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坡上坎,出入一间间展厅,蹲下看看纸质展品有没有受潮,踮脚瞧瞧电路是否正常。1月20日上午10点,《新华日报》总馆旧址,旧址“看门人”王建军正和同事一起巡查。面对前来采访的重庆日报记者,王建军自豪地说:“这一年,旧址发生的变化可以用翻天覆地来形容。”
▲俯瞰《新华日报》总馆旧址。记者 赵迎昭 摄
《新华日报》总馆旧址是红岩联线管理中心所辖的一处红色景区,位于渝中区化龙桥虎头岩的低洼地带。走在山坡上时,红梅香气就已扑面而来。进入旧址,翠绿的芭蕉树、明亮通透的展厅让人觉得非常舒服,这和此前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区唯一公开出版发行的报纸《新华日报》曾在这里办公。由于距嘉陵江直线距离仅有500多米,且被工地包围、排水不畅,这个“宝贝”常常遭遇“水漫金山”,2020年洪水最深处达7米,把几栋建筑淹得只剩屋顶。
▲《新华日报》总馆旧址修缮之前。(受访者供图)
去年1月18日,王建军成为《新华日报》总馆旧址负责人。他坦言:“我们总是提心吊胆,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水就漫出来了,每到这个时候,就要立即启动应急抽水泵排水。”他回忆,从瑞天路中段公交站到旧址有700多米,途中坑坑洼洼、遍地淤泥,足足要走20分钟。
▲王建军正在记录巡查情况。记者 赵迎昭 摄
“那时候真是恼火惨了,一不小心滑倒,瞬间就变成了‘泥人’。”旧址工作人员李庆利回忆道,她经常早上会多吃一点早饭,就是为了中午不淌着泥水出去吃午饭。
让《新华日报》总馆旧址有尊严地“活”起来,让游客身临其境汲取精神力量,刻不容缓。
去年4月起,红岩联线管理中心组织人员进场为旧址“疗伤”。王建军说,当时现场最多有200多人交叉作业,有修缮文物建筑的、陈列布展的、平整路面的、栽种花草的等等。红岩联线管理中心还联合渝中区开展防洪排涝工程,以解决区域洪水倒灌问题、消除内涝风险。
▲1月20日拍摄的《新华日报》总馆旧址。记者 赵迎昭 摄
历时近3个月施工,去年6月30日,《新华日报》总馆旧址焕然新生,吸引观众纷至沓来。曾经光秃秃的山坡栽种上红梅和灌木,一条崭新的公路蜿蜒通往旧址门口,昔日常常积满灰尘的展厅变得窗明几净,新打造的“新华之光耀华夏——《新华日报》《群众》周刊专题展”等展览内容丰富、形式新颖,收获观众好评。
记者在现场看到,旧址展厅中循环播放着一段征集而来的上世纪40年代的《新华日报》影像资料,视频中,排版、装订报纸的员工精气神十足,很难想象他们身处艰险的环境之中。王建军说,“曾经的报人如此,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更要昂扬奋进、不负韶华。”
“路修好了,花儿开了,游客越来越多了。”李庆利称,旧址越来越热闹了,截至目前已经接待了近7000位观众,其中不少人是抱着学习党史的目的专程前来的。女儿放寒假后,她也计划带女儿来看看自己工作的地方,感受革命先辈的精神。
▲观众可在《新华日报》总馆旧址体验印制《新华日报》,图为李庆利在整理相关工具。记者 赵迎昭 摄
旧址开放期间,王建军和同事们每隔半个小时就要巡查一次,以保证文物建筑和游客安全。晚上,则有专人值守。“修好后,我们更要守护好。”他说。
让这位“看门人”感到欣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新华日报》总馆旧址学习党史、开展研学活动,“期待更多小娃儿来到这里,感受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