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参加第二期、第三期青年大学生“团结与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培训的师生圆满完成所有培训任务安全返校。
根据学校年初安排,经各学院推荐选拔,12月上旬,党委宣传部组织69名大学生,由6名教职工带领,分别到深圳和重庆成都两地开展主题教育培训活动。本期培训历时7天,参加培训的学生都是来自农村牧区且品学兼优的少数民族学生。培训活动分“启程畅想”“学习感悟”“总结提升”三个阶段。
在启程畅想阶段,校党委书记薛建华、校长马维胜、党委副书记阿进录、副校长王刚等校领导,对培训思路和方案做出具体指导,对培训预期、培训纪律、安全防护等提出明确要求。副校长王刚出席12月3日的培训班动员会,希望同学们认真体会学校选派大家到省外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的深情厚意,要求大家做好防护,遵守纪律,用心看、用心记、用心感悟,学成返校认真总结提高,确保每一位同学学有所思、学有所成、收获满满。动员会上,所有参训同学就学校要求和自我规范作出承诺,并从学校统一乘车前往机场、火车站,分乘飞机和动车前往目的地,全程做到防护有序到位。
参加培训的许多同学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走出“小峡口”,第一次到经济发达地区,大家纷纷在小纸条上写下自己的美好心愿,畅想培训预期,整个路途充实愉快。当同学们到达目的地,温润的空气迎面扑来,繁荣与发达的景象映入眼帘时,惊喜惊讶溢于言表。
在学习和感悟阶段,同学们在老师的组织下,按照培训计划安排开展集中授课,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生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望,实地参观科技馆、博物馆、红色教育基地及反映该地区繁荣发达的场所。整个培训期间,师生坚持佩戴校徽和鲜艳的主题胸牌,自觉遵守防护措施,充分展示民大学生团结友爱、自信向上、虚心研学、真情感悟的良好形象。
深圳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代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名片,不论是高楼大厦,还是风土人情,许多同学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每一个记忆点都是真真切切的震撼,都深深地印在脑海中。重庆和成都是西部地区的代表性城市,无论是红色文化、现代经济,还是饮食文化,都别具特色,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印象深刻。
每天培训结束,两个班级在晚上组织学习讨论,分享学习收获,并由带队老师点评点醒,让同学们紧扣培训主题,触及个人思想深处发言,不断感悟,螺旋式加深印象。同学们一改腼腆羞涩、不善言辞的性格,大胆踊跃地谈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换位思考,谈对学校和老师的深情厚谊,谈对未来人生的无限畅想,谈对伟大祖国的崇高敬意。深圳第三期培训班的同学们第一次看大海,第一次坐轮船,大家热泪盈眶,情不自禁地高唱“我和我的祖国”。重庆成都的同学们在歌乐山渣滓洞、白公馆参观点久久伫立,不忍离去,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和重庆科技馆被现代科技和革命历史所震撼。重庆成都第二期培训班学员,化学化工学院加羊曲旦同学悄悄告诉老师:“我从没出过远门,也没坐过火车,更没见过重庆成都这样繁荣发达的大都市,世界原来这么大,生活原来这么美好。”计算机学院马明海同学看到一名6岁小孩熟练地破译操作代码时,产生了强烈的心理反差,表示自己虽然是大学生,本学期才接触这门课程,真的要好好学习,奋力赶上。冬智吉同学来自农村家庭,这次培训父亲给了她零花钱,但她没舍得花,她说今年因为疫情,父亲没能出去打工,她要省着花,不能让父母再为自己操劳,返程途中,她写下这样一句感言:“我最大的困难是语言表达,我要努力完善自己,找上一个好工作,让父母好好享福。”整个学习感悟阶段,同学们脑海里、记忆中都是沉甸甸的对比和反差,都是惊奇与憧憬的激烈碰撞,同学们觉得学校选派大家出省培训,就是让大家见世面、长见识、明事理,将来有所作为。
返校后,同学们马上进入“总结提升”阶段,认真梳理所见所闻,所思所想,比照培训地和本人家乡在经济、文化、教育、思想观念等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反复提炼,全面总结,有些同学认为几易其稿也说不完、说不透。为了让培训收效面更大,12月13日周一升国旗仪式上,物电学院安排参加本次培训的韩樱桃同学进行汇报演讲,畅谈培训收获。藏学院、预科教育学院等安排班级汇报交流和国旗下演讲。各学院充分挖掘“团结与奋斗”的思政元素,将陆续安排主题班会和座谈交流,把同学们讲团结大局、知感恩报恩的内生动力激发出来,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实到学习本职和做人本分上。
“团结与奋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育培训是我校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项目,是让来自农村牧区的学生开阔眼界、增长见识、锤炼本领的暖心工程。自2020年以来,校党委精心策划主题教育培训方案,精心设计培训路线和学习内容,确保到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和经济发达地区接受培训的每位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付诸于报效祖国、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中。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