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生印象之开拓与创新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2021-11-18 10:13:09   275 阅读

优美的校园环境、高端的实验设备、忙碌的科研生活……不愿停歇的时间渐渐褪去新生们初到创新港时的懵懂,经过两个多月的探索,他们爱上了这个校园,也更加明晰了未来的航程。



“这里让我能沉下心来做科研”

设备齐全、管理专业的实验室是同学们在创新港能够沉下心来做科研重要的因素之一。“我喜欢创新港的实验室,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硬件条件在我进过的实验室中是数一数二的。”化工学院研一新生李晓宇对创新港的实验室赞不绝口。李晓宇曾在大型化工企业实习过,在她看来学校的实验环境与企业一线相比也不遑多让,“而且实验室管理做得特别好,安全系数高,各种药品和实验装置都摆放得井井有条,高压气瓶、高温炉等仪器设备都有醒目的标注,这些都能让我产生沉下心做科研的欲望。”

电气工程学院的研一新生杨北轩也是实验室的常客,他每天“泡”在实验室的时间超过八小时,“这里的实验平台这么好,管理既专业化又人性化,哪能不努力呢。”他所在的等离子体医学研究中心是一个医工交叉课题组,在创新港的实验室里,他总能找到需要的实验设备。“ESR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是一种用于检测等离子体中活性粒子浓度的重要设备,而活性粒子的浓度直接关系着等离子体能否达到医学治疗所要求的标准,而我们的实验室里安放着全亚洲唯一的一台ESR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杨北轩自豪地介绍。



科研外的生活也精彩

创新港的生活不只有勤奋好学的科研日常,歌声悠扬的“中华之声”合唱比赛、激励求知探索的“腾飞杯”、燃放运动热情的健身月系列活动等等,从身体到心理,从生活到科研,从课堂到社会,全方位地丰富着同学们的新港生活。

“新港•新干•新秀”培训班开启了电气学院硕1071班王若霏的研究生活。“‘三新班’的一系列讲座带我们深入学习了西迁精神,这是我们作为西迁精神新传人的第一课,也是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一课。在‘三新班’最后的文艺汇演中,我们联队通过话剧和朗诵的形式来追忆西迁往事,切身感受到了西迁先辈艰苦创业的奋斗故事。时代在变,精神不变!”除了科研,王若霏还参加了许多志愿活动。谈及志愿活动中的感悟,她笑着说道:“这一次次服务也是践行西迁精神的一种实践,不管是现在还是未来,我都会将自己的价值奉献在祖国需要我的地方!”电气学院硕1060班党支书李文清也谈到了校园活动给予他的正能量:“‘中华之声’合唱比赛是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我们学院挑选的曲目是《唱支山歌给党听》,在昂首高歌中,我们重新回忆了那些砥砺奋斗的红色年代,精神力量将指引我们不懈进取。”

除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科创活动也是创新港生活的一大亮点。高端学术论坛、学术讲座、“腾飞杯”科创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比赛……形式多样的科创活动帮助同学们开拓科研视野。“讲座被称为大学的‘第二课堂’,对于优化我的知识结构和培养学术兴趣有着重要意义。”能动学院硕1031班的汤旸每周都会抽出时间参加讲座,“图书馆的致远讲座我每期必看,学术信息干货满满,周末的大咖专家汇报很前沿,让我获得很多启发。”电气学院硕1060班的李天宇参加了第三十三届“腾飞杯”科创竞赛,“作为工科的学生,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科研真正融入生活。”他身边的朋友们也都纷纷利用课余时间孵化科技作品,让所学有所用。

生活中的“小确幸”

良好的住宿和生活环境,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小确幸”,让大家在奋斗疲惫之时,收获一份温暖。

回想起第一次到创新港,人居学院硕1168班闫洪祥的思绪被拉回研究生复试的那天。“一进入创新港我就被浓厚的学术氛围和优越的科研环境所吸引了,当下便下定决心要来到这里深造、研学。”

在创新港的生活已经两月有余,谈及印象最深刻的,许多同学将票投给了新港美食。“麻辣香锅很好吃!”“第一次吃到羊肉泡馍,感觉西北风味一下子就上来了。”“自助选菜品类丰富,营养均衡,给同学们提供了眼花缭乱的选择。”说起对食堂的体验感受,大家各不相同。

“终于把别人家的宿舍变成了自己的宿舍,这种感觉,倍儿爽!”人居学院硕1165班王亚晨对于自主化、人性化的选宿方式赞不绝口。天气渐冷,从南方来的室友都翻出了加厚棉拖、加厚睡衣,还没等全副武装,便开始在宿舍嚷嚷着热,原来宿舍除了独立卫浴、24小时热水、空调等设施外,还铺设了地暖,为大家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生活保障。

在建筑风格迥异的阅览中心和同学一起专注学习,在有魔法世界味道的鸽子天地同“小可爱们”亲密接触,在学术氛围浓郁的报告厅与专家“大咖”碰撞思想,在巨构屋顶空旷的室内球场跟三五好友锻炼身体拉近距离……这里是“智慧学镇”,是“别人家的大学”,是同学们深爱着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