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虎城墓
杨虎城墓位于杨虎城将军烈士陵园,是西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点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区韦曲街道办事处双竹村。
1936年杨虎城与张学良共同发动“西安事变”。1949年9月6日,杨虎城将军与次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还有“小萝卜头”一家在重庆松林坡被害,1950年迁葬于此。陵园分上下两层,上层为杨将军墓,左右为夫人谢葆贞(8岁的杨拯贵与母亲合葬)、儿子杨拯中的陵墓;下层为秘书宋绮云、徐林侠夫妇与孩子小萝卜头、副官阎继明、警卫员张醒民的陵墓。杨虎城的长子杨拯民1998年病逝后也归葬于此。杨虎城将军墓,周长约30余米,碑楼高约5米,上面精雕有人物、花卉、动物,高大宏伟,加上郁郁葱葱柏树环绕,墓周格外显得庄严肃穆,让人肃然起敬。
纪念人物
杨虎城,著名抗日爱国将领,民族英雄,陆军上将。号虎臣。1910年在家乡组织以打富济贫为宗旨的中秋会。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率会众参加陕西民军与清军作战。1912年投身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运动。1915年率众参加陕西护国军,在华县、华阴等地截击袁世凯军。次年所部被编为陕西陆军第3混成团第1营,任营长。因与张学良发动“双十二事变”,后被蒋介石迫害致死。
川陕革命根据地
川陕革命根据地
简介
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馆创建于1980年5月,原址在南郑县城关镇南大街,1990年迁往南湖湖心岛。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每年接待游客约一万人次。南郑县人民为川陕革命根据的创建,巩固和革命斗争做出了伟大贡献。2006年迁至南郑县红寺湖风景区,于 2011年3月25日向社会免费开放。是全国百家红色经典旅游景区和陕西省三大红色旅游景区之一、是川陕革命根据地在陕西唯一的纪念馆、也是陕西省国防教育基地、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党史研究教育基地、省廉政教育示范基地和省青少年教育基地。
纪念馆占地62亩,由主展馆、爱国主义教育广场、纪念碑、何挺颖烈士纪念广场共同组成,主展馆建筑面积5420平方米,展陈面积4200平方米,分为三大展区,其主要展示了川陕革命根据地陕南苏区革命活动的部分实物和图片,汇集并保护了分散于各地的、濒临泯灭的革命历史文物,反映了川陕苏区革命活动的历史全貌。已成为弘扬革命传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陕南红色旅游中心。
2016年12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2017年3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相关信息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1932年12月徐向前率领的红四方面军主力自鄂豫皖根据地战略转移,突破重围,自陕入川后在川陕边党组织和川东游击队配合下创建的,以南江,通江,巴中为中心,范围包括二十三个县政权,约六百万人口,红四方面军扩大到五个军,八万余人,1933年成立了中共川陕省委和省苏维埃政府,被毛泽东同志称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第二疆域“,南郑地下党组织积极配合红军主力开展地土地革命斗争,建立了红江县和北县两个县级苏维埃政权组织,境内留下了中共陕南特委旧址,陕南军委旧址(陈小平故居),碑坝石刻标语群,坝溪红江县第五区苏维埃政府旧址,以及陕南战役的奇袭猫儿洞,巧夺蟒蛇滩等战斗遗址,涌现了陈小平,陈浅伦等一批革命英烈。南郑县人民为川陕革命根据的创建,巩固和革命斗争做出了伟大贡献。1979年中共陕西省委决定建立川陕革命根据地南郑纪念馆,也是川陕革命根据在陕南唯一的纪念馆。该馆陈列共分为五部分:一,徐向前,李先念等革命老前辈为该馆的题词题诗共19条;二,中代陕南地下组织当年开展革命斗争的历史遗物;三,巴山游击队,红二十九军,红色交通线的活动史料;四,革命英烈生平事迹介绍;五,红四方面军在碑坝留存的石刻标语拓片。
2006年迁至南郑县红寺湖风景区,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景区基础设施项目属《2005年—2007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项目,是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也是2006年省、市、县重点建设工程。该项目由南郑县旅游局负责组织实施,由中国工程院张锦秋院士领衔、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华夏研究所进行设计,主要包括展陈馆、爱国主义教育广场、停车场及水、电、路、绿化等配套服务设施,占地150亩,总建筑面积18600平方米,总投资2124.023万元(其中中央专项资金1590万元)。项目计划建设期一年,预计2007年6月全面竣工。
川陕革命根据地是全国第二大苏区。汉中是川陕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红四、红二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二十九军在此有过长达数年的活动, 徐向前、李先念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汉中生活和战斗过。同时,汉中通往川北的著名“红色交通线”在革命战争年代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 汉中市境内留存有革命遗址、遗迹1800处, 珍贵的革命历史文物近2万件, 发展红色旅游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该项目位于汉中红寺湖景区入口处,纪念馆是整个川陕革命根据地红色经典景区中的子项,属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工程由主体建筑“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展陈馆、爱国主义教育广场、停车场及水、电、路、绿化等配套服务设施组成,项目采用了大地艺术的表现手法,将纪念馆主题建筑与红寺湖秀美的自然风光巧妙结合。工程主要包括:新建汉中市川陕革命根据地纪念馆5600m2,其中纪念馆4200m2、文物资料库1400m2;新建爱国主义广场5000m2;新建红寺湖景区步行道5.9公里、停车场8000m2以及供水供电、排水、垃圾处理等配套项目,2007年建成.。纪念馆建成后,将主要用于汇集并保护分散于各地的、濒临泯灭的革命历史文物,展示川陕苏区革命史的全貌,成为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和陕南红色旅游的中心,辐射南郑、西乡、镇巴、宁强、洋县5个红色旅游区域。同时,纪念馆建成后,将成为弘扬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的教育基地和陕南红色旅游的中心,打通陕西通往川北的:“红色交通线”连同汉中至四川、重庆、延安的旅游环线的红色旅游网络,推动汉中旅游的健康、快速发展。
