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震撼中外的辛亥革命爆发,中国人民推翻了封建帝制,走进了划时代的“民主”“共和”新纪元。也就在这一年,在辛亥革命的隆隆炮声中,护理教育在湖湘大地上破土,开启了在跌宕岁月里的前行征程。
有医无护 事业难为继
1906年,在长沙西牌楼,经美国人胡美博士的奔走筹措,雅礼医院正式成立。然而彼时,围着城墙的长沙,仍然顽固地排斥着西方人,以及他们带来的现代医学——西医。当时在湖南,乃至中国,由一个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去护理病人还是一个很新的概念,甚至在学科与职业分类上还没用到过“护理学”和“护士”这两个词。护理人士的稀缺使得西医在中国的发展更加举步维艰。
因此自开业之初,医院就一直面临着“有医无护”的窘境。直到1909年,雅礼大学堂校长盖葆耐的胞妹、高级护士妮娜·盖治的到来,这一难题才得以解开。
妮娜·盖治到长沙城后,在学习汉语的一年多时间里,就以中医授徒、言传身教的方式培养了首批湘籍护士:2名男青年。在她眼中,相较于男性,女性在就业方面的问题更为复杂。
1910年,妮娜·盖治与她培养的首批湘籍护士
当时的中国,女性大多深居闺房,更谈不上出来抛头露面。护理于她们而言,简直是一个惊心动魄的新事物。然而在1911年,得益于辛亥革命带来的思想新风,雅礼医院通过首批“看护学生”的入学考试,最终收录了5名女生和7名男生。
同年11月5日,一所以传承南丁格尔精神为己任、专门培养看护学者的学校——雅礼护病学校正式起航。学校确定学制为4年,主要向学生讲授人文、医学基础、临床基本知识以及护理技术等。
护校早期招生不多,直到1927年,学校受大革命运动中排斥和驱逐“外国文化侵略者”思潮的影响而一度暂停办学时,合计十二届培养的男、女护士也不过65名。但在精心训练、教授下,学生质量一直维持在很高的标准。后来成长为世界著名的细菌学家与病毒学家的李振翩、揭露“常德细菌战”第一人的谭学华都是这一时期在此接受医学启蒙的。
受托办学 培育战地“天使”
伴着辛亥革命隆隆炮声“初生”的护校,正逢中国最动荡的几十年。办学、改制、停学、复课、迁移……一路走来,世事多变的数年间,护校饱历风雨、坎坷不断。
1915年,新组建的湖南育群学会与美国雅礼会签署了共同维持一所医学校、一所医院和一所护病学校的联合办学协定。医学校、医院和护病学校统一冠以“湘雅”名称。护校正式更名为“湘雅护病学校”。这时不仅新建的湘雅医院新院舍设有最新式的男女病室,护校也分设男护病讲习科和女护病讲习科,分别在男女病室临床见习。
而到了1928年,这一情况又有调整。当时,湘雅处于自维持状态,护校正全面停课。3月间,受湖南省政府委托,湘雅开办湘雅助产学校,招收女生50名。到了秋天,湘雅护校复课,每年分春、秋两季招考,专收女生,并修正章程,力谋发展。
狼烟遍燃华夏,伤亡和时疫使民众迫切需要医疗援助。“年轻”的湘雅护校用厚重的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锻造出一批护理人,集结成一支“白衣湘军”,在战场上发挥重要作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奉湖南省政府令,湘雅护校的专业课程加重了外伤病人护理的比例,并且办理了战地救护班,为湖南储备了首批战地救护人才。
1933年3月,长城之战爆发,护校第三任校长王子玕亲自率领湘雅救护队赶赴北平,设立野战医院,为此役实施救援。次年4月回来后,湘雅又在长沙城组建战时服务团,为因抗战爆发自北南下的难民服务。
