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节能宣传周】学校受邀开展安徽省公共机构碳达峰碳中和知识线上讲座

来源:安徽建筑大学  2021-08-31 10:21:26   522 阅读

8月25日,我校节能研究院孙富康老师受安徽省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处邀请,向全省各级公共机构节能工作管理人员作了一场关于《公共机构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题讲座。讲座采取线上形式,涉及公共机构碳达峰碳中和形势、政策及技术措施等内容。





今年8月23日至8月29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宣传周的主题是“节能降碳,绿色发展”,8月25日为“全国低碳日”,主题为“低碳生活,绿建未来”。此次线上讲座的召开为疫情期间安全宣传科普节能知识提供了良好途径。(作者:王业 张举;审稿:朱曙光)

知识链接:

碳达峰碳中和

碳达峰是指我国承诺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逐步降低。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物造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

对于如何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国家发改委给出六措施:

一是大力调整能源结构。推进能源体系清洁低碳发展,稳步推进水电发展,安全发展核电,加快光伏和风电发展,加快构建适应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新型电力系统,完善清洁能源消纳长效机制,推动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同时,推动能源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加快提升能源产业链智能化水平。

二是加快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化解过剩产能、优化存量产能,严格控制高耗能行业新增产能,推动钢铁、石化、化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推动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

三是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完善能源消费双控制度,严格控制能耗强度,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建立健全用能预算等管理制度,推动能源资源高效配置、高效利用。继续深入推进工业、建筑、交通、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着力提升新基建能效水平。

四是加速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更大力度推进节能低碳技术研发推广应用,加快推进规模化储能、氢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发展,推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在节能、清洁能源领域的创新融合。

五是健全低碳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完善有利于绿色低碳发展的价格、财税、金融等经济政策,推动合同能源管理、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托管等服务模式创新发展。

六是努力增加生态碳汇。加强森林资源培育,开展国土绿化行动,不断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增强草原、绿地、湖泊、湿地等自然生态系统固碳能力。

绿色建筑技术系列之海绵城市

一、海绵城市内涵: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二、海绵设施:

下凹式绿地。下沉式绿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下沉式绿地泛指具有一定调蓄容积,且用于调蓄和净化径流雨水的绿地,包括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调节塘等。狭义的下沉式绿地,主要满足以下几点:

下沉式绿地下凹深度应根据植物耐淹性能和土壤渗透性能确定,一般为100~200mm。

一般设置溢流口(如雨水口),保证暴雨时径流的溢流排放,溢流口顶部标高一般应高于绿地50~100mm。

透水铺装。室外透水地面可以降低热岛效应,调节微气候;增加场地雨水与地下水涵养,改善生态环境及强化天然降水的地下渗透能力,补充地下水量,减少因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的地面下陷;减轻排水系统负荷,以及减少雨水的尖峰径流量,改善排水状况。因此,建议增加室外透水地面面积,比如增加植草砖的应用、增加地面绿化等措施。

雨水回收系统。目前雨水回收利用主要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雨水收集,通过模块式蓄水箱收集到的雨水资源用来冲洗厕所、浇洒路面、浇灌草坪、水景补水,甚至用于循环冷却水和消防水。可以缓解目前城市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是一种开源节流的有效途径。

雨水渗透,通过蓄水池将雨水下渗,补充地下水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使淡水资源得到补充。

雨水滞留,当降雨量大过城市排水量时雨水收集模块将雨水存储,降低城市排水压力,从而提高城市排洪系统的可靠性,减少城市洪涝。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