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上海交大学子获教育部首届“提问与猜想”活动一等奖

来源:上海交通大学官网  2021-11-13 16:07:35   640 阅读

为深入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简称拔尖计划2.0),促进拔尖学生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11月6日-7日,由教育部高教司主办,南开大学承办的“2021年度拔尖计划2.0优秀学生学术交流会”通过线下线上结合的形式召开,并在会议期间发布了首届拔尖计划2.0“提问与猜想”获奖成果。上海交通大学致远学院生物医学科学方向(拔尖2.0基础医学基地)孙涵同学的项目“是否能开发出更合适进行衰老研究的新型模式生物”(指导教师:基础医学院教授杨文)获“提问与猜想”活动一等奖。致远学院副院长夏伟梁教授,致远创新研究中心(ZIRC)主任助理周莲副研究员,致远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生物医学科学6个方向的13位同学在线出席会议,9位同学作为代表汇报自己的科研进展。

微信图片_20211112161148.png

微信图片_20211112150929.png

拔尖计划2.0“提问与猜想”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化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模式改革,引导学生从答问转向提问,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大胆质疑、勇于创新。本次活动收到由全国29所拔尖计划2.0参与高校推荐的133个“提问与猜想”项目,涵盖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天文学、地理科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等11个学科领域。经过线上遴选和专家会议评审两轮严格评审,最终评选出21个优秀项目,其中包含特等奖1项、一等奖7项、二等奖13项。致远学院推荐了7个项目参加活动,其中2个项目入围会评,1个项目获活动一等奖。

微信图片_20211112150945.png

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范海林在会上指出,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关系国家战略布局,拔尖计划的优秀学生将是未来的排头兵、领头雁,期待拔尖计划的实施高校能够充分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本次活动是一次良好的实践,也鼓励更多学子提出原创性问题,从思维、方法及理论三个角度出发,探索学科未知领域。未来,“提问与猜想”活动将成为拔尖计划实施的常态化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发展需求和人类前途命运,不断思考和探索科学的奥秘,勇于挑战科学极限,敢于提问质疑,为人类知识的拓新做出新贡献。

获得首届“提问与猜想”活动一等奖的2018级生物医学科学方向(拔尖2.0基础医学基地)本科生孙涵表示:“衰老是人类长久以来关注的重要生命现象,而随着社会步入老龄化,衰老以及衰老相关疾病更是成为了新世纪需要解决的重要生命科学问题。然而,现有用于衰老研究的模式生物由于诸多原因有各种缺陷,因此我提出了‘是否能开发出更合适进行衰老研究的新型模式生物’这一科学问题,而海洋无脊椎动物玻璃海鞘展现出了多方面的模式生物优势,我们期待未来玻璃海鞘可以在衰老研究中大放异彩。在本次活动中获此殊荣,将激励我继续攀登衰老研究的科学高峰”。孙涵在医药心理学分会场介绍了参加“提问与猜想”活动的课题,并与参会教师就“水生动物衰老与人类衰老机制的相似性”、“玻璃海鞘作为衰老模式动物的优劣”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此外,孙涵表示医药心理学会场邀请了不同拔尖学院心理学、基础医学、药学和中药学四个方向的同学参会汇报科研进展,朋辈们的分享精彩纷呈,给她后续科研带来了不少灵感与启发。

参与本次活动的致远学子们也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2018级数学方向(拔尖2.0数学基地)本科生毛松涛:“这是我大学以来第一次在校外做报告,我报告的主题涉及代数数论的领域,相关的研究结果得到一些参会教师的认可。其他同学的报告涉及方程、几何、计算等多个方面,虽属不同领域,但精彩的报告深深吸引了我,十分庆幸遇到一群有趣的灵魂。”

2018级生命科学方向(拔尖2.0生物科学基地)本科生周晓臻:“这场会议群英荟萃、各表己长,不仅有细胞自噬、表观遗传等微观分析,还有林木物种互作等宏观研究,更有同学通过学科交叉,研究血管的拓扑网络。不同领域的同学们思维碰撞,产生出新奇的科学问题,彰显出交流与合作的理念。经此一会,我受益良多,更坚定了自己在生命科学领域持续探索的信念。”

2018级计算机方向(拔尖2.0计算机科学基地)本科生郭睿涵:“经由这次成果分享会,我认识到了科研方向的广博,以及每个人对自己所属领域的热爱。一位同学分享自己经由奋斗历程、最终达成目标的故事,不禁让人感叹科学研究的魅力就在于此。计算机科学虽然是一个偏应用的学科,但在发展过程中蕴含着创新闪光点,也蕴含着人类智慧的最高结晶。”

2018级物理学方向(拔尖2.0物理学基地)本科生黄心悦:“聆听其他高校同学的汇报,让我了解到很多非常意思的课题和想法,这不仅开拓了我的知识面,也给我自己的科研工作带来了很多启发。交流会结束以后我也和几位同学互相就对方做的课题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探讨,获益良多”

2018级化学方向(拔尖2.0化学基地)本科生蒋燮阳:“这次活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厦门大学的同学应用非专业器材组成自动化反应,这项研究对我启发很大,这位同学展现出来的超强动手能力,非常值得我学习。一项关于‘通过构建工程菌处理微生物,解决核电站冷却水进口堵塞问题’的研究也让我大开眼界。这些汇报让我对今后参与交叉领域的研究更加向往。在交流阶段,各位教师的点评精准到位,令许多同学茅塞顿开通过本次活动,我深刻意识到在学术上多与前辈交流是提高与进步的必由之路。”

致远学院自建院以来,长期致力于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知识整合能力、沟通协作能力、多元文化理解能力和全球视野的创新型领袖人才。2016年,学院以“学生主导”为育人理念,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目标,设立“致远未来学者项目”,引导我校优秀本科生关注全球科技发展动态和国家重大需求,挑战学术前沿,自发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在顾问导师的指导下自主开展课题研究,逐步实现由“学习知识”向“创造知识”的能力转型。至今,学院已资助60个本科生自主科研项目。本次推荐参加“提问与猜想”活动的7个项目中,6项出自于“致远未来学者项目”本科生团队。2020年,在致远学院建院十周年之际,以上海交通大学建校125周年以及SJTU&Science 125个科学问题征集为契机,发起102.0个科学问题征集活动,积极引导本科生突破思维边界,探索未来世界。吴越(2018级化学方向,拔尖2.0化学基地)作为唯一的本科生代表,参与贡献的问题“元素周期表会完整吗?”入选2021年Science杂志发布的2.0版125个科学问题。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