1933年,为支援抗日长城之战,湘雅医疗救护队在长沙小吴门火车站出征前留影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在国难当头的关键时期,一位位护理人从湘雅护校出发,在各地战场上救死扶伤,在乱世中展天使情怀。1925届毕业生、后来的共和国开国将军姜齐贤毕业后先后加入国民革命军、中国工农红军,在北伐战争、长征途中救治了不少将领和战士;湘雅护校25班毕业生杨家红、游少立、黎明伟、刘正惠等投奔延安,北上抗日;1938年8月,医学院、护校333名师生组成湘雅医教救护队,被编为全国医教救护团第一队;教授肖元定率领第八医疗救护队,赶赴湖北一线战场,支持抗日战争半年之久。湘雅护理人在战火中散播医学知识,开展多项医疗教育普及活动。
流离辗转 存续护理教育的火种
战火燃旺护理人的爱国情,却也使湘雅护理教育遭受重创。1938年11月,一把文夕大火将长沙城烧成焦土,湘雅护校被迫西迁沅陵。
在湘西崇山峻岭里,护校师生为当地人民做了大量医疗服务工作。沅陵地处川湘公路要冲,文夕大火后大批难民与外来人口涌入,随即造成霍乱大流行。湘雅医护人员全力以赴,夜以继日地抢救病人。无床时,竹板、木板当病床;输液瓶不够,以灌肠筒代替。就这样,上呕下泄、失水严重的病人被抬着进来,在接受诊治护理后,就能走着回去。在医护人员的努力下,当时沅陵高达20%的霍乱死亡率在沅陵被降低到3.7%。这一奇迹受到国际联盟霍乱委员会的特别重视和赞赏。此外,师生们还先后在此扑灭了流行性脑膜炎及痢疾等流行传染病对沅陵人民的侵害。
湘雅沅陵医院霍乱注射站的防疫注射
1939年6月,湘雅护病学校全部迁阮陵续办,与仁术护校、省立助产学校在这里合办了七年。在艰困岁月中,护校依然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小班招生、高淘汰率,培养护理高层次人才,教育质量被教育部评为最佳。
据1934年考入湘雅护校的黄俊元老人回忆:那时的校训是“勤诚谨毅”。“勤”就是“勤事”,尽心尽力于职事,不偷懒,这是对护士职业品质的要求;“诚”就是“真诚”,诚心诚意对待周围的人,不虚假,这是对护士做人品质的要求;“谨”就是“谨慎、严谨”,做事要谨小慎微,严格遵守科学规程,不随意,这是对护士专业品质的要求;“毅”就是“坚毅”,坚定持久,吃苦耐劳,不畏难,这是对护士性格品质的要求。这校训与“湘雅精神”既有特色区别又一脉相承。
那时学生必须按学制在校学满三年半,缺一天就要补一天,少上几天课就推迟几天毕业,差一天都不行。教材都是英文,老师上课全部用英文讲授,学生的作业、实习报告、病情记录等,也全要用英文书写。对学生品质的培养也很严格。比如,公共卫生课考试,即便你卷面满分,而一旦被人发现曾经乱扔果皮杂物或随地吐痰,则会立即改评为不及格,自动卷铺盖回家。
严酷的淘汰制也是湘雅教育的一大特点。湘雅护理教育自开办起到1938年,27年间,共培养毕业生226人,年均不到10人,淘汰率达90%。沅陵办学七年,湘雅护校连续招生7届,共培养护士93人、助产士57人。每年也只有10余人毕业。湘雅护校并没有因战乱急需大量的护理人才而违背教育规律,放低培养质量。
这一时期的护校积极与友邻医疗单位合作,得到了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得以在战争狭缝中赢得了一个发展的小黄金期。整个抗战年代,不论是湘雅医学院在贵阳、还是在重庆的学院合作做临床教学的单位里,一定都有湘雅护校实习的护士。
1945年11月,湘雅在长沙复校,护校也随之渐渐恢复正常教学秩序,继续按照“力求所造就之人,能适应时代之普遍需要”的办校之旨持续稳定地向国家培养、输出高质量护理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湘雅护校经历了由私立转为国有的体制变更。国有化后的湘雅护校,更是将人才培养与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紧密对接,致力于培养积极服务国家建设的护理人。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