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最好的你 最亮的星】“博士猪倌”之道阻且长,行则必至——走近勇攀科研高峰的青年教师王丹

来源:武汉轻工大学  2021-08-31 14:16:42   482 阅读

王丹,博士,讲师,动科学院2020年新引进教师,现为学校刘玉兰教授带领的“动物营养与免疫团队”成员。入职以来以第一作者在TrendsinCellBiology(IF=20.80)、NutritionResearchReviews(IF=7.80)、Metabolism-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IF=8.69),以课题组参与成员在CellDeath&Disease等国际著名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目前获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鉴定成果1项。



一盏明明灭灭的灯下,有人日夜追逐那微弱却坚定的光,在黑暗中踽踽前行;一方不起眼的办公桌边,昔日埋头苦读如今为人师表,传递着科研报国的薪火;一扇近在咫尺的门前,三过而不入,身浸实验全然忘我。白天,他是三尺讲台前的教师;晚上,他是自诩的“博士后”。追梦就像一场负重跑,在这不见尽头的赛道上,王丹背着超大号的行李,却凭着热爱与执着,努力地跑向前方。

一种情怀 甘当行业创新的“磨水盘”

“留在动科专业是我的选择,脏累差的活儿总得有人去做。”王丹这样说道。2009年,王丹考入我校的动科学院动物科学专业,入校之初因成绩排名靠前可以申请转到食品学院,但转专业的当天他就“反悔”了,又回到了动科学院,所有人都不理解唯独他很淡定。在他看来,猪粮安天下,动物科学专业虽然不好听、工作环境脏乱差,但是这个行业总得有人愿意去作贡献,基础研究也总得有人去做,这也是王丹选择这个专业的理由。2013年本科毕业后,王丹考入了华南农业大学的硕士研究生,继而又攻读了博士,师从著名动物营养学家印遇龙院士。求学漫漫,时光荏苒,未曾改变的是他一直坚持的动物科学专业。

“可能是因为情怀,我选择回到了母校。”2019年12月,从华南农业大学博士毕业的王丹舍弃了国内一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向他抛来的橄榄枝,毅然选择回到了母校。他说母校是自己理想萌芽的地方,时隔多年他仍不曾忘记母校的恩师对自己的谆谆教诲,是那样的亲切和让人怀念。他总说:“恩师是自己学习的榜样,也是今后要为之努力奋斗的方向,我希望能在母校让自己的科研理想开花结果。”

王丹从事的是目前国内外比较前沿的肠道干细胞研究,通过从猪肠道内分离一个小小细胞,然后让它变成一个肠道组织,建立一种猪“迷你小肠”的模型,来完全模拟动物体内的试验。在此基础上研究猪的肠道健康的问题,进而为如何更高质量的养猪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相较于以往采用猪作为实验研究对象,此种方式不仅大大降低了试验成本,也是对动物资源更大化的保护。

谈及科研理想,王丹说他想在基础研究领域做一些原创性、别人做不到、能被大家记得住的研究。他希望自己能触及国际前沿领域,争取在CNS发表顶刊文章,为实现我校CNS零的突破而不懈努力。虽然学校现在没有该学科的博士点,但他不抱怨、不气馁,白天他是学生的导师,晚上他是自己的“博士后”,日复一日的延续博士的学习强度和压力。他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投入足够多的精力,一定能在所从事的研究领域做出成绩,为学校申博贡献更大的智慧和力量。

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不到1年半的时间,他分别以第一作者在Trends in Cell Biology和Nutrition Research Reviews2篇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文章。研究成果也先后被国内外媒体如“热心肠日报”等在线报道。这些成绩的取得除了带给他欣慰,更多的是激励和鼓舞,他说:“未来的路还很长,我将向磨水盘一样无止境地磨砺,一如既往地努力,笃定地走向更高、更辽阔的远方。”

一种信念 誓做科学研究的“螺丝钉”

继2020年初入职后不久,王丹就赶上了2020年的疫情大爆发,作为楼栋里为数不多的青年教师之一,他白天承担起了所在家属楼40多户居民的防疫工作,晚上持续开展自己的科学研究。

