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由工信部主办的第四届“绽放杯”5G应用征集大赛全国总决赛圆满落幕,复旦大学牵头申报的“复旦大学5G虚拟校园网”项目在斩获上海区域赛一等奖后,又在全国决赛中喜获全国二等奖,是上海市在本次赛事中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教育行业唯一入围全国总决赛的5G应用案例。同时参与此项目申报的还有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联通(上海)产业互联网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绽放杯”是目前国内5G应用领域级别最高的竞赛,今年大赛以“融惠百业、智享未来”为主题,面向全国各行各业征集5G应用案例,共有来自31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近7000个单位参加,提交参赛项目12281个。经过历时3个多月的区域赛、专题赛遴选,共计600个项目进入全国赛,经过复赛的分组汇报与答辩,最终48个项目入围全国总决赛。12月3日、4日,48支队伍通过路演与答辩相结合的形式展开激烈角逐,最终产生一等奖17名(第16、17名并列)、二等奖31名。
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5G、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高校迈入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时期,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对信息化基础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响应国家在“十四五”规划中提出的“加速5G网络规模化部署”的要求,复旦大学信息办积极协调三大基础运营商开展实施,通过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的联合研究,实现了5G网络与传统校园网的深度融合,建成了全国首个落地、首个跨域跨省、首个运营商全覆盖的校园专网。开通专网授权的师生可以在校外直连访问校内资源,无需VPN拨号,真正达到“一部手机走遍复旦,一张网络覆盖全国”。
项目组线上参与全国总决赛路演及答辩
项目荣获全国总决赛二等奖
项目组现场参与上海区域赛路演及答辩
项目荣获获上海区域赛一等奖
复旦大学5G虚拟校园网支持IPv4/IPv6双栈协议,可以充分利用5G大带宽、高速率、低时延、广覆盖的优势以及IPv6海量地址的特性,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安全连接,全面构建智慧校园生态,赋能数字化校园建设,助力学校办学质量提升。
未来学校还将继续以5G新基建为契机,对标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要求,立足复旦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信息化应用基础,深度挖掘5G与高校数字化转型工作的结合点,促进5G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学校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深度融合,提升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服务学校改革发展大局,驱动教育教学模式、科研协作模式和校园治理模式的全面升级,持续加强5G对教育核心业务的支撑能力,打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现代化育人环境,推动学校数字化转型。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