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新时代“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打造

来源:党建网  2021-09-24 17:34:43   625 阅读

“中国特色”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教训的深刻总结,是中国彰显自身特长和优势的重要标识,也是中国向世界提供中国智慧、中国答案、中国方案的重要载体,以及国外认知中国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经验的重要窗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从治国理政、立德树人以及维护国家政治文化安全、提升中国国际地位和影响等战略高度,多次强调对内要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对外要“阐释好中国特色”。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国防控成绩斐然、“中国特色”举世瞩目的背景下,应抓住机遇,打造科学的、开放的、融通中外的“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向国内外人们系统讲清楚“中国特色”是什么、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有何意义等问题,避免各种话语陷阱,破除各种话语障碍,全面掌握在“中国特色”问题上的话语权。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打造应坚持三个基本前提

话语是形式,实践是内容。离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就如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总结历史和现实可知,“中国特色”就是中国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围绕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植根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集中体现着马克思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因此,立足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打造必须坚持的三个基本前提。

立足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才能阐明“中国特色”建构和发展的文化根基、历史渊源、现实基础、外部环境,厘清“中国特色”的来龙去脉,这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打造的客观依据;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才能阐明“中国特色”建构和发展的立场、观点、方法,明确“中国特色”的内涵、外延、实质,这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打造的理论支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阐明“中国特色”建构和发展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取向,彰显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地位、作用和意愿,这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打造的群众基础。

三个基本前提相互联系、密不可分,集中体现着“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打造过程中人的尺度和物的尺度、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有机统一。只有坚持三个基本前提的有机统一,才能从根本上澄清因国情认识、理论基础、思维方式、阶级立场、价值取向等不同而导致的在“中国特色”问题上的种种误解、误读。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打造应坚持三个基本方向

问题是时代的呼声,引导着话语的发展。在社会思潮多样、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变的形势下,如何通过“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打造以及“中国特色”的阐释,在多样中形成共识,多元中形成主导,多变中形成方向,是新时代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我们党明确提出,要不断概括出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的、开放融通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要精心构建对外话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这就从中国和世界的双重视域指明,科学化、大众化、国际化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打造必须坚持的三个基本方向。

科学化包括话语内容、观点、方法等的科学化,主要解决的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真理性问题,使之能“理论联系实际”,反对“中国特色”认知上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大众化包括话语立场、风格、特点等的大众化,主要解决的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通俗性问题,使之能为中国广大老百姓“喜闻乐见”,反对“中国特色”表达上的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国际化包括话语思维、形式、风格等的国际化,主要解决的是“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建构的开放性问题,使之能做到“融通中外”,反对“中国特色”宣传上的故步自封和崇洋媚外。

三个基本方向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其中科学化是基础,大众化是动力,国际化是保障。如果说科学化追求的是理论认同,目的是获得在“中国特色”问题上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大众化追求的是大众认同,目的是获得在“中国特色”问题上的大众话语权;那么国际化追求的就是国际认同,目的是获得在“中国特色”问题上的国际话语权。只有坚持三个基本方向的有机统一,才能在“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打造中凝聚共识,汇聚力量,回应挑战,使我们党牢牢掌握在“中国特色”问题上的话语权。

“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打造应坚持三条基本路径

“中国特色”话语有政治话语和学术话语、官方话语和大众话语、国内话语和国际话语等之分。其中官方话语及其相应的政治话语是权威性话语,在话语体系中处于核心层次,是引领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的标杆。但要进一步提升“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解释力、说服力、影响力,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时代化为基本路径,强化对“中国特色”学术话语、大众话语、国际话语的打造。

“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在话语体系中处于中间层次,是对“中国特色”的理论解读,从学理层面为“中国特色”其他各类话语提供有力支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通过夯实理论基础、解决理论问题、推进理论创新等,打造“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中国特色”的大众话语在话语体系中处于外围层次,是“中国特色”其他各类话语连接大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大众认知“中国特色”的有效工具。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大众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通过反映大众生活、聚焦大众利益、适应大众思维等,打造“通俗易懂”的“中国特色”大众话语。“中国特色”的国际话语侧重于开放性,是“中国特色”国内话语的国际表达和对外延伸,也是国外人们认知“中国特色”的重要手段。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通过关注时代问题、坚持开放原则、把握宣传尺度等,打造“开放融通”的“中国特色”国际话语。

三条基本路径各有侧重,但又相辅相成、殊途同归,从空间、主体、时间三个维度强调“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打造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客观实际的有机结合。只有坚持三条基本路径的有机统一,我们才能立足当下,面向未来,不断推进“中国特色”话语体系的丰富和发展。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