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西迁新传人】刘梅军: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须努力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  2021-09-01 17:05:41   415 阅读


假期一个灼热的午后,记者在材料学院仲英楼首次见到了刘梅军。与想象中一样,这是一位朴实的山东小伙,面色黝黑,身形微胖,看着有些憨憨的。记者告知来意时,他热情地下楼来迎,反倒因搭乘电梯的不同而错过了。

“我是2015年9月进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加入李长久老师领衔的涂层研究团队,师从杨冠军老师,从事防护涂层与制备技术研究。先带您到实验室看看吧……”。在短暂介绍完自己后,刘梅军便迫不及待地邀请记者参观实验室……自2015年进入团队,他已在防护涂层方向学习、工作研究了六年。立足航空、航海与能源重大需求,面向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的核心热部件防护难题,攻坚克难、突破创新,为解决国家重大需求贡献交大力量,是团队的目标,也是他坚定的理想信念!

国之所需,众志所向

“我们的工作是给高端装备穿上防护服。”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使人们记住每一位白衣天使的同时,也认识到了防护服守护白衣天使的重要性。同样,对于高端装备,尤其是在恶劣环境下服役的高端装备,其关键部件在满足服役功能需求的同时,需要抵抗腐蚀、高温、磨损冲蚀等服役环境带来的损伤破坏,单纯依靠部件材料的自身属性往往难以满足,因此,需要在部件表面涂上防护层,以提高部件的服役性能。

刘梅军所在的涂层研究团队依托金属材料强度国家重点实验室、陕西省热喷涂复合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李长久教授为带头人,在高端装备关键部件防护涂层与先进能源器件制备技术领域深耕30余年,培养了国家杰青、万人青拔、科协青托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与2位西安交通大学“十大学术新人”获得者,是一支具有军民融合特色的自主研发团队。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973、预研重点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重点项目长期支持下,形成了隔热、抗氧化、抗烧蚀、抗冲刷、阻燃、抗粘、可磨耗封严、功能薄膜材料等防护涂层、功能涂层/薄膜体系和制备与试验技术,开发了大尺寸全稳压低压等离子喷涂新装备、多工位高温防护涂层梯度热循环试验新装备等特色装备,研究成果主要支撑我国自主发展航空发动机、地面燃机等高端装备和研制大面积高效钙钛矿太阳电池、高温固体氧物燃料电池等能源器件。

“这个装备是我们团队自主开发的!我就依托这个装备开展研究……”在实验室中,刘梅军指着一个直径2米长度4.5m的“大块头”时,不免自豪地说起他们团队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用于高性能防护涂层制备的“大尺寸全稳压低压等离子喷涂”新装备,打破了国外的垄断。而他的研究就是依托这套自主装备,立足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和地面燃机核心热部件使用的热障涂层等高温防护涂层需求,开展了多级结构原材料粉末设计、多相状态气体材料输运、多种单元固体涂层沉积的全流程技术研究,发展了高隔热、长寿命障涂层等离子蒸发-物理气相沉积理论,为解决涂层长期以来防护功能与服役寿命难以兼得的涂层制备技术瓶颈难题提供了有力支撑。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启明方向,坚定梦想

追求梦想的路上,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导师杨冠军的鼓励、引导与身先为范如同启明星般指引着刘梅军前进的方向。时间回到2017年春天,博士二年级的他正经历着第一篇论文投稿被拒的焦虑,又承担了某重大项目试验产品紧急开发的任务,时间紧、任务急,令他焦虑不堪,却又找不到解决的办法。作为领路人,杨老师鼓励他一定不能气馁、方法总比困难多,不仅细心帮他梳理审稿人的问题、不断引导他对问题辩证思考的方式,而且陪他一起攻关试验产品的开发,拎着锤子亲自上阵……正是导师一次次的鼓励、引导与身先为范,他才在一次次的困难磨砺中不断成长。工作后,从事科研的道路,同样是道阻且长,常常跟随团队老师出差交流、突破项目难点的他,坦言压力很大,但受益匪浅。

