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
基地介绍
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由重庆红岩联线于设计制做,于2005年竣工开展。该馆坐落在通江县红军广场,江泽民、胡耀邦两任总书记为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馆的整体建筑设计具明清建筑古朴典雅风格和巴蜀园林建筑之特色,这些是构成纪念馆的主体部分。2016年12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该馆建筑面积784平方米,整个建筑古朴典雅,雄伟壮丽。红四方面军总政治部旧址位于通江县城学宫,与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紧密相连。旧址学宫与通江文庙(总指挥部旧址)同年代修建,其后屡有维修,全系木结构,一进四院,保存完好,1988年1月,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红军入川五十周年之际,劈为川陕革命根据 地军史陈列馆。馆名由胡耀邦总书记题写。1988年1月,经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江泽民总书记题写了馆标。1989年1月经四川省文化厅批准更名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陈列馆”,1992年10月经中共中央宣传部批准更名为“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旧址纪念馆”。1993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题写了馆名。1995年10月,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1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5年,国家列为“全国百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和“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之一。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
基地简介
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于2004年5月24日在四川省石棉县安顺乡安顺村正式建成开馆,馆名由江泽民同志题写。展厅以弘扬红军精神为主题,分为长征、大渡河战役、红军长征过雅安、翼王悲歌、历史评述等五个部分。
历史沿革
大力弘扬红军精神,深入发掘红军文化,继承革命传统。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强渡大渡河69周年,在四川省石棉县安顺场当年渡河遗址上,举行了浓重的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开馆揭幕仪式。
建筑布局
安顺场以“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地”闻名中外,这里浓墨重彩的记载了中国近代史上两幅悲壮的历史画卷,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兵败紫打地,红军17勇士胜利强渡大渡河,这两起结局截然不同的历史事件,不仅在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更是前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安顺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于2002年5月25日奠基,2003年12月5日全面完工。
纪念馆总面积6600平方米,其中纪念馆占地2600平方米,总投资409万元。展厅以弘扬红军精神为主题,分为长征、大渡河战役、红军长征过安雅、翼王悲歌、历史评述等五个部分。
拥有馆藏228件,其中实物类73件,图片类155幅。纪念馆建筑采用唐式风格,对称布局和院落形式,内设休息、接待、展厅、办公研修区域。配套工程包括入口广场、纪念广场、雕塑广场、红军渡口、红军宣誓场。新落成的纪念馆投资400余万元,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馆内采用声、光、电多种艺术效果,把“翼王悲剧地、红军胜利场”两段截然不同的历史史实展现在游客面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安顺场中国工农红军强渡大渡河纪念馆将使安顺场逐渐成为我市又一处新的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光。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基地简介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Pan Zhi Hua the Third-tier City Construct of China)原名“四川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隶属于攀枝花市文化电视和旅游出版局,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干坝塘村,是中国面积最大、展陈最全的三线主题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全国13个省区三线建设的历史面貌。博物馆开建于2010年初,2015年正式对外免费开放,项目总投资共计3.4亿元。2018年年接待游客总量达40万人。
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占地面积59亩,建筑总面积24023平方米。馆内有7个展馆构成。据2020年4月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显示,博物馆有馆藏文物2万余件,图片3万余张,口述视频人员120人,合计口述8000分钟,视频资料3000分钟。
2017年1月10日,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被四川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授予“四川省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 ,2017年12月6日,荣获“第一批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历史沿革
2010年初,攀枝花市委、市政府启动了“三线建设博物馆”的筹建工作。
2011年4月,四川省文物局正式批复同意建设“四川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
2011年10月,三线建设博物馆展陈大纲由四川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了评审并通过。
2011年10月,四川省文物局将三线建设博物馆纳入2012年中央经费补助项目并列入国家发改委“十二五”项目库。
2012年6月,四川省发改委正式立项批复同意四川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博物馆)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2年、2013年、2014年,“三线建设博物馆”被四川省政府列为省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2013年2月,时任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靖平视察三线建设博物馆施工现场。
2014年2月,“三线建设博物馆”主体工程动工。
2014年4月,四川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机构设立,莫兴伟同志担任馆长,馆内核定事业编制14人,编外合同制用工8人(解说员)。
2014年7月,四川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展陈设计方案由四川省文物局组织专家评审组进行了评审并通过。
