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能重编程起始生命的逆转,但是人生不能逆转!”
“人生是一场长跑,不同意‘输在起跑线’的说法。”
……
2022年的开年第二天,元月2日上午,江西农业大学南区图书馆报告厅里洋溢着热烈的气氛,我校89级优秀校友、新晋中科院院士李劲松回到母校,与自己的班主任老师、院士提名人、中科院院士黄路生书记同台共授“爱党爱国,自立自强”主题新年第一课。校长赵小敏主持报告会,全体在家校领导、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学生代表160余人现场聆听授课,近万名师生在线上观看网络直播。
“我的成长很‘草根’,但抓住机遇终将‘逆袭’成功!”
1993年毕业于江西农大畜牧专业的李劲松院士,深情回顾了自己各个阶段的求学经历,分享了学习工作的感悟体会,并以《类精子干细胞介导的遗传改造》为题介绍团队的研究成果。他寄语青年大学生要心存梦想、脚踏实地、以德为本、合作共赢。
“我毕业于普通高中,本科求学于江西农大,硕士保送至江苏农学院(现扬州大学),博士才考到了名校‘中科院’。”回想自己的大学时光,李劲松与青年学子谈心,“大学是人生重要的开端,是今后走向社会最为关键的四年。青年人应该在大学这个舞台上全面展示个人的能力,抓住一切的机会让自己忙起来,丰富多彩的度过这四年,紧张而有压力、痛并快乐着的大学才是充实的,让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为人生下一个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细胞能重编程起始生命的逆转,但是人生不能逆转!”作为重编程与发育生物学专家,李劲松的研究成果曾连续两年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他分享自己的科研感悟,impossible is nothing!机遇只留给有准备的人。做科研就是要快速结合前沿技术,专注而有担当地做一个行动派,因为科研道路别无选择,惟有最好。“正因为此,我才有了现在的逆袭。”
寄来越洋信引导青年学子爱党爱国、自立自强
一门两院士,黄路生院士与李劲松院士相差6岁,他们亦师亦友。黄路生院士24岁硕士毕业担任李劲松院士所在89(1)班班主任期间,用与同学们年龄相仿,容易沟通的特点,要求同学们专心学习,立志成才,培养了当年全校考研最多、入党最多的班级。1991年,黄路生到苏联攻读博士学位,留学期间结合苏联解体的亲身经历,给同学们写信。“我在苏联读博时经历了苏联解体,看到当时苏联社会的大变革,以所见所闻引导我的学生们,一要专心学习,二要热爱自己的国家,爱社会主义这个制度、爱中国共产党、爱自己从事的专业。”这些想法深深影响了学生李劲松,留学归国后潜心科研,勇攀科学高峰。
黄路生院士2011年46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劲松院士2021年49岁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作为本科均毕业于江西农业大学的一对师生,他们面对老师同学们提出的“大学应传承怎样的精神文化”“如何在科研中体会幸福感”……等等问题,黄路生和李劲松共同与大家真诚交流:大学的第一要务是静心学习;其二要立志成才,年轻人有梦想才有方向,有方向才能凝聚力量;其三要强健体魄;其四是学会欣赏比自己优秀的人!
“我们的科研工作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这样的科研,你从一进入就一定会有获得感,你的幸福感必将随着你的研究越做越多,体会越深!”
“我们生在一个伟大的时代,有幸在这个时代当中能够参与到国家和民族的复兴过程中来,是莫大幸福。我希望我们的老师、同学们,不管生在什么年代,都要不负时代、不负韶华、爱党爱国、自立自强!”
一句句精彩的“金句”、一桩桩往事回顾、一段段感悟分享,饱含了黄路生院士、李劲松院士的殷殷期待、拳拳深情,现场掌声阵阵、气氛热烈。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李劲松院士心存梦想、脚踏实地、以德为本、合作共赢的寄语,值得我们在日常的科研教学工作中不断说给学生们听、做给学生们看,让成长成才的结果证明未负韶华。”动科院肖石军老师说。
2020级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博士研究生王亚翔在报告会后,深感受益匪浅。他表示,自己最大的启发是,科学研究一定要对国家有用,对社会有用。只有让自己的研究成果领先世界,才能让国家也变的更加强大。
2018级博士研究生张青表示,不管是做自己喜欢的事还是自己擅长的事,都要做正确的事,要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我理解的爱党爱国、自立自强。
课上,校长赵小敏还分别向黄路生院士、李劲松院士颁发“教学名师”和“杰出校友”奖杯,寄语青年学子要学习两位师长,献身科学的深厚情怀、潜心研究的科学精神、求真唯实的科学方法、爱国奉献的崇高品质、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坚决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