2018年9月进入材料学院从事教学科研工作的他,工作3年以来,已收获了初步成绩: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等课题12项,论发表文1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并应邀作会议邀请报告3次,获全国学会优秀论文奖励6次,还兼任了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陶瓷分会青工委副主任。谈到这些进步,他坦言,离不开团队的帮助,“李长久老师传递给我们的是学高为师的风范、扎实的作风,聚焦一个问题深耕不辍,教导学生诲人不倦;杨冠军老师传递给我们的是身正为范的风度,遇到难题总是身先士卒……身在这样的一个团队,既是我的荣兴与骄傲,也是激励我不断奋斗、勇于创新的动力源泉!”看到他滔滔不绝的样子,我知道,道阻且长,他心中却坚定了方向,这份精神与梦想必将传承。

志气来源于情怀,精神来源于西迁

六十五年前,西迁老前辈从繁华的黄浦江畔响应国家号召来到渭水之滨,他们想的是国家、民族,在他们心中国家民族至上、人民利益至上。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吹不走的依旧是交大人奉献国家的志气,浇不灭的依旧是交大人服务国家的精神。“这份传承已经深深刻到我们每一位交大人的骨子里了。”

在育人方面,材料学院的范群成老师让他印象深刻。2021年4月初,刘梅军参加由学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的教师培训,最后一个环节是“试讲点评及讨论”环节,他试讲的是“材料科学基础:高分子材料”部分,范老师正好是该组的专家老师之一,被教发中心邀请来点评、指导新教师的教学培训。“我看到范老师是我们组的指导专家,心中忐忑极了,范老师主讲材料科学基础几十年,经验丰富,而且对课程精益求精。”怀着忐忑的心情,他试讲完了内容部分。“将课程思政放到试讲环节中,你是今天的第一个!”听到范老师的肯定,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概念知识的传授,不只要停留在概念的表面,我每次备课的时候都会深挖概念背后之间的联系,每一个概念、每一个知识点,在我心里都是一张网……”范老师用自己的切身经历讲述着授课经验,恨不得把毕生经验都传授给试讲的每一位年轻教师。最后,范老师说“我们上课,不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还要传递给学生家国情怀。”西迁精神的传承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却又沁人肺腑,老一辈教师对教学的严谨态度,使刘梅军他们这样的年轻人肃然起敬,老一辈教师对年轻教师的谆谆教诲,更使他们受益匪浅。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作为西迁精神的新时代传承者,年轻的交大人,正在踏着前辈们的脚步,不懈努力,为国家的发展贡献着他们的智慧与力量。

在科研方面,刘梅军来到交大的这6年,正赶上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交大再次腾飞的时刻,使刘梅军深有感触的是,科研人员立足国家需求、呕心沥血,公职人员立足岗位,尽职尽责,从科研人员到学院再到学校,小手拉大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每一个过程都有学院与学校相关部门的身影,“入职以来,我经历了博士后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申报。这期间,博管办邀请了博士后基金会专家与校内专家讲解博士后基金政策,学院邀请了科研院老师讲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指南,并且组织专家给新入职的年轻教师指导基金写作,科研院多次组织重大项目申报交流、组织专家预审,财务处与科研院等多部门的协作,新系统的上线,更是解放了科研人员,免去了诸多项目审批与财务报销的跑动。”他的话很朴实,却体现了融入到新时代交大人精髓里的西迁精神,他们自强不息、齐心协力、精诚合作,为学校的发展、国家的强盛贡献着新鲜力量。

后记

采访结束,与记者分别后,他就匆匆赶回了仲英楼,好像是还有科研任务吧。阳光依然炙热,像交大的这些年轻人一样,对科研、对教学,充满热情,对祖国,满腔赤诚。他们用拼搏和奋斗,生动诠释着青年应有的青春志气和精神风貌。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