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地学系举行“地球系统科学论坛:诺贝尔奖和气候变化”活动

来源:清华大学  2022-02-15 15:21:14   701 阅读

2月10日,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清华大学全球变化研究院以在线方式举办“地球系统科学论坛:诺贝尔奖和气候变化科学”活动。科技部原部长徐冠华院士、世界气象组织助理秘书长张文建和香港大学副校长宫鹏教授参加论坛。论坛由清华大学地学系主任罗勇教授主持,累计6.1万人次在线参加。



罗勇致开幕辞

罗勇首先代表地学系向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举办以“诺贝尔奖和气候变化科学”为主题的地球系统科学论坛,旨在解读诺贝尔奖获得者对气候变化研究的先驱性贡献,研讨气候变化科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交流对中国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重大突破的启示。



秦大河作报告

作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数次评估报告的重要参与者和组织者,中国气象局秦大河院士介绍了IPCC的成立背景和工作职责、IPCC和评估报告的组织及原则、历次评估报告的重要作用,并回顾了IPCC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的历史。他特别表示,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政府主动承担IPCC工作,积极推进IPCC评估进程和未来发展。中国科学家积极参与IPCC历次评审报告,中国科学家发表的文献在IPCC报告中的被引量显著增加。



陈德亮作报告

瑞典哥德堡大学August Röhss讲席教授陈德亮院士介绍了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气象学家保罗·克鲁岑的主要学术贡献,梳理了地球系统科学的发展脉络并提出远景展望。他介绍到,保罗·克鲁岑不仅发现了平流层臭氧破坏的重要机理,还率先提出了“人类世”的概念,并最早引入“核冬天”的概念,为地球系统科学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认为,保罗·克鲁岑的成功离不开先进的学术理念、强大的执行能力、非凡的交流沟通技巧以及对国际学术活动的积极参与。



林岩銮作报告

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副系主任林岩銮教授从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真锅淑郎与克劳斯·哈塞尔曼的学术贡献谈起,讲述了当今气候科学几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包括对气候敏感度的估计、云-对流-辐射复杂作用下对云反馈的认知等。他提到,地球系统模式是气候变化科学领域的重要科学工具,但在借助模式模拟时,增强对物理过程的理解也十分关键。林岩銮鼓励青年学子勇于探索未知领域,推动科学创新。



杨自力作报告

纽约州立大学宾汉姆顿分校杨自力教授介绍了与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德豪斯教授联合发展的RICE/DICE模型,该模型将气候变化描述为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负外部性影响,是在世界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他介绍了该模型的起源、演变、影响和意义。他认为,RICE/DICE模型提供了跨学科研究的一个很好范例,自然科学家、环境工程师与经济学家应当增进交流,不同领域的研究应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气候变化研究的发展。



翟盘茂作报告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翟盘茂研究员围绕“气候变化科学的前瞻问题”作报告。他回顾了历次IPCC评估报告中气候变化科学认知、地球系统观测和气候模式发展等方面的进展情况,并介绍了IPCC下一次评估报告高度关注的两个主题,即气候变化与城市和短寿命气候强迫因子(SLF)。

在交流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回答了观众提问并就中国基础研究的创新问题展开探讨。与会嘉宾认为,中国的科学研究应当与国际接轨,紧跟国际前沿问题。青年学子要学会从科研中找到乐趣,敢于挑战权威,作出更大贡献。

随后,2021年度“全球变化未来学者奖学金”颁奖典礼在线举行,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生秦书琪、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陈雅婷、清华大学博士生李宇轩、南京大学博士生王逸超和清华大学博士生孙鑫五位获奖者在会上作学术报告。

此次“地球系统科学论坛:诺贝尔奖和气候变化科学”是2022年地学系举办的首场学术活动。地球系统科学论坛是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主办的学术交流品牌,旨在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经验分享的平台,为促进地球系统科学快速发展和有组织科研的开展实施发挥积极作用。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