“每个人一天只有24小时,如何能挤出更多的时间做科研?”这是王丹急切想解决的问题。为此他专门向前辈取经,最终他得到了一个对于他来说如获至宝的“最优解”,而在我们看来不是办法的办法,那就是尽可能压缩睡眠时间。正常人一天睡8个小时,那就把睡眠时间压缩为6个小时,节约出来的2个小时刚好用来做科研。于是在接下来的作息时间表里,每天早上6点到8点是王丹额外的科研“加餐”的时间。犯困的时候就让自己动起来,多做一些一些事务性、注意力要求没那么高的工作,渐渐地就习惯了。“年轻人少睡点没关系,就像一颗螺丝钉,想钉在某处,用点力道终究还是会成功的。”王丹总是这样轻松地说。

2020年底,他的小孩出生,而他却在小孩出生没多久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他的妻子无比心酸地说:“你对待自己的孩子都没有对待那些小猪和老鼠好。”而他只是憨憨地笑着说:“没办法,这些小猪与老鼠是我的立足之本,要是它们都没有了,那我的事业就更没着落了”。虽然家人给予了他足够多的理解和宽容,但是王丹与妻子也没少因为家庭琐事发生争执,为此他跟妻子作了一次长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他每天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和家人在一起,其余的时间他可以自己安排。

王丹说:“科研是一个内卷很厉害的领域,你不努力肯定会被别人甩很远。即使你很努力,也不一定能追赶上别人。所以只有加倍地努力,才有可能和别人齐头并进。”在漫长的科研路上,“努力”已经成了他的一种习惯,背后有不分昼夜的勤勉刻苦,有诸多不与人道的辛酸苦楚,还有无数的艰难取舍。

一种坚持 勇为教书育人的“桥头堡”

“作为一名老师,如果跟学生没有深入的交流,算不上是一位合格的老师。”为了便于学生有问题随时能找到他,他把办公点搬到了实验室,一张简单的解剖台就是他的办公桌,上面堆满了厚厚的文献。这样一来确实给予了学生更多的便利,但与此同时也给自己带来了更多的“纷扰”,正投入其中的工作往往会被学生突如其来的问题所打断,但他还是坚持这样去做。不仅如此,学生的第一次做实验,他都会亲手指导,和学生共同讨论细节以及可以改进完善的地方,直到学生能独立的进行实验;学生撰写论文,从如何查阅文献、阅读文献这样看似基础的内容,他都会不厌其烦地教学生,一遍遍的对论文提出修改意见……在他看来,老师对于学生有着“有求必应”的义务。师生之间,从试探到信赖,到最终能够交谈人生中的迷惘,这当中的每一步都有王丹全身心地付出。

“培养会思考的研究型人才”,这并不是一个青年教师热血上头讲的一句好听的空话,而是一位认真踏实的新进教师在实际育人中践行着自己对教育的深入思考。在专业教学中,王丹更多的时候不会告诉学生该做什么怎么做,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他时常对学生说:“我不需要你们像个机器人一样去做实验,只知道要加什么试剂要加多少。学位证只是一张纸,真正能让你们在社会上立足的,是你的知识储备与思维方式。”这是王丹一直秉承的教学理念。虽然对于刚入学的研究生来说,理解它有些困难,实践中也受到一些阻碍,但伴随着日复一日的积累,学生明显感受到了这种方式带来的积极效果。谈及这种教育理念的缘起,王丹说,他是这种理念的受益者,如今换作自己站在讲台上,他希望自己能真正的为学生传道受业解惑,这也是一名老师的使命所在。

学生郭俊杰说,王老师对我们很严格,课题组成员基本每天都要向他汇报交流实验进度,但同时他也很温和友善,大家有不懂的问题都会随时请教他。针对同学们的提问,他也从来没让大家失望过,他知道的定会悉心指导,如果他不太了解的也会给出好的建议,比如看谁的文章,哪个实验室做得比较好等等。“王老师是我们课题组学生公认的最厉害和勤奋的老师之一,他不仅科研厉害,还非常勤奋,每天走得比我们晚,来得比我们早,风雨无阻。不服管的学生在他的手下也都被带得服服帖帖,他就是我们大家心中的桥头堡和育人‘大神’。”郭同学笑着补充道。

“鸿鹄再高举,天地睹方圆”,把科研当作事业,贡献着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这是王丹的理想,也是他的情怀。当一颗螺丝钉,坚守科研理想;做一个磨盘,磨砺科研实力;成一位大神,践行育人根本。在他身上,彰显着青年人的志气、底气和骨气,而他也成为科研求索、教书育人征途上的一颗闪耀的新星。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