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西安交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举行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研讨会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2021-09-03 10:03:01   339 阅读

9月1日下午,西安交通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研讨会在主楼E座714会议室举行。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定红,社科处副处长梅红,宣传部副部长梁辉,基地主任、人文学院院长李黎明,基地副主任、人文学院科研副院长王伟,基地研究员等18位专家参会。会议由李黎明主持。



会上,基地主任李黎明领学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对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从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四个方面,逐层分析领学,逐句理解领读。在解读的过程中,李黎明结合在宝鸡、安康、商洛等地实地调研的情况,用生动详实的案例让与会者更加深刻地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点任务是什么,以及政策举措的必要性。他指出,在今年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就有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选题,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立意高远、思想深邃,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是党的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根本遵循,这是基地开展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各学科教师代表发表学习体会。基地副主任王伟结合基地现有研究方向,结合讲话精神和基地多学科的特点,对可开展的研究方向提出六点建议:一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二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研究;三是立足不同学科关于中华民族史的研究;四是对中华文化开展不同维度的研究;五是关于如何推进高质量的民族工作展开调研;六是如何更好地开展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的研究和实践,并对各个方向涉及的问题和可立足的学科做了分析。

人文学院副院长、社会学教授张顺谈了学习体会,并结合人才培养工作指出,文学、艺术是文化的具体形态,人文学院具有社会学、哲学、艺术等多个一级学科,有能力在不同层面挖掘和阐述中华民族文化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方面的特点与表现。依托基地,学院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中国文化与中华民族共同体”通识课,将立足于文学、哲学、社会学、艺术等学科,多层次、多角度展示和阐述中华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引导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文学院兼职副院长、人工智能学院副教授刘剑毅指出,民族问题不像理工科问题,不能用线性、量化的方式规范和研究,它具有复杂性与现实性。民族工作的核心是稳定团结,高校每位工作者都需要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自觉。他指出,依托国家民委研究基地这一阵地,在国家民族工作会议召开的重大契机下,我们应该发挥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交叉的优势,从技术层面帮助少数民族加速信息化、智能化进程,同时继续深入在多学科、多角度、多思维方面的交叉碰撞,争取为民族工作贡献更多的研究成果。

中国语言文学副教授魏琛琳对“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有深刻理解和思考。她指出很多经典的民族文学作品具有共通性,源于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学底蕴;在我国许多民间神话中都呈现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情景,我国许多民间神话也都证明了“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个提法,如贵州的黔剧《乌卡》,就是一个充分体现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品。语言是一个民族重要的、稳定的和最明显的特征,一些民族地区方言土语的变迁,涉及族群边界的消融、融合的问题,这些都值得深入研究。

艺术史副教授熊雯老师认为,各民族都有共同的历史记忆和基因密码,如“盘古开天地”传说中龙、凤鸟、鱼等图腾,这些共同的先祖记忆,为“不同民族的祖先原为弟兄——或说四海之内皆兄弟”奠定了实证基础。站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个高度,立足于陕西的历史文化艺术本身,结合正在从事的唐代地宫研究,可以发现很多造像碑、金银器、玻璃器、乐器、石器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物证据,正如“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风”所言,这些名物中就蕴藏着民族融合的宏伟史诗。



研讨会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教师代表的发言,激发了与会各位基地专家的思考与热情,各位专家结合音乐艺术、哲学、社会学、心理学、中文等不同学科,纷纷踊跃发表学习感想,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重要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作出自己的阐释,并对可以开展的研究进行了交流。



社科处副处长梅红结合教师们的发言提出四点要求:一是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利用好学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平台,发出交大声音;二是在愈发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下,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稳定任务就是“国之大者”,应有意识地进行研究;三是在体制机制方面,学校鼓励、支持学者们研究国家所需并提供有力支持;四是基地工作要尽早谋划,主动领任务,发挥智库作用,展现西安交大学者的风采。



宣传部副部长梁辉指出,有效解决民族问题是破解国家发展的根本门槛。二十九年间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开会频次、出席人员、覆盖范围等均突显出此次会议的重要性。作为学校意识形态宣传工作的负责人,梁辉用提高站位、正本清源、立破并举、守正创新四个词总结学习体会并提出工作要求。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作为高校工作者肩负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胸怀“两个大局”,在大学打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家园的样板,引领、服务、辐射全社会。



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张定红充分肯定了这次研讨会,并在四个方面提出工作要求:一是要继续抓好理论学习,结合《同心共筑中国梦》纪录片,准确把握并理解我们党关于民族工作的一系列新理论、新提法;二是做好本职工作,落实“培育时代新人”要求,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课程思政结合,把理念变成自觉,深入挖掘、细心整合,争取产出大的教学成果。三是要“走出去”,研究与民族团结相关的工作,坚持“四个面向”,将研究与实地调研、学科发展、服务社会相结合;四是要做好研究,既要善于总结,形成示范推广的经验,也要对不合时宜的一些具体做法提出改进建议,发挥智库参谋作用。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李黎明在主持会议时总结,本次学习研讨会是共同学习、相互启发、思维碰撞的会议。我们要提高民族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命运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及国家共同体意识,结合自身学科特点,以高度的使命担当投入到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去,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进程中贡献交大人的力量和智慧!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