延安革命旧址
延安革命旧址
简介
延安革命旧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1937年至1947年,延安一直是中共中央所在地和陕甘宁边区首府,是中国革命的指导中心和总后方,是革命圣地。延安革命旧址包括凤凰山中共中央旧址、杨家岭中共中央旧址、枣园中共中央书记处旧址、王家坪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旧址、八路军总司令部旧址、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等,以及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延安宝塔、桥儿沟鲁迅艺术文学院(六届六中全会旧址)、南泥湾、清凉山新闻出版部门旧址、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西北局、陕甘宁边区银行、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旧址等遗址。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6年9月,延安革命旧址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
建设沿革
1937年,中共中央进驻延安以后,在此召开过许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会议,制定了中国革命的正确路线和策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斗争,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向陕甘宁边区发动重点进攻,3月18日,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动撤离延安。国民党军队占领延安后,许多革命旧址遭到严重破坏,有革命旧址140多处。其中主要有凤凰山、杨家岭、枣园、王家坪、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等5处。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1年12月,延安市委四次党代会提出了“中疏外扩、上山建城,文化引领、旅游带动”战略,决定上山建设延安新城,不再与老城的革命旧址争抢地盘,将老城区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革命博物馆城。
2012年4月,延安市文物局启动了延安革命旧址群保护工程。首批实施的枣园、杨家岭、王家坪、凤凰山、西北局、清凉山、桥儿沟、宝塔山、南泥湾、抗小10处旧址保护提升项目中,西北局旧址全面完成,并建成开放。
2014年9月9日,矛盾、丁玲、冼星海、胡蛮4座单体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文物遗存
陕西延安是中国革命的红都,也是全国红色革命旧址数量最大、分布最广、规格最高的地方。全市共有革命旧址445处,遍布全市1区11县,仅市区就有168处,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党中央在延安时留存的重要旧址。延安革命遗址、瓦窑堡革命旧址、洛川会议旧址等5处18个点被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0处,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延安革命纪念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等7处被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市建有革命纪念馆9个,馆藏革命文物52807件。
西安事变纪念馆
西安事变纪念馆
基地简介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以“西安事变”重要旧址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而建立的遗址性博物馆。总占地面积9141平方米。
1982年2月23日,西安事变旧址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3年10月,成立西安事变纪念馆筹建处。
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正式建成西安事变纪念馆,并对外开放。先后被命名为全国首批百个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陕西省和西安市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红领巾实践教育基地和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
展馆简介
西安事变纪念馆是以原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的西安事变旧址改建的,是遗址性博物馆。1
982年2月23日,西安事变旧址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3年10月,成立西安事变纪念馆筹建处。
1986年12月,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正式对外开放。西安事变纪念馆馆址设在张学良公馆。“西安事变”旧址。张学良公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69号,占地面积7703平方米。院内有三幢三层砖木结构小楼及20余间平房。布设有“西安事变史实陈列”、“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生平陈列”和张学良旧居复原陈列等内容。杨虎城止园别墅位于西安市青年路117号,占地面积2331 m,主体为中西合璧风格的砖木结构三层楼房,并有平房10余间。旧址内举办有“杨虎城将军生平陈列”和杨虎城旧居复原陈列。
西安事变纪念馆在建设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多次维修保护和陈列调整,尤其是2006至2009年间,国家对其投入了大量的建设资金,纪念馆按照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建设的要求,对张学良公馆和杨虎城止园别墅旧址进行全面保护维修,对馆区环境和基础设施进行重新规划和建设,重新制作了《历史的转折——西安事变史实陈列》、《张学良公馆旧址复原陈列》等五大陈列,并于 2009年12月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全部竣工并对游客免费开放。改造后的西安事变纪念馆,在馆区环境、陈列展示和服务接待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已成为西安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重要基地 。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
