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久然(右)在与农民交流。
资料照片
浓眉大眼,言谈中透着憨厚,一聊起玉米就难掩激动,身体跟着前后摇摆……眼前这个汉子,就是跟玉米打了大半辈子交道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主任赵久然。
走进赵久然的办公室,暖暖的金黄色是主色调。桌子上、窗台上都摆放着不同品种的玉米棒,书柜里陈列着玉米种子做的手工拼图,有关玉米的各类书籍更随处可见。“我喜欢玉米,玉米是我生命的一部分。”赵久然说,他的微信昵称就叫“玉米团长”。
赵久然和玉米结缘,源于30多年前的一段农村蹲点经历。大学毕业后,赵久然留在北京市农科院作物研究所工作。他主动提出到条件相对艰苦的延庆县乡村蹲点搞科研,一蹲就是6年。其间,赵久然跑遍了延庆20多个乡镇,白天和技术人员、农民一起在田间忙碌,晚上就睡在农业科技站的办公室。
赵久然一开始的研究方向是玉米栽培技术,但他跟农民打交道后发现,相比栽培技术,农民更盼望良种。“有了优良品种,不需要增加投入也不需要改良种植习惯,就能显著提高产量和品质。”回到北京农科院后,赵久然将研究重点改为玉米育种。
1997年,北京市农科院成立玉米研究中心,赵久然负责组建工作。4名技术人员、3名后勤人员,4亩试验田、几间临时办公室,他们就这样开始了艰苦的“创业”。“没有固定的育种基地,我们就临时租了一块。”赵久然说。通过多年育种实践和思考,他形成了自己的育种思路:结合国内外种质优势,形成新的杂交种组配模式。
育种需要知识智慧,也需要汗水浇灌。每年7、8月是玉米授粉高峰期,赵久然和团队育种人员经常早上7点前就到地里,晚上7点多才返回。烈日炎炎,在试验地里逐棵观察,套袋授粉,走上几万步是常态。
为了及时查看玉米长势,选取最优的育种材料,赵久然带领团队成员随着季节变迁不停奔波,“五一”在试验地播种,“十一”在玉米田收获,元旦春节在南繁育种……春夏秋冬,东南西北,不停地切换。
赵久然形容育种过程有时就像“在黑屋里摸索,在大海里捞针,需要万里挑一”,选育一个优良品种平均耗时近10年。2000年,玉米研究中心选育的“京科2号”“京早13号”两个品种通过北京市审定,开始在京郊大面积示范推广。
十年磨一剑。2011年,具有高产、优质、多抗、广适、易制种等优良特性的“京科968”杂交种通过国家审定。团队的辛勤付出得到了农民的认可。很多农户种植“京科968”后,亩产超过1000公斤。通过多年大面积示范推广,现在“京科968”已成为我国累计种植超过1亿亩的主导大品种,增产粮食100多亿公斤,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帮助农户增产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农民的需求就是研究方向。”赵久然团队培育的很多品种都受到农民的欢迎。“京科糯2000”成为我国种植范围最广、面积最大的鲜食玉米品种,并走出国门;“京农科728”突破了黄淮海夏玉米区机收籽粒技术瓶颈,是首批通过国家审定的直收籽粒玉米品种……据统计,20年来,赵久然团队培育出100多个优良玉米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已超过3亿亩。
农民买到“张冠李戴”或以次充好的假种子,就会导致严重减产甚至绝收。但玉米品种多,光看种子或植株外形很难分辨。如何快速鉴定种子的真假?
经过多年研究,赵久然团队建立了全球数量最多的玉米标准DNA指纹库。“以往鉴定种子,得种到地里长出来看,往往需要一个生长季甚至一年时间。如今有了分子指纹鉴定技术和指纹库,一天就能出结果。”赵久然说,目前,指纹库里已有8万多个品种,累计鉴定了20多万次,为我国的玉米品种审定、品种真伪鉴定提供科技支撑。
中心培育了品种,也培养了人才。科研人员由当初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100多人。团队中的王元东、卢柏山、王凤格等已分别在大田玉米育种、鲜食玉米育种、DNA指纹构建等领域独当一面。
“国家科技进步奖”“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面对纷至沓来的荣誉和头衔,赵久然说:“作为一名党员,要永远冲锋在前,研制出更多好品种、好技术,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
《 人民日报 》( 2022年01月13日 06 版)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