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创新港师者风采之一:他们心里,课比天大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2019-11-17 19:42:48   485 阅读

编者按:“不因校区搬迁让学生晚开一天学,少上一堂课,迟做一次实验”,这是全体交大人共同守护的目标。这里面,有校领导班子的顶层谋划,有工作人员的保驾护航,更有教师们的倾情付出。如今,距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开课已两月有余,课堂秩序井然,是因为我们有一群好老师,他们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在他们心里,“课比天大”,给学生上课是最重要的事。

机械学院教授陶涛在创新港给学生们讲授的课程是《机械系统集散控制》,虽然这门课已经讲过很多年,但每次上课前他都会重写讲稿或修改PPT,纳入新的体会和内容。学生们说,每节课陶老师都是等着他们进教室的。课后学生们最喜欢把陶老师围成一团问问题,陶老师也是不耐其烦地讲解,最后师生们一起有说有笑地走出教室。

外语学院副教授李雅丽在创新港教授的是《基础口译》。她爱岗敬业,热情饱满,每逢到创新港上课,都是早上5点就起床坐早班车到创新港,无论刮风下雨,从来没有迟到过。有一些学生在本科期间没有上过口译课,李雅丽开学前就提前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课。“每节课的练习材料都特别新颖,李老师关注我们每一个人的情况,选择最适合我们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李雅丽以学生为中心,多方面进行口译模拟实践,时不时开展小组口译,让每一个人都能参与并得到提高。

外语学院的朱元副教授也是课堂上的“早到一族”,她是英语MTI研一新生《医学英语词汇学》的授课教师。10点的课程,朱元9点就赶到办公室了,这段时间她从不浪费,学生们有任何关于课程上的问题,随时可以到办公室与她交流。《医学英语词汇学》是一门理解难度、记忆难度都比较大的课程,不少学生在第一次接触时都会有些惶恐,但在朱元的课上,这种情况从未发生过。她总能深入浅出,在讲解中穿插各种生动有趣的神话故事、格言和各地风俗,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记忆,她还会帮助学生们多角度理解问题,让大家从已有的知识逐步拓展联想到新的知识。“她好像是一本百科全书,我们有任何疑惑都可以在她那里得到解答。”学生说。

医学部的贺浪冲教授讲授的《细胞膜色谱》课程是在早上一二节,为了保证按时上课,他提前一天下午就到达了创新港。想着实验室的搬迁工作还没有落实,顾不上停下歇一歇,贺浪冲就带领研一的同学们来到实验室,详细讲述了实验室未来的规划蓝图。“开弓没有回头箭,我们既然已经来到了创新港,就一定会尽全力完善实验条件,为同学们提供坚实的实验后盾。”这是一个教师对学生们最庄重的承诺。

医学部基础医学院黄辰教授是学校生物医学实验中心主任,在创新港给同学们讲授《分子细胞生物学》课程。与李雅丽一样,他的课程也是在早上。为了按时给学生上课,也是5点就要起床赶早班车,却从未有过怨言。黄辰的课堂有个特点,就是“高质量、高强度”,为此,他一次次调整、更新课件内容,始终坚持走在最前沿。“为人师者,当破旧识而启新知,授渔之法,黄老师当此良师。”学生如此评价。

医学部药学院卢闻副教授的《中药物质基础分析》是在每周一下午,但她一般上午就到达创新港了。这段宝贵的时间,让她得以更加熟悉环境,跟同学们交流沟通。学生说每次看到卢老师,瘦瘦的身体上总背着大包小包,里面装的是电脑和各种文件,这些是课前反复修改讲义、帮助同学们整理思路的重要工具,因为她想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把一堂课上到最好。

于细节中见精神。在西安交通大学,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用躬耕实践生动诠释着立德树人、师者风范。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