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我们要时刻不忘这个初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一旦脱离群众就会失去生命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我们党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障。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站在人民一边,才能做出正确决策。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体现着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站在人民一边,顺应历史潮流,把握历史规律,满足人民愿望与要求,就站在了历史正确的一面。人民是党执政的根基,也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至上是党作出正确抉择、制定正确政策的根本前提。只要心里始终装着人民,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行民之所需,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心用情谋事,就一定能作出正确决策,确定最优路径,获得最佳效果。
站在人民一边,才能赢得民心,获得正义。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站在人民一边,从人民群众的立场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就守住了民心,获得正义的力量。得民心者得天下。一个国家的存在,一个政权的兴衰,与民心息息相关。打江山,守江山,守的就是人民的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是赢得了民心,是亿万人民群众坚定选择站在我们这一边”。这就道出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奥秘。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史,就是一部践行初心使命,回应民声、顺应民意、赢得民心的历史。正是党始终站在人民一边,合民心、顺民意、得人心,才赢得人民衷心拥护和大力支持,“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创造出无往而不胜的历史奇迹。历史启迪我们,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站在人民一边,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幸福作为不可动摇的目标,使之具体、现实地落实到治国理政各方面。
站在人民一边,就获得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制胜法宝。群众最富有智慧,人民最善于创造,群众是最好的老师。总结党百年发展壮大的经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始终把群众作为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始终把政治智慧的增长、执政本领的增强深深扎根于人民的创造性实践之中。抗日战争时期的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破袭战等战略战术是人民群众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创造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红旗渠等伟大工程的创造,折射出人民群众的创造智慧与经验;改革开放时期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体现了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精神与创新智慧;进入新时代,面对突然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党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调动全体社会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取得抗疫斗争重大战略成果。历史告诉我们,只要始终站在人民一边,拜人民为师,虚心向人民学习,就能从人民的创造实践中汲取深厚营养与智慧,获得战胜一切困难的不竭力量,不断创造新的辉煌。
站在人民一边,厚植人民情怀,就能够凝聚干事创业的磅礴伟力。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党的初心使命,也是党的不变恒心。站在人民一边,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有盐同咸,无盐同淡,做到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就会滋养出一枝一叶总关情的爱民恤民之情,涵养出忧民为民惠民之心,厚植人民情怀。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深厚的人民情怀与赤子之心使党成为人民的坚强领导核心,汇民智、聚民心,把亿万人民团结在一起,凝聚成实现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带领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革命战争年代的“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大爱情怀,和平年代“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的坚定信念,就是党的人民情怀所生发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生动体现。
站在人民一边,才能提高政治站位,看得深悟得透执行严。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党性与人民性是高度统一的。始终坚持党性原则,坚定站在人民一边,以维护人民利益作为工作出发点落脚点,也就解决了“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的根本问题,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了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对党的方针政策看得深悟得透执行严,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