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奏响党建“主旋律”激发内在“新活力”

来源:法治日报  2022-01-13 17:08:40   435 阅读

党旗指示方向,党建凝聚力量。举旗定向,方能扬帆远航。

2021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法院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筑牢政治忠诚、打造法院铁军为目标,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和法院队伍教育整顿深度融合,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以党的建设突出成效,凝聚起人民法院高质量服务保障广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磅礴力量。

学深悟透

筑牢思想根基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广西法院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筑牢政治忠诚。

2021年3月,广西法院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吹响号角,为各级法院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指明方向,领导带头学习、带头讲党课,以实际行动为广大干警树标杆、作示范,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

赓续红色血脉,书写“赶考”新篇。广西高级人民法院坚持把党史学习教育和队伍教育整顿有机融合,通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奋斗精神”主题党日活动、举行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学习会、颁发“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和举办“三讲”微党课视频比赛活动,教育引导干警回顾党的历史,筑牢信仰之基。

“今后将以该案为鉴,自觉加强党性锻炼,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筑牢防线、不碰红线,切实做到公正廉洁。”2021年9月,广西高院机关全体干警通过远程视频“云旁听”崇左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北海市原副市长陈勋受贿案后,一名干警这样说。

开展专题学习、加强政治引领、组织专题培训……广西高院先后开展6场次“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青年干警理论学习论坛,印发《高院机关队伍教育整顿学习教育资料汇编》737册,开展政治教育472场次,参加人数达14109人次,不断夯实干警“听党指挥、跟党走”的思想根基。

刀刃向内

整治顽瘴痼疾

激浊扬清铸忠魂,新风一开万木春。过去一年,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贯穿全年,坚决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是中心环节。

一声号响,闻令而动。全区法院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持续抓好政治教育,坚决肃清流毒影响,净化政治生态,全面深化顽疾整治,清除害群之马。同时,坚持“开门搞整顿”,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把群众参与、群众监督、群众评判贯穿教育整顿始终。

“要敢于动真碰硬、触及要害,确保队伍教育整顿见真章、有实效。”2021年10月28日,广西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高院机关队伍教育整顿领导小组组长黄海龙提出要求。

敢于直面问题,勇于修正错误,才能迎来凤凰涅槃。据统计,广西高院目前共排查出违法“超审限”、违反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违规经商办企业等问题23个,有效整治政令不畅、执行不力问题3个,执行领域突出问题整治率保持在86%以上;完成“减假暂”案件排查工作,核查确定问题案26件、瑕疵案1632件,整改问题案25件,纠正瑕疵案1632件,移送违法违纪线索26条。

“当下治”还需要“长久立”。广西高院加强建立建章立制体系,形成长效机制,出台了《广西壮族自治区企业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等多项制度,确保学习教育见效见质。

全区第二批政法队伍教育整顿进入“回头看”阶段以来,督导组反馈意见中的21个问题已完成整改16个,基本完成5个;16项未完成事项已完成整改10项,有6项正在抓紧整改中。

人民至上

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效率也太高了,给法官点赞!”2021年11月24日,随着第六批业主顺利拿到生效的调解书,涉及南宁市某小区的共1145件商品房预售合同纠纷案件顺利调结,不少业主忍不住感慨道。

服务群众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广西法院把为民办实事作为检验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效的“磨刀石”,全面提升审判执行质效,抓紧抓牢办实事办好事,交出了一份优异成绩单。

针对基层“急难愁盼”问题,广西高院研究制定《广西第二批法院队伍教育整顿“我为基层解难题”活动实施方案》,梳理四个方面15个难题,明确35项解决措施,努力写好司法为民文章。

围绕服务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广西高院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的意见》等18个规范性文件,从立案、审判、执行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将司法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举措融入执法办案全过程。2021年,全区法院一审涉企业纠纷解决耗时比2018年缩短130天,全区法院涉民商事纠纷当场立案率达98.31%。

聚焦“急难愁盼”问题,广西高院研究确定了“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等10项“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优化、创新便民新举措,拓展诉讼服务功能。2021年先后为9名救助申请人发放司法救助金共计54万元,让人民群众在困难关头感受到浓浓的司法温情。

全区法院彰显司法担当,成立6家5G律师服务工作室,作为“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建设的一部分,将服务窗口“前移”延伸至律所,极大方便当事人办理立案事务。(本报记者 马艳 本报通讯员 魏素娟)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