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培育系列支持活动

来源:北京大学  2021-09-13 14:57:15   210 阅读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及示范专业建设,北大教务长办公室、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医学部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务部和研究生院联合启动北京大学课程思政示范专业和示范课程建设培育项目,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研讨、咨询服务以及平台支持等方式推动课程思政建设,支持课程团队系统梳理并全面展示课程思政建设成果。

第一轮课程思政建设培育系列支持活动以“课程思政案例建设思路与实践方法”为主题,分为理工、人文社科和医学三个专场,于9月7—8日在电教楼403举行,来自全校28个院系的90多位教师分别参加了专场活动。

9月7日下午,在首场面向理工科教师的专场活动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主任孙华教授指出,课程思政建设要以《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纲,深入挖掘不同学科课程思政的要素和落实方法,加强课程思政实践、研究以及教材建设工作,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学校将会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深入开展示范专业和示范课程建设培育与认定工作,确保课程思政的落实。


1.jpg


孙华发言

在理工专场,物理学院穆良柱副教授结合课程“热学”系统分析了物理课程思政教育的内涵,详细解读了该课程如何从物理认知模型的构建(如何思考)、物理方法的训练(如何做事)和物理精神的养成(如何做人)等方面传承物理文化,引导学生进行独立认知,构建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形成独立人格。穆良柱提出,按照物理认知规律教学是做好物理课程思政教育的具体方法,将物理知识整理成一个一个的物理认知案例,让学生在与研究对象互动中掌握认知模型、认知方法、认知精神。

在人文社科专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外国语学院林丰民教授在系统分析《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对人文社科类课程思政建设要求的基础上,指出文科课程思政的共性元素包括历史文化文明、人类命运共同体、大师励志故事、时政时事等,在开展课程思政时需要避免求大求全、生拉硬扯、与专业知识脱节等误区。林丰民以“阿拉伯报刊文选”“基础阿拉伯语”等课程为例详细展示了文科类课程,特别是外语类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思路与方法,强调教学内容的选用和教学任务的设计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的重要性。

在医学专场,护理学院的王志稳教授以“护理研究”课程案例建设和整理过程为例,从课程团队建设、基于课程内容的思政认识与理解、课程目标设计、课程思政元素对应表、教学实例、效果评价与教学发展等多个角度解读课程思政案例内容的梳理与撰写。王志稳指出课程思政的案例建设是对现有教学资源的系统整理与全面反思,关键是要集合教学团队的整体智慧,系统总结和提炼课程思政建设和实施中的关键点,在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阅读和理解课程思政相关文件政策中所传达的宗旨、目标、要求和举措。


2.jpg


不同学科教师案例分享(穆良柱、林丰民、王志稳)

北大课程思政案例建设活动以北大教学档案袋平台为培育基地,三位分享教师的课程案例已经在平台上公开展示,供校内老师观摩学习。三场工作坊中,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于青青老师也结合课程思政案例课程系统介绍了课程思政案例模板及内容要求、内容整理上传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3.jpg


于青青介绍课程思政案例建设的方法和操作


4.jpg


活动现场教师访问平台体验案例建设操作方法

参训老师表示收获很大,三位不同学科老师的分享报告由宏入微,生动展示了理工、人文社会科学和医学等不同学科课程开展思政建设的思考与实践,具体课程案例的观摩学习也为课程思政案例建设提供了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思考框架与内容表达模板。老师们纷纷表示将充分利用北大教学档案袋平台,在梳理课程建设历史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课程思政建设。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持续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培育的系列活动,定期通过沙龙研讨、咨询预约和个性化支持等方式深入推进案例建设工作,逐步引导教师系统完成课程思政的内涵建设、课程系统化设计以及课程思政成效考核体系,为全校的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样板。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