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现场
2021年11月29日,由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共同主办的“中国美术馆学术邀请系列展:文心墨韵——邵大箴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了邵大箴美术研究成果的大量珍贵文献,以及近年来创作的中国画和书法等作品100余幅,全面呈现了他的艺术人生。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尚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常沙娜,原文化部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原院长王文章,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副院长吕品晶,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副馆长安远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鲁晓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北京画院、中国美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等美术界的艺术家、专家、学者钟涵、杨先让、盛杨、朱祥忠、陈云倩、李宝林、曹春生、孙克、张立辰、张祖英、薛永年、杨力舟、王迎春、刘曦林、姜宝林、杜大恺、王仲、程大利、刘巨德、王镛(中央美院)、王镛(中国艺术研究院)、李庚、杨飞云、杨晓阳、卢禹舜、何家英、陶勤、张抗抗、李昕、郑晓华、徐涟、王明明、田黎明、张晓凌、吴洪亮、杭间、王鲁湘、尚辉、芃芃、周程、雷波、李虹霖、李小芳、胡萍、徐虹、郑毅生、林俏、林义旺、石湘龙与邵大箴先生亲属代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奚静之、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副院长邵亦杨一同出席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主持。
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靳尚谊致辞
“邵大箴跟我很熟悉,留苏回来后就在美院新成立的美术史系任教,担任西方美术史的教学,一教就是几十年”,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靳尚谊先生回忆起邵大箴先生在美术史系任教的往事。他谈到,改革开放以后,邵大箴不仅研究西方美术史、俄罗斯美术史,而且对美术评论进行了深入研究,做了大量的工作。“作为一名理论家,他重点研究艺术问题,也很自然地涉猎绘画。他的作品虽然在笔墨上与专业的国画家有所不同,但在画面的结构上有很多新意,在中国画领域里呈现现代意识,这是很难得的。”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致辞
中央美术学院党委书记高洪在致辞中谈到,邵大箴先生是中央美术学院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一代美术史论家,他在中央美术学院任教已有61个春秋,正像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央美院包括邵大箴先生在内的老教授的重要回信中指出的那样,“辛勤耕耘,致力教书育人,专心艺术创作,为党和人民作出了重要贡献”。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际,邵先生被评为杰出教授。高洪表示,这次展览从墨韵的视角展现了邵大箴先生博大的人文精神和高雅的学术品格,对于我们更好地传承一代代艺术家的优秀品质,传承百年美院的优良传统,培养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新时代优秀艺术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一是新时代的优秀艺术理论家要学贯中西,扎根深厚的中华文化沃土,洞察世界艺术发展的潮流和趋势,不断推动理论创新;二是新时代的优秀艺术家要有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深厚积淀,把对人生、对社会、对自然、对时代的感悟和卓见融入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中,不断地推动艺术创新;三是新时代的优秀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优秀的世界艺术精华介绍到中国,同时把中国优秀文化和艺术传播到世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他谈到,邵先生有一句话,“美育和修养都体现在艺术家的笔墨和言行之中”,我们的年轻艺术家、理论家就要从一笔一划,一言一行中提高审美素养、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心灵、激发创新创造。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致辞
