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迎庆第37个教师节南开大学

来源:南开大学官网  2021-09-15 09:31:05   314 阅读

9月9日,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一场专题座谈会在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省身楼举行,南开教师围绕“成为四有好老师,做南开大先生”展开交流座谈,学习楷模榜样、担当育人使命,以追求卓越、锐意进取的昂扬面貌与坚守教育报国理想、为民族复兴贡献力量的决心,迎庆这个属于自己的节日。

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周其林,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历史学院教授李治安为青年教师带来精彩讲座,并与大家交流教师本分、治学初心。校党委副书记梁琪主持会议。

曹雪涛在讲话中说,一所大学离不开“大先生”,离不开一流的教师群体,一流师资力量才能铸就一流大学。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度重视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加快建设南开品格、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培养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一流人才。两位南开先生是我们身边的先进榜样,时值教师节来临,大家要从他们教书治学事迹中汲取前进动力,立志成为大先生、研究真问题,做四有好老师,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示范,爱国奋斗、爱岗敬业,不断为南开新百年教育事业发展,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不断作出新贡献。

“常常有人问我,你现在还这么辛苦干啥,还需要这么努力吗?他们就不明白其实我在做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周其林在座谈会上分享了自己从求学到治学的人生轨迹,从化学专业并非首选到发现其实非常适合自己,从为了坚持做自己的催化剂长时间发不出高水平文章到取得如今的成就,他道出了自己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对理想与追求的坚持:要确定自己在做一件喜欢的事情并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笨功夫,坚持做解决问题的有用研究、做自己的研究。

“‘有用’不是明天就能产生实际价值,而是你的研究要在实际上解决什么问题,能否对社会、对科学有推动。如果思考过觉得没有,那还是别做了。”周其林说,做学问不能仅是为了发文章,要解决真问题,而且要做具有独特性且不可替代的学问。“我做手性螺环催化剂的初衷是,看到很多人都在用别人的催化剂,别人的催化剂能用不就说明别人的催化剂好吗?因此,我就想着要做自己的催化剂,从开始尝试到做了很多年都没有发出一篇好文章,最后还是做出来了,当然也有可能做不出来。做自己的研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但是一定要坚持探索,要迈出这一步,因为不断探索才能有新的可能。”

李治安同样基于自己从事历史科学教学与科研的数十年人生经历侃侃而谈,他分享了自己教学治学的深刻体会:为学要“求真、求用、求新”,要甘做冷板凳,注重前沿性、集团性研究;要专博结合、教学相长;要拜名师,也要自我设计,转益多师。“重复劳动谈不上是科学研究,因此必须要注重前沿性,必须有新的东西提供给学界。拜名师是做学问最好的捷径,能遇名师,一生幸运,对自己的成长影响很大。但是要切记‘学名师’,要学其神,而非其形,要根据自己的特长,走自己的路。要向一切学术棒的前辈和晚辈学习,不断充实提高自己的学问,才能在治学探索上走得更坚实。”

李治安尤其谈到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要如何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他谈到了自己在科研岗位开展元史研究之余,坚持在三尺讲台上为学生上古代史、古代官僚政治等课程,并由此真切感受到了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上这些课的同时在新领域取得了广受好评的研究成果。“我认为,要用一流的科研带动一流的教学,科研必须领先,教学才能达到新的高度。教学相长,相得益彰,才能双赢。”

周其林、李治安还就学术成长、学生培养、交叉学科探索等回答了现场青年教师的提问。曹雪涛代表学校党委向两位南开教师楷模献花,预祝全体教师节日快乐。

梁琪在主持活动时介绍,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进一步加强南开大学教师队伍建设,发挥南开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教育,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学校决定举办“成为四有好老师,做南开大先生”系列活动,切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师队伍建设重要论述和视察南开大学重要讲话精神,不断促进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师德师风水平和立德树人能力的提升,后续学校也将通过举办教师沙龙、交叉学科论坛等形式为教师提供更多交流学习机会。

学校各学院“75后”骨干教师代表,海归教师代表,支边支教、对口帮扶教师代表,“良师益友”获奖者,优秀教材、精品思政课程、优博指导教师代表,新入职教职工代表等参加会议。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