这是载于宪法的”。改革开放时代,“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全面深化改革到打赢脱贫攻坚战,从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到党史学习教育,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到开启现代化新征程,我们党生动诠释了初心使命的丰富内涵,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走在时代前列

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封闭的“最终真理”,而是为真理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随着实践的发展、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展现鲜明的开放性和时代性特征。

永葆青春——

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联系的。一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就是马克思、恩格斯以及他们的后继者们不断根据时代、实践、认识发展而发展的历史,是不断吸收人类历史上一切优秀思想文化成果丰富自己的历史。

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刻总结并充分运用党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从新的实际出发,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

坚持创新——

“坚持理论创新”是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之一,深刻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教条而是行动指南,必须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必须中国化才能落地生根、本土化才能深入人心”。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只要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就一定能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要坚持用鲜活丰富的当代中国实践来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用宽广视野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坚持在改革中守正创新、不断超越自己,在开放中博采众长,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总之,只有将信仰之巅、真理之峰能动转化为信念之美、实践之用,才能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行”。强调“马克思主义行”,就是捍卫真理之行、发展真理之行、实践真理之行,也需要理论武装之行、理论宣传之能、理论阐释之美。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原副校长、一级巡视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