“此次展览既展出邵先生的书画之作,也展示邵先生的治学之路,以丰富的文献,特别是邵先生的著述手稿文献,形成和他的书画作品浑然相融的氛围。”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范迪安在致辞中谈及邵先生的书画作品在美学意境上的两个特点:一是他向往单纯的、纯粹的自然世界与自己心理世界的交融,他的作品是行走名山大川的感受,更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山水,是文化上的“心居”家园,是大自然的意境和自己追求的学术意境的完美结合;二是邵先生的作品充满“澄明”之境,这种澄澈透明是画家心里情感最直接的流露。他的书画耕耘和写作耕耘形成互补,用笔用墨均发自心源,富有人文学养,作品耐人寻味。其书法充满笔性意涵,流露出自己对纯粹性的追求,自然而然地成为独特的一家之貌。
他表示,邵大箴先生是当代中国美术界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美术史论大家和名师。改革开放之初,当我们期待中国美术新的时代变革之时,他及时地研究西方现代美术的发生和发展,他的《现代派美术浅议》给美术界特别是年轻的艺术家们以解渴式的受益。他提出怎样择优而学,扬弃借鉴,指导我们辩证地看待外来经验,同时对中国传统艺术、传统文化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深厚修养,对20世纪中国美术的研究成果丰厚。他躬身教学,教书育人,培养了大批优秀艺术史论人才。作为学者型画家和具有高度艺术感悟力的学者,他是时代的楷模。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致辞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在致辞中表示,邵大箴先生是一位德高望重、有口皆碑的学界长者。在著书立说、教书育人、艺术创作诸多方面的成就皆得到公认,受到赞誉。纵览邵先生的学术与艺术成就,可以提炼为七个关键字,即“教”、“编”、“译”、“著”、“评”、“绘”、“书”。他的成就不仅在于自身丰硕的学术与艺术成果,更在于他的艺术史论及艺术评论直接促进了中国现代美术的健康发展。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致辞
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在致辞中表示,邵大箴先生从理论转向艺术实践,对丰富他的艺术理论起到了润色的作用。邵先生的作品表达了自由心性,是在他数十年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中国现代文人画一次极好地阐释。
中国美术学院博物馆群总馆长杭间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许江致辞
中国美术学院博物馆群总馆长杭间代表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油画学会会长许江致辞,他表示,“邵大箴先生超心冶炼,辑页掇英。他的作品,以简远的笔墨,把我们带入当代文人绘画的意趣之中,从那里辨识率性绽放的力量,于天地往来中共享艺术的心灵归舟”。
邵大箴学生代表、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致辞
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徐涟作为邵大箴先生的学生代表发言,她表示,邵大箴先生的艺术展为“艺术学科如何对社会产生价值和意义”以及“人文学者和艺术家的影响力如何体现”,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个案,成为中国美术理论学术建设和美术创作新面貌的突出代表。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大箴致辞
邵大箴先生在致辞中对前来参加开幕式的嘉宾表达了感谢之情,他表示,“年轻的时候感觉自己很不错,常有骄傲之心,活到今天才发现,还有很多东西没学到,还正在学。此次展览展出了我这几十年来画的一点画、写的一点字,也是我用了心做的,但有时候力不从心,希望大家多多指教”。
中国美术馆党委书记燕东升主持开幕式
此次展览通过学术梳理,整理并展出了反映邵大箴先生自20世纪50年代留学伊始至回国后,分别在“介绍西方美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建构当代美术评论”和“教书育人”4个方面丰硕成果的珍贵文献实物130余件。其中有20世纪60年代《邵大箴给中央美术学院学生上课时讲授希腊、罗马、埃及等国美术史的讲义》珍贵手稿原件,以及《论毕加索的艺术》《印象派:美学观念及其他》等重要论文手稿,《世界美术》1979年第1期(创刊号),认真为学生批改的博士论文等众多珍贵文献实物。展览还展出了同样是美术史论家的邵大箴夫人奚静之在美术史研究、教育及理论建构方面上取得的丰硕成果。
邵大箴先生的作品大多为山水之作,以水墨为本,略施淡彩,无论大幅小幅,都有信手拈来的逸兴和从容写就的灵趣,充满“文人画”风仪。而他的书法作品风格也极为独特,简淡自然,含蓄内敛。其中很多作品将书法艺术与自己深厚的艺术理论阐述相融合,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如展览中展出的《邵大箴画语录》《文艺修养——读史和在生活实践中积累》《审美的民族传统和民族特色》等作品正是其学术与艺术在心灵层面的对话,人、书在此构成精神与形式合一的杰作。
