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中国载人航天副总设计师陈善广主讲“北京大学挑战杯学术文化月”首场讲座

来源:北京大学  2021-10-25 15:06:42   342 阅读

编者按: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培养科技创新型人才需求,校团委于2021年10月下旬举办“北京大学挑战杯学术文化月”系列活动,通过“导师大讲堂”“科创达人风采秀”“科创学术成果展”“科创参访”“课外学术竞赛颁奖典礼”等包含讲座、展览、实践参访、表彰仪式在内的丰富多彩的学术科创活动,培育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营造校园开拓创新氛围。

10月22日晚,由校团委举办的“北大讲座”暨“创新创业大讲堂”于理科教学楼107教室开讲。作为“北京大学挑战杯学术文化月”的首场讲座,本次讲座邀请中国载人航天副总设计师、人因工程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主任、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陈善广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为题作讲座,共有500余名师生现场聆听。本次讲座同时纳入“1000+”领航培养计划“载人航天精神”主题团日活动。



讲座现场

讲座伊始,陈善广从嫦娥奔月、敦煌飞天、万户飞天等古人对深空的想象出发,引出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飞天梦想。他从学术的角度介绍了载人航天的相关概念,阐述了载人航天在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综合国力、提高国际地位,增强民族凝聚力、培养人才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强调了载人航天技术在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展中作出的巨大贡献。



陈善广作讲座

陈善广在对世界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回顾中,对现今载人航天的基本技术进行了概括而系统的介绍。对于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他以“三步走”战略为线索,按时间顺序讲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航天技术的重大突破:从2003年神舟五号将杨利伟送入太空,到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的顺利升空,中国正在逐渐完成从航天大国到航天强国的伟大飞跃。提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进驻天和核心舱,陈善广自豪地指出:“中国空间站将成为航天强国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陈善广阐述了对中国航天未来发展的美好展望:我国要建设载人航天强国,要具备进入太空、利用太空的强大实力,引领世界载人航天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要具有强大的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浩瀚宇宙的探索中,在空间资源开发利用中做出更好的成绩;要具有强大的国际影响力,积极主导并引领各国共同开展人类探索太空的事业,并在其中贡献中国人的智慧和力量。

讲座最后,陈善广和大家分享了从事载人航天的个人感受:“我不过是一位在这个领域不断耕耘的科技工作者,很庆幸赶上了一个伟大的时代,我也非常骄傲能够成为一位航天人,投身于载人航天这一宏伟的事业应该说是我一生的荣耀。可能看上去做了不少事,可我认为所做的微不足道,不过是尽了一些应尽的职责而已。载人航天领域里有一句话,叫‘千人一船,万人一箭’,为什么呢?由于许多人的参与。载人航天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它是团队力量和集体智慧的体现。我认为,任何一个参与其中的个人的贡献都是十分渺小的,所以我心怀感恩的是祖国培养了我、是航天成就了我。”

提问环节中,同学们就中国载人航天技术的自主性、航天员的培养体系、中国对实现载人登月的规划等问题进行提问。陈善广一一予以耐心细致的解答,指出我国载人航天核心技术已经“几乎100%实现国产化”,并说明我国对航天员的培训包括多领域的专业知识及通识培训,同时鼓励同学们积极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大力倡导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他从经济、技术等方面分析了载人登月的可行性,并预测我国将于十年内实现载人登月的壮举。



学生提问

陈善广勉励同学们,要“与社会同频,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行”,不要去做消极而无谓的抱怨,要主动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把个人的事业与建设强国的宏伟目标联系在一起。我们一定不能成为时代的落伍者,要紧跟时代的潮流,尽可能做新时代的弄潮儿。

整场讲座,陈善广以专业而系统的语言,带领大家回顾了载人航天发展历程,激起了同学们对我国航空航天事业的浓厚兴趣,激励同学们共同为建设载人航天强国这一伟大目标而奋斗。



学生认真聆听

医学部2020级本科生张淑若在听完讲座后表示:“没有什么天生就带着光环的人,让人敬仰的人总是在背后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实现自我的强大。我们看到王亚平学姐出发前在水下的高强度训练,我感受到那股攥紧拳头的韧劲儿。”


966bdae1673040fc8965c46cb7090a6a.jpg


合影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