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下午,由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承办,方太集团协办的“方太国学大讲堂”第二十一讲于人文学院一楼多功能报告厅开讲。本次讲座邀请到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杨立华教授,他以《孔孟哲学的精神》为题,为线上线下近五百余名观众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想盛宴。讲座由上海交通大学哲学系长聘教授余治平主持。
讲座开始前,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生素质教育中心副主任丁晓萍向杨立华教授颁发了方太国学大讲堂的专家聘书。
杨立华教授在讲座中谈到,孔子是中国哲学的奠基者,对中国文明的塑造具有深远影响。他用三个词概括了中国文明的特点,即强韧、兼容以及高度理性。中国文明从未中断,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各种文明的要素,更为重要的是,它把此世作为唯一的过程和目的,以此世性格为核心。他认为,孔子哲学最重要的贡献是对根源价值的确立,回答了“应该”的问题。具体来说,就是“应该怎么活”、“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应该做什么”、“应该怎么做”等问题。长期以来,孔子深深扎根于我们的语言、思想和我们感受世界的方式的根基处。孔子给我们的人格的示范便是:刚毅、正大、笃实、平易。
杨立华教授详细阐述了孔子哲学的核心,即人性与天道的一贯。“性相近,习相远”一句人所共知,它所体现的是孔子对于普遍人性的思考,但孔子并未明言人性的内涵。而“仁”,作为一个核心概念,便是孔子哲学中,根源价值与人性内涵的统一。为了更好理解“仁”,杨教授援引“颜渊问仁”并谈到,“仁”的关键是处理好“克己”和“由己”之间的关系。这两个概念看似矛盾,但其实存在统一性,即主动性。因而,“仁”就是人不得不有的主动性,而仁者就是充分调动和实现自己主动性的人。人的本质是极为积极活跃的,谈到这里,杨教授也鼓励大家秉承天道,积极主动地去创造,而不是消极、懈怠、寄生。孔子,作为中国哲学的奠基人,真正意义上塑造了中国文明的品格。
最后,杨立华教授以“先立乎其大”、“尽心”为关键词,简要阐述了孟子对孔子哲学的发展。孟子生活在一个普遍质疑的时代,因此孟子补足了思辨性的论证。杨教授提出了一个基本观点,即人都拥有自我保存、自我实现的冲动。“先立乎其大”意指个人向无限性的敞开,引导有限性的积累。谈到“尽心”,他解释道,感官具有边界性,使用感官观察世界,则会“不思”,“不思”会导致遮蔽性和被动性。与之相反,心灵则具有主动性与超越性。当我们充分调动起心灵的主动性和超越性,心灵内在的本质倾向就充分显露了,那就是主动性。人的主动性是被动拥有的,是相对的主动性,而天则具有绝对的主动性。天是主动的绝对者、普遍者、无限者。天在一切事物存有的根基处。
讲座后,余治平教授从听讲体验与学理角度两个方面与杨立华教授做了交流。在场的同学们反响热烈,积极提问。杨教授针对提问,回答了道家与儒家对“仁”的理解的差异,哲学对具体科学的意义等具体问题。方太国学大讲堂还将邀请更多知名学者与大师,以“国学”为土壤,滋养热爱国学的每一位听众。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