展览将展至12月5日。
展览现场
一片文心在墨田
—— 浅论邵大箴先生的画作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 范迪安
邵大箴先生是当代中国美术界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美术史论大家和名师。几十年来,他以深厚的艺术学养和高度的文化使命意识研史论艺,为中国美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深为美术界几代人所敬重。作为新中国第一代美术史论家,他从1950年代开始研究西方美术历史,从溯源古希腊罗马艺术到通研西方美术的现代发展,他以宽阔的学术视野译介艺术西学,阐发深刻见解,尤其在改革开放时期为中国美术借鉴外来艺术洞开了朝向世界的窗口,开拓了世界美术研究新的领域。他的治学定位始终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深度研究中国美术文化的学缘学脉学理,把握中国传统画学的精髓和中国美术的现代之路,在一系列关于20世纪中国美术的研究著述中寻源论本,鞭辟入里,在建构现代中国美术的学术图景这一重大课题上堪称领衔先导的名师。他长期关注美术创作实践,涉猎美术各门类各领域,以理论评论的视角研判美术思潮、现象,评介优秀美术家的实践成果,为美术创作提供理论指导。他事业为公的文化情怀、高屋建瓴的学术眼光和精准透彻的观察视角,都体现在他难以计数的文章和著作之中,以广博、睿智的学术见解温润人心,泽被来者。
对邵先生的学术贡献当作专文专论,而他的绘画作品也是他艺术人生的有机组成部分。正是他的“双管齐下”,让人领略到他的全面学养和艺术才情。在他那里,“画”是“写”的补充,而“画”更是“文”的体现,他躬耕的“墨田”是他的“文心”的又一方驻守之地,其中的气象、气韵、气息无不与他的治学精神一脉贯通,又以抒发胸臆的笔墨语言展现出高蹈的情怀。
邵大箴先生的作品大多为山水之作,以水墨为本,略施淡彩,无论大幅小幅,都有信手拈来的逸兴和从容写就的灵趣,充满道地的“文人画”风仪。他对中外美术见多识广的视觉经验是他动笔作画的资源优势,但他更深谙中国写意绘画“中得心源”的原理,只要动笔就应该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他对自然山水的踏访观览累积起来的感受感知也足以丰富,但在画作中表现的是文化上的“心居”家园。概而言之,先生所作,皆“心画”也。在取景布势上,邵先生的作品均有远近错落、跌宕变化之境,山水丘壑层层相依,连绵如缕,留白之处便是云气生发、天际空远之象,生成一片透彻澄明,从中可见“澄怀味象”和“澄怀观道”的追求。他的作品往往没有题款甚至年月之记,但他的画意和作品的题目透露出他的水墨之耕是神循自然、寄情山水的写照,例如《意写山景》《朴真山水》等,意欲表达的都是自然的《虚静》《绵延》和自己与山水的《相望》《呼应》和《对话》……,他的水墨山水展现出他“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充实精神和“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艺术境界。
身居书斋而神游山川,执笔落墨则心象涌发,这大概是当代知识分子画家动笔作画之时的精神状态,更是邵大箴先生从智识学问世界向绘画创作世界穿行的特征,由此也就有了他独特的笔墨语言。他以水墨媒介抒发胸臆,把笔线墨染的“直接性”作为自己的感兴叙事,尤其把这种“直接性”与心灵的真实表达紧密相连,作品充满“写”的意味。无论丘壑形象还是整体气韵,他追求的显然是笔意的自然生发和墨色的氤氲化醇。他的笔线紧劲延绵且松动错落,有内在刚强之骨,又传达出润含春雨的线条质感,特别耐人寻味;他的点染同样意在笔先,重在气息,以淡墨淡彩的多层次渲染形成山水形象的朴茂与厚实,是一种传统“积墨”之法的当代表达。在他的笔下,水色迷濛,山川隐现,完全是融自我心灵于自然造化中的吟咏,具有极高的品格与品质。
展览文献(部分)
邵大箴著《现代派美术浅议》,河北美术出版社,1982年
邵大箴著《传统美术与现代派》,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年
邵大箴译《论古代艺术》(德)温克尔曼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
展览作品(部分)
《交响》邵大箴,纸本水墨,35x68cm,2004年
《荷塘·三》邵大箴,纸本水墨,69x69cm,2016年
《可居可游》邵大箴,纸本水墨48x79cm,2019年
《邵大箴画语录》邵大箴,书法 120cmx23cmx6cm,2021年
邵大箴简介
邵大箴,1934年出生于江苏镇江,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主编。曾任中国美协书记处书记兼《美术》月刊主编、《世界美术》杂志负责人。现为上海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联第十届荣誉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名誉主任。邵大箴于1960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列宾美术学院。擅长美术史论,出版有《现代派美术浅议》《传统美术与现代派》《希腊罗马美术史》《欧洲绘画简史》(与夫人奚静之合著)等著作。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