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校友闫娜为文学院研究生开展汉语国际教育前沿学术讲座

来源:兰州大学  2021-11-22 15:17:28   691 阅读

11月20日下午,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菲律宾大学孔子学院闫娜老师以“国际中文教师职业素养与技能发展”为题,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生作了线上专题讲座。讲座由文学院院长李利芳教授主持,校内外师生120余人参加。

闫娜是兰州大学文学院2013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优秀毕业生,自2013年起,被教育部语言合作交流中心先后派至韩国、英国、菲律宾开展国际汉语推广工作。2014年创作的歌曲《瀚宇之花盛开》被国家汉办/孔子学院总部志愿者处评选为“志愿者之歌”,2020年被教育部中外语言合作交流中心评选为“优秀公派教师”。

在讲座中,闫娜向大家分享了许多推广汉语的经验。国际中文教师必须掌握专业的汉语知识,例如声韵母、发音部位、句法分析等知识点。要做到自身对于知识无盲点,在讲解时能够脱口而出。闫娜表示,国际中文教师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要善于总结学生语言学习的特点,比如说韩国学生喜欢做手工,菲律宾学生喜欢表演等,这样才能调整转变教学方式,做到因材施教。要让课堂充满魅力,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

闫娜结合个人海外教学经历表示,国际中文教师要掌握流利的外语表达,不仅要教好汉语,同时也要善于了解当地文化,从而有针对性地运用到汉语教学中。其次,国际中文教师应具备相关文化技能特长,例如剪纸、书法、民歌、茶艺,手工艺品制作等,这些丰富的才艺活动是海外课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闫娜以“包饺子活动策划”为例,告诉大家在海外教学中一次具体的文化实践活动是怎样顺利完成的。

在互动环节,校内外同学积极提问,闫娜详细解答了大家的问题,诸如拼音教学如何实施、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专业自信不强等,闫娜用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人生体会把自己的“干货”传授给大家,给同学们带来不同角度的启发。

李利芳在总结中回忆了自2009年始兰州大学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位的办学历程。十余年来,像闫娜这样的一大批优秀的兰大汉硕人茁壮成长起来,有力地彰显了学院的人才培养成效。截止目前,学院累计派出汉语教师志愿者349人,任教国家达33个,汉语国际教育的学子们秉承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积极践行志愿者精神,让“瀚宇之花”盛开在世界各地。李利芳鼓励在读的同学们一定要努力学习,接续奋斗,为国际中文教育事业作出新的成绩。

讲座结束之际,闫娜讲述了《瀚宇之花盛开》的创作经历,本次讲座在“跨越千山万水的追寻,心中依然充满了力量”的歌声中结束。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