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清华大学举行2021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

来源:清华大学  2021-09-07 14:30:05   486 阅读

9月6日上午9时,清华大学2021级研究生新生开学典礼举行。校领导邱勇、陈旭、王希勤、吉俊民、尤政、过勇、向波涛、彭刚,副教务长、研究生院院长周杰,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赵岑等出席典礼。副校长、教务长杨斌主持典礼。



开学典礼现场

鉴于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本次开学典礼采用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举行,线下设置了包括五道口金融学院和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在内的35个会场,并向全球同步双语直播。近500名新生代表在综合体育馆主会场参加典礼,4000余名新生在分会场观看现场直播。初秋的清华园,宁静而悠远、纯净而盈实,又一批青年学子将在这里开启人生新篇章,放飞绚烂多彩的青春梦想。

上午9时,典礼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



邱勇讲话

校长邱勇发表题为“在服务与奉献中追求恒久的生命意义”的讲话。他首先代表全校师生员工对研究生新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邱勇说,2021年我们共同庆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清华大学建校110周年。同学们是清华110岁生日后迎来的第一批研究生,相信在清新俊逸的清华园里,你们一定会收获“春风化雨乐未央”的喜悦、体悟“学问笃实生光辉”的真谛,一定会在清华文化的浸润与滋养中成长为“行健不息须自强”的清华人。

邱勇表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所大学最深厚的底蕴。清华大学在110年的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独具魅力的文化,是清华最宝贵的财富。希望同学们深刻感悟清华文化,自觉担当家国责任,用大我情怀引领人生不断迈上新的高度。要塑造高洁纯粹的生命品格,如水之清。希望同学们涵养“外润而内贞”的气度,挺立“凌寒独自开”的傲骨,保持“服膺守善心无违”的定力,成就更有境界的人生。要保持蓬勃向上的生命状态,如木之华。希望同学们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保持不竭的热忱,都能拥有蓬勃向上的生命状态,在不息的拼搏奋斗中成就更有华彩的人生。

“在服务与奉献中,践行大地清华的理想。”邱勇强调,水之清、木之华得益于大地的无私承载与深厚滋养。一个人的人生追求只有同国家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清华两辉映”是生命品格与生命状态的完美融合,“殷勤唤起,大地清华”是生命意义的恒久彰显。希望同学们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自觉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中,成就更有意义的人生。

邱勇最后说,同学们,水木清华将滋养你们的梦想,大地清华等待着你们去开创。希望你们永葆“清”之高洁、“华”之丰茂,永远服务祖国、奉献人民,追求恒久的生命意义,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人生!



陈旭为新生代表佩戴清华大学徽章

典礼举行了新生佩戴清华大学徽章仪式。戴上这枚徽章,成为清华大学的研究生,不仅代表着“清华人”的身份,更承载着清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校党委书记陈旭为新生代表戴上了清华大学徽章。



雒建斌代表全体教师发言

教师代表、机械系雒建斌院士在发言中提出,科技攻关需要“二意三心”,“二意”即时代意识和时间意识,“三心”即雄心、细心和信心。他表示,国家的命运、人类和平的命运与科技发展息息相关,希望同学们把握人生的黄金阶段,敢为人先、敢挑重任,不放过科学研究中的“蛛丝马迹”,面对失败始终葆有信心,相信“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白浩浩代表在校生发言

校研究生会主席、土木系博士生白浩浩与新一批“清小研”们分享了自己在清华学习生活八年的切身感悟。他表示,选择清华,意味着直面挫折将成为一种常态,意味着勇于担当将成为一种本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希望大家能够直面挫折,勇于担当,把握当下,做好小事,相信点滴积累的力量。



谭畅代表新生发言

地学系谭畅作为新生代表发言。她说,我们在最好的年纪来到了清华,而清华同样赋予了我们无限的可能。笃学力行,我们要苦练本领,汲取前行力量。突破边际,我们当勇于探索,尝试多种可能。脚踏实地,我们更应积极进取,不负青春韶华。





新生们佩戴校徽

开学典礼在全场师生整齐的校歌声中结束。







新生们在分会场参加典礼

人生新的征程正式启航,机械系博士生徐金龙难抑内心的激动:“邱勇校长鼓励我们用大我情怀引领人生,希望自己也能像郭永怀前辈一样,学成后奔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作出应有贡献,追求恒久的生命意义。”

人文学院博士生冉浩妍表示,科研的道路充满艰辛,我们需要坚定向前,偶尔也要停下来静默思考,学会与同路人交流、与师长请教。相信在一次次捶打和历练中我们会变得更加强大,在平凡中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未能到场的新生和新生亲友通过网络直播参加典礼。典礼通过人民日报客户端和微博、“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新华网、中国新闻网客户端和微博、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中国日报Facebook、中国日报Twitter、北京日报客户端、学堂在线,清华大学微博、抖音号、快手号、哔哩哔哩号、今日头条号、央视频号、百家号、微信视频号、清华大学Facebook/twitter等多家媒体及平台面向全球进行了中英文双语视频直播。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