基地简介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位于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秦陵镇,成立于1975年11月,原为秦始皇兵马俑筹建处,于1979年10月1日正式开馆,建于临潼县东7.5公里的骊山北麓的秦始皇帝陵兵马俑坑遗址上,西距西安37.5公里;和丽山园合称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截至2020年1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已接待海内外观众达8000多万人次。秦兵马俑地下大军先后接待观众近5000万人次,其中共接待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187批,副总统、副总理和议长506批、部长级客人1852批。 截至2020年1月,已先后建成并开放了秦俑一、三、二号坑和文物陈列厅。
目前秦俑博物馆面积已扩大到46.1公顷,拥有藏品5万余(套)件。 一号兵马俑坑内约埋藏陶俑、陶马6000件,同时还有大量的青铜兵器;二号兵马俑坑内埋藏陶俑、陶马1300余件,二号俑坑较一号俑坑的内容更丰富,兵种更齐全;三号俑坑的规模较小,坑内埋藏陶俑、陶马72件 ;陈列厅内有一、二号铜车马。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并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为首批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
历史沿革
1975年11月,陕西省文化局成立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筹备处。
1976年2月,负责筹建工作的人员陆续进入工地。6月,改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筹建处。9月,正式破土动工。
1979年9月,在一号俑坑上建起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10月,在秦兵马俑陪葬坑遗址上建立的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正式开放。
1980年5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改属陕西省文物局。
1989年9月27日,秦俑三号坑展厅开放。
1994年10月1日,秦俑二号坑展厅开放,同年环幕影院建成。
1998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决定整合秦始皇帝陵和兵马俑资源、打造世界一流博物馆。
1999年10月4日,秦始皇帝陵文物陈列厅开放。
2008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获评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
2009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取得团体考古领队资格,同时在基础上成立秦始皇帝陵博物院。 2014年12月1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门建设及广场环境改造正式动工,该项目规划建筑面积4934平方米,占地总面积约73909平方米。
2016年10月1日,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新大门及广场项目圆满竣工并开始运行。
2017年,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二、三号坑基础设施改造工程。
2020年1月,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线数字博物院。
陕西历史博物馆
陕西历史博物馆
基地简介
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首批“AAAA”级旅游景点,被誉为“古都明珠,华夏宝库”。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小寨东路91号,大雁塔西北侧。馆藏文物171.795万件(组) ,其中,一级文物762件(组),国宝级文物18件(组),其中2件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
陕西历史博物馆建筑的外观着意突出了盛唐风采,长安自古帝王都,历史上先后有周、秦、汉、隋、唐等十三个封建王朝在此建都,具有丰富的地上地下文物,形成了陕西独特的历史文化风貌。
陕西历史博物馆前身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六月成立的“陕西省历史博物馆”,1955年6月改称陕西省博物馆。1983年,根据周恩来总理生前指示,开始在现址筹建新馆,1986年夏破土动工,1991年6月20日正式建成开放,并定名现名 。馆区占地 6.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6万平方米,文物库区面积8千平方米,展厅面积1.1万平方米。馆藏文物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时间跨度长达一百多万年。文物不仅数量多、种类全,而且品位高、价值广。获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创作奖,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一流博物馆。
2008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评为国家一级博物馆,2009年被确定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2016年,陕西历史博物馆被中国文物学会、中国建筑学会评选入“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延安革命纪念馆
延安革命纪念馆
基地简介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西北延河东岸,距城1公里处,为国家AAAAA级景区。
延安革命纪念馆始建于1950年1月,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革命纪念馆之一。1954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1955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1973年6月迁往王家坪现址。展馆正门上方悬挂着红色匾牌,上有郭沫若1971年来延参观时题写的馆名。
馆藏文物有3.5万多件,历史照片5500多张,图书资料1.2万余册。其中,一、二级文物有1700余件,延安时期出版发行的报刊杂志100余种。2008年3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2016年12月,延安革命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2020年,入选“第十七届(2019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活动”的“十大精品”奖项名单。
历史沿革
1950年1月,始建于原馆址在南关交际处。
1950年7月,组建延安革命纪念馆,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最早的革命纪念馆之一。
