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因
政治经济学是历史的科学,这种历史性首先体现在政治经济学需要回应不同历史时代的问题才有生命力。不同于西方经济学的抽象人性论假设及实证主义方法论立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建立在自觉贯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及方法论的基础上,具有独特的哲学基因,主要涉及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以唯物辩证法为锐利思想武器以及方法论层面的系统观念。究其实质,它是在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哲学境遇中,更深层次地确保社会公平正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实践的唯物主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品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既是社会主义的内在价值诉求,也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宗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谈及社会主义生产目的时,无不坚守发展为了人民这一根本立场。马克思曾多次强调,社会主义在本质上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列宁则指出,社会主义生产“不仅满足社会成员的需要,而且充分保证社会全体成员的福利和自由的全面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他指出:“要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守和强调,彰显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之间的理论传承逻辑。
与上述人民立场不同,自斯密以来的西方主流经济学传统,大都从抽象人性论所预设的“理性经济人”出发解释经济现象,只看到一个个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子式个人,整个市民社会被视作“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场。在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的影响下,任何试图通过再分配手段调节贫富分化的方案,都受到质疑并被视作是不可接受的。不仅如此,比起人自身的价值,西方主流经济学更关注物的价值,将商品价值理解为物对人的效用,看不到价值的本质是人与人的社会关系。西方主流经济学见物不见人,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条件作为基础的。在一个任由资本逻辑主宰、社会关系已然物化的世界中,人的贬值与物的升值同样是不可避免的。资本的本质属性是自我增值,这决定了资本主义以无节制的资本积累为最高目的。相反,社会主义归根到底是以人民为中心,将人民的福祉视作最高目的。社会主义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为了人民的福祉。同样,社会主义要求消灭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也是为了人民的福祉。
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既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体现了人民群众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根本力量的唯物史观。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精神文明的创造者。恩格斯曾言:“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的发展成果,才能激励全体人民更加积极地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激发全体人民的创造活力,才能获得不竭的发展动力,最终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在此意义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构成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根本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将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立场,既是对唯物史观基本原则的继承和发扬,又体现出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深化和拓展。
以唯物辩证法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思想武器
西方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上的主观唯心论和实证主义。因此,无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还是凯恩斯经济学都以“均衡态”作为经济常态。由于过分强调“均衡态”,西方主流经济学始终秉持对市场自发调节力量的迷信,将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内在矛盾排除在理论视野之外。与之相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哲学基础是辩证唯物主义,事物的内在否定性被视为经济系统的最基本的规律。“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着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因此,其主旨是揭示事物的内在矛盾,以及在这种内在矛盾的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事物的非均衡运动。
坚持唯物辩证法,首先要求把握生产关系与生产力的矛盾运动规律,推动生产关系的变革和完善,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公有制经济几乎“一穷二白”,我国所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迅速构建起能够在国民经济中起主体作用的公有制经济,建立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巩固刚刚建立的社会主义国家政权。而当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我国具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行对外开放的条件,与此同时,计划经济的弊端也日益凸显,这时候,就必须通过变革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造物质基础。占有“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成果”始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历史任务。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系列不利于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被破除。在此基础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马克思以“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作为其哲学的基石,并由此提供了理解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基本范畴。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的判断,就是对上述马克思主义基本范畴及其内在原理的科学运用。在社会主义的条件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依然存在,但与资本主义条件下不同的是,这一矛盾不再表现为对抗性的矛盾。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长足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重大判断。这一重大判断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根本要求,为我们把握中国当前所处的历史时空坐标提供了精准定位。
坚持系统观念这一基础性的思想工作方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借助资本的动力作用,利用资本追求增值与扩张的本性,实现经济的稳步增长。但资本积累的悖论性在于,资本在扩张的同时会抑制自身的发展空间。与此同时,还会带来生态环境的恶化以及人的发展空间的萎缩,这些矛盾将体现在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以及人的发展危机上。正是这些危机从根本上威胁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前景。为了克服由资本逻辑所带来的矛盾和危机,需要借助于社会主义的政治权力、经济权力来充分发挥导向作用,驾驭与导控资本,从不同层面为资本积累开拓新的空间,实现消费空间、生态空间、文化空间以及由创新驱动的社会经济空间的生产。这意味着,必须走出“唯GDP论”的误区,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系统观念,是以系统的观点看待事物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思维。坚持系统观念,即意味着坚持系统对各个环节在方法论上的优越性。唯其如此,才能超越孤立事实的反思性联系,把握到深层次的社会现实。西方马克思主义代表人物卢卡奇指出:“只有在这种把社会生活中的孤立事实作为历史发展的环节并把它们归结为一个总体的情况下,对事实的认识才能成为对现实的认识。”法国古典经济学家西斯蒙第曾试图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作出说明,但最后却陷于失败。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将生产和分配看作是两个相互独立的过程,看不到“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是同一的东西……它们构成一个总体的各个环节、一个统一体内部的差别”。
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矛盾错综复杂,必须从系统观念出发加以谋划和解决。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项复杂而系统的艰巨任务,要完成这一非凡的历史任务,必须牢牢掌握系统观念这一基础性的思想工作方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跃上新台阶。
(作者:康翟,系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