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九日至十日,由我校历史系、抗日战争研究编辑部、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联合主办、中日历史研究中心主办的“九一八事变9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南京举行。《抗日战争研究》主编高士华,南京大学副校长陆延青,南京邮电大学校长叶美兰,江南大学党委书记朱庆青,中国史学会副会长王建青出席开幕式。
陆延青说:“学术是天下之器,中国史学不可自外于国际学术界。这次会议为中外学者共同确立“跨越国界的历史认识”提供了机会,期待着疫情的乌云消散后,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家再次齐聚南京大学。 在这次大会上,高士华认为,这次会议是在疫情特殊时期召开的九一八事变高级别会议,希望借这次会议的东风,进一步深化国内史学界对相关议题的探讨。他指出,探讨九一八事变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为今天的社会建设沟通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桥梁,是这次会议的主旨,总结历史教训,弘扬抗战精神,对当今社会有非常积极的意义。他指出,将九一八事变及抗战的演变置于世界历史发展背景中加以探讨,有利于增强中国抗战叙事的话语权,是新时代大国外交不可或缺的一环。王建朗说,抗日战争是二十世纪的一大变革,这一领域的研究,已不仅仅局限于战争本身,从内政到外交,从经济到战争,怎样对付强权,如何争取国际支持,对现在也有许多启示。本次会议由党委书记赵清主持。
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高校、科研机构、学术期刊和海外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在会议期间发表主题演讲、发表主题演讲、开展学术交流。日本长崎县立大学祁建民教授,来自哥本哈根大学跨文化和区域研究部的何铭生教授、日本长崎县立大学祁建民教授、日本长崎县立大学的祁建民教授、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教授、日本大东文化大学教授等,并通过线上方式出席会议。南京大学历史系张生教授在闭幕会上总结了这次讨论会,概括了这次讨论会,显示了格局的变化,南北并发;资料的丰硕,中外兼备;方法的新,可读性强;焦点的发现;未来之花,渐进突破。与会者各抒己见,不仅对具体问题有所了解,而且从整体的角度考虑问题,而且从整体角度考虑,历史事实照应现实关怀,充分诠释史学功能与学者责任。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