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走近君武学者(四)

来源:广西大学  2021-12-06 14:43:33   851 阅读

11月19日上午,刚刚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王双飞教授接过了自治区政协副主席、校党委书记王乃学代表学校颁发的君武学者(A岗)聘书,成为广西大学第二位君武学者(A岗)。第一位广西大学君武学者(A岗)是广西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我校郑皆连教授。广西大学君武学者都有哪些高层次人才?他们都有哪些我们不了解的教学科研利器?接下来,让我们走近君武学者,了解他们不为我们所知的一面。

(四)规划学科 凝练特色

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罗选民致力于打造广西大学特色优势外语学科。

罗选民谈到:“一个学院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外国语学院的特色就是翻译与东盟话语传播。”他说,广西大学外国语学院立足东盟,通过3年的建设,翻译团队要足以媲美全国最好的大学,翻译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是全方位的,力争3年内成为软科学高校学科专业评估的A类专业。

针对刚入职时外国语学院存在的教授较少、全院长期以来发表论文只讲数量、许多教师科研没有稳定的方向、申报区级课题都尽量申报自筹项目、学生本科毕业就鼓励四处找工作就业等情况,在学校和院党委支持下,罗选民进行了教授治院等大刀阔斧的改革,调动了教授们的积极性,带动了教学科研改革的顺畅进行。他还在学院提出了“上档次,出精品,入主流,创特色”追求卓越的高标准要求,要求老师们稳定研究方向,努力发好文章,申报重点课题,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比赛和考研。


205A1097-1.jpg


罗选民教授在首届国别与区域(东盟)研究高峰论坛开幕式上致词

“不同的学校和学院之争说到底,就是人才之争。得人才者得天下,所以积极引进高端人才建好特色学科是首要任务。”打造一流师资队伍,罗选民采取了诸多举措。

一来到广西大学,罗选民就“紧抓”高端人才,先后引进了严辰松、裘小龙、陈德鸿、叶子南、庄柔玉、祁广谋、邓联建、彭程等多位高层次人才,大大加强了外国语学院科研的实力,并很快形成了广西外语人才小高峰,为全国外语界所瞩目。

此外,罗选民还要求师资团队树立“家国情怀”,坚定教学科研改革的信念,打造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协调外国文学、外国语言学、翻译与文化传播、国别和区域研究的协调发展,同时又加强翻译人才队伍的建设,使之迈入全国前十强的行列,把教学科研密切联系、服务东盟和一带一路作为特色。为达成这一目标和要求,罗选民首要要求教师有明确的研究方向,而不是应付学校的考核,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四个学科群,以学科群为平台,开展教学科研活动。罗选民还要求师资团队重视先进理念教学,重视思政课程融入专业教学,并在全院开展“国家、区一流专业的建设情况汇报”“国家(申报)与区一流课程的理念与实践”“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和建设情况汇报”等,既让教师们从中受益,也推动了教学、科研、项目的落实。

在罗选民的带领下,外国语学院获得两个国家一流专业、两个区一流专业和两个自治区一流课程,获得教育部第八届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科)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等多个奖项,其中第八届全国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是广西外语界该奖项零的突破,也是广西大学迄今获得的人文社科类最高奖项。罗选民还组织了第七届亚太翻译与跨文化论坛(伦敦),商务汉语教学与翻译国际研讨会(雅典),东方与西方:第四届国际作家、翻译家、评论家高峰论坛,第八届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曼谷)等多个国际学术会议,发表SSCI、ESCI、CSSCI论文十余篇,主编、编著、译著了多部教材,其主编的一套跨文化交际英语教材已经在广西、湖南、贵州、云南、湖北等省市的高校使用。

罗选民表示:“未来,外国语学院将不辱使命,迈开大步,奔跑在西大人文社会科学振兴的前列!”

不同于其他学者,身为君武学者与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的郑保卫更多感谢的是来自学校的信任。

郑保卫根据学院原有资源与优势,整合了四个研究方向,组建了4个研究中心,即“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中心”“民族新闻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东盟与中国—东盟区域发展研究中心”“气候与健康传播研究中心”,集中资源和队伍,合力攻关。入职以来他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与重点项目各1项,实现了学院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中两个“零的突破”,另外以广西大学教授名义发表论文30余篇。在他的带动下,学院教师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教育部社科项目1项,自治区重大社科项目2项。

郑保卫组织了一系列国际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先后举办了“中国新闻学学科发展论坛”“马克思诞辰200周年新闻学术研讨会”“首届气候与健康传播研讨会”“首届民族新闻与文化传播研讨会暨民族地区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论坛”等。这些会议扩大了学术影响,提升了学校和学院知名度。对于学院承办的这些重要学术会议,从参会人员邀请到接待、会场布置等环节,学校均给予了全力支持,可谓举全校之力。

郑保卫常说如果不来广西大学,就不会有这么多成果,他说:“学校聘请我担任君武学者与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这是学校对我的信任。因此,我也要多做出些成果来。”


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和艺术学学部副秘书长兼新闻传播学学科召集人、广西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郑保卫致开幕辞-1.jpg


郑保卫教授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新闻思想与新闻实践研讨会上致开幕词

学科规划好之后,需要师生齐心协力、共同推进。提起郑保卫对师生的要求,可以分别总结为“八个大字”。

对于老师,郑保卫要求他们能做到“志高、心静、学深、业精”。比如“学深”,郑保卫提到:“我在2018年正式上任之后,就提出了一个口号,就是要过‘革命化’春节和‘革命化’假期。我们要求每一个副教授以上的老师开学后提交一个国家社科基金的项目名称,并且做项目申请报告。”

对于学生,郑保卫则提出了“铸魂、立志、厚学、重实”。他希望新闻学子能够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来指导自己的言行与工作,“我们现在的开放式读书活动以及学生发起的‘马新观’自愿阅读小组就是在‘铸魂’”。郑保卫还期望学生们能够有远大的志向。“新时代的青年担任着复兴中华的时代重任,更应该不忘初心,矢志不渝。”此外他还表示学生要以学为主,新闻学子要成为一个“杂家”,并且更要重在实践,“将自己的‘十八般武艺’用在实践上,不要只当一个‘理论家’,新闻学子的假期应该去实践。”从2019年至今,郑保卫要求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参加“三个一”实践活动,到社会上调研,如两年前去延安新闻纪念馆参观,追溯红色新闻的源头,郑保卫称这是一次“朝圣”,对新闻学子的实践经验有了质的提升。

郑保卫的积极工作推动了学院的快步发展,学院先后成为教育部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广西第一批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新闻学专业获得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播电视学专业、广告学专业获得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课程入选国家级一流线下本科课程。

君武学者们的成就远不及此,他们凭借着广西大学这一坚强后盾,继续带领广大师生们书写属于西大的传奇,这一双向“奔赴”必将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为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贡献更大的力量。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