1951年2月,文物陈列室正式对外展出。
1952年,纪念馆迁到城内凤凰山麓。
1954年,迁往杨家岭原中共中央机关旧址,定名为“延安博物馆”。
1955年,迁至城内凤凰山麓革命旧址院内,改名为“延安革命纪念馆”。
1971年,郭沫若来参观时题写馆名 。
1973年6月,迁往王家坪现址。
1997年,延安革命纪念馆被中央宣传部、民政部、人事部和文化部列入百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2002年,国家旅游局授予"AAAA"级旅游景区 。
2004年,中央宣传部、民政部、人事部、文化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集体"。
2008年3月,被国家文物局评定为国家一级博物馆 。
2009年,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主体建筑入选“新中国成立60年全国百项经典暨精品工程”。
2011年,《延安革命史》基本陈列入选“全国十大基本陈列特别奖”。
2005年,延安革命纪念馆被中宣部确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一号工程”重点建设的三个教育基地之一。
2006年10月,延安革命纪念馆原主体建筑拆除重建,并对沿袭了半个多世纪的基本陈列体系作了比较大的调整和修改。
2009年8月28日,延安革命纪念馆新馆落成并全面对外开放。
2017年12月,入选教育部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营地名单。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
基地简介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旧址在陕西省西安市北新街七贤庄。“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共产党在此设立了红军联络处,1937年9月改为八路军驻西安办事处。主要工作是:开展统一战线工作,输送进步青年去延安,为陕甘宁边区和前方转送战争物资。周恩来、朱德、刘少奇、彭德怀、叶剑英、邓小平等多次来此,并指导工作。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后,9月办事处撤回延安。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0年11月,被评为第五届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
历史背景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位于西安北新街七贤庄,自1936—1946年间,中共中央曾在这里先后设立了秘密交通站、红军联络处和国民革命军第八路驻陕办事处。七贤庄始建于1934年冬,1936年春落成,占地13600平方米,由10座“工”字形、土木结构的平房院落由西向东排列组成。借《晋书》中的“竹林七贤”而得名,由当时的文化名人成柏仁题书“七贤庄”镶嵌于庄首。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1935年10月,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医疗器械和药品十分缺乏,周恩来指派在张学良身边工作的我党联络代表刘鼎在西安设立秘密交通站。
1936年春夏之交,刘鼎来到竣工不久正待出租的七贤庄,因这里距火车站较近,考虑到向延安运输物资比较方便,于是用200块银元租下了七贤庄的一号院,在德国牙医博士温奇·冯海伯牙科诊所的掩护下,秘密交通站开始了为延安采买、转运医疗器械和通讯器材的工作。与此同时,刘鼎还请地下工作人员涂作潮在一号院地下室安装了一台由一台电子管收音机改装的电台,担负秘密通讯任务,把中共中央的声音传播到全国各地。
1936年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秘密交通站”改为半公开的“红军联络处”。
1937年2月6日,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从张学良公馆迁回七贤庄一号院,正式成立红军联络处(又称中国工农红军西北办事处)。经与顾祝同、杨虎城协商,门外挂出“国民革命军第十七路军第三十八教导队通信训练班”的牌子。由叶剑英主持工作,秘书长先后由李克农、李涛担任。主要任务是发展东北军、西北军、红军三位一体的联络团结工作,促进国共两党为核心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早日建立。
1937 年7 月7 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抗日战争开始。为了争取国民党抗日,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红军联络处改为“八路军驻陕办事处”。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办事处被迫于1946 年9 月奉命撤回延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保护这处革命旧址,于1959年在此建立纪念馆。
1988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现对外开放有七贤庄1号院旧址原状复原陈列、3号院基本陈列、4号院“伟大的女性——海伦·斯诺生平展”以及8号院“永远的丰碑——全国八路军办事处史实展”与”中国共产党西安历史展览馆“。西安“八办”建馆以来,党和国家领导人林伯渠、朱德、董必武、叶剑英、邓颖超、李瑞环、陈慕华、李铁映、曾庆红等都亲临纪念馆指导工作。七贤庄革命旧址虽然经历了半个多世纪,但楼屋依然,已成为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堂。建馆44年来,接待国内外观众近千万人次,成为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1984年对一号院主要建筑进行了大规模翻修,并加固、维修了三、四号院内的部分建筑。
直到2010年,七贤庄10个院落都已全部收回。多年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八办”的建设,对纪念馆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的作用给予了很高的荣誉。
1994年纪念馆被省委省政府授予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单位;1995年度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被国家六部委授予“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996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1997年初被中宣部命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连续八年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2] 2006年,被列入“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201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