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课堂 (荆仁科 摄)
2021年10月,教育部公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立项项目,我校申报的《新文科“四通”融合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项目和《数字时代商、法交叉融合的新商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项目成功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获批“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示范高校” (图片来源:教育部)
学校以新文科研究改革与实践为引领,推动新文科示范高校建设纵深发展。自教育部于2018年提出建设“新文科”,学校秉承“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研强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主动对接国家和地方战略需求,积极探索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充分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以学校传统优势专业“法学”为核心,以“法学+”和“+法学”为抓手,通过六跨—即“跨专业、跨行业、跨学院、跨学校、跨区域、跨国际”—等路径大力推进我校“四新”建设,取得了较好的“四新”建设阶段性成果。
学生课堂 (荆仁科 摄)
学校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完善专业布局。建设网络与新媒体、数字经济等新型、新兴专业;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获批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3个市级一流本科专业;获批10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0门市级一流课程;获批2项国家级新文科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对接国家和重庆各类人才支持举措,学校积极实施“122人才支持计划”,获批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省部级教学团队12个;获批的1个示范性现代产业学院。
学校不断探索新路径,布局新文科建设模式。学校坚持点面结合、重点突破的思路统筹布局,初步形成了“一个中心、双线布局、多点推进”的新文科建设模式。以“新文科”建设为中心,一手抓“新文科”建设,一手抓“新工科”建设,双线布局、双线并进,推陈出新。经过近几年的深耕经营,我校“四新”建设已初见成效,围绕人权法学、涉外法治、监察法学、智慧司法等方面产生了多个建设亮点,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学习强国”、新华网等国家权威媒体广泛报道,并成功获批“重庆市高水平新文科建设高校”。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