2014年9月,四川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主体工程基本完成,随即进入设备安装、二次装修和展陈施工交叉作业。
2015年1月,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同志为博物馆题写馆名——“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2015年2月,四川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展陈施工完成。
2015年3月3日,四川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攀枝花博物馆)建成开馆并试运营。2015年3月,时任成都军区司令员李作成参观了四川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
2016年4月11日,四川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改名为“攀枝花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
基地简介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位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是为纪念中国人民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朱德而建立的博物馆。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占地面积约27亩,建筑面积近5600平方米,展厅面积近4600平方米,分为三大展区展出朱德阅读过的书籍、使用过的手枪,以及朱德生前使用过的个人物品等。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先后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红色精品线路之一等荣誉。2020年,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
历史沿革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1979年,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经国务院批准修建。
1982年8月1日,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落成开馆。
2004年,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进行改扩建,于2006年12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
2016年,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陈列展改展,于2016年12月1日重新对外开放。
所获荣誉
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先后获得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国家国防教育基地、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全国红色精品线路之一等。
2007年5月,在”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活动“中,改扩建后的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获得”陈列精品特别奖“。
2017年5月,在”第十四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推介终评会“中,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改展后的朱德生平事迹展览获得”十大精品陈列优胜奖“。 2020年,朱德同志故居纪念馆入选“第四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名单”。
广安市邓小平故里
广安市邓小平故里旅游区
基地简介
广安市邓小平故里旅游区位于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面积3.19平方公里,是集缅怀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古镇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示、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主要景点有邓小平故居、洗砚池、翰林院子、蚕房院子、北山小学堂、清水塘、神道碑、德政坊等近20处邓小平童年及青少年时期活动场所;经中共中央批准修建的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邓小平铜像广场、邓小平缅怀馆等纪念设施;展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就的牌坊新村;展示古镇文化与建筑艺术的协兴古镇等。
广安市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先后被命名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一级园林、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廉政教育基地、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风景区;荣获四川省旅游金熊猫奖,被评选为最受老百姓喜爱的十大红色旅游景区、中国红色旅游十大影响力品牌、中国红色旅游市场游客满意十佳景区、四川省军警民共建安全文明旅游区等荣誉。
2020年2月,为致敬奋斗在抗疫一线的医护工作者,邓小平故里旅游区将从恢复开放之日起至2020年12月31日,全国医务工作者凭有效证件免费入园。
历史沿革
1951年,邓小平全家离开广安迁往重庆以后,邓小平旧居先后作过公共食堂、文化站、幼儿园、保管室。
1989年12月,设立“广安县邓小平旧居管理所”,旧居正式向游人开放;1998年,江泽民同志为“邓小平同志故居”题字;
2001年8月,经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面积为29.91平方公里的邓小平故居保护区。
2004年8月,成立邓小平纪念馆;同年12月,更名为邓小平故里管理局,负责管理和保护邓小平故里纪念园区和佛手山风景区。邓小平故里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景观多处。园内按文物维修原则修缮了邓小平故居、蚕房院子、翰林院子、德政坊、神道碑、放牛坪、清水塘、邓家老井、洗砚池、邓绍昌墓等近20处邓小平同志青少年时期的活动场所。
2004年8月13日,经中共中央批准,修建了邓小平铜像广场和邓小平故居陈列馆。
2013年2月27日,邓小平缅怀馆开工奠基仪式在邓小平故里举行。
2014年2月20日邓小平故居陈列馆闭馆改陈。改陈后的陈列馆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由序厅、三个陈列展厅、电影厅、珍藏厅等组成。
2014年07月,邓小平亲属向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和邓小平缅怀馆捐赠了一批文物和遗物,总计441件。其中包括1978年邓小平用过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证、1981年邓小平参加里根就职典礼纪念的请柬、卓琳亲自给邓小平织的毛裤、邓小平使用过的景德镇青花瓷烫酒壶等文物。
2014年6月,邓小平故居陈列馆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实景复原等展示区进行升级,陈列馆内的投影、布局、灯光等进行改造。
2014年8月18日,邓小平缅怀馆开馆。
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
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位于四川省华蓥市华蓥山景区内,分为广安代寺、观阁和伏龙武装起义等5次主要战况及战斗遗迹略图、华蓥山武装斗争史、为《新华日报》提供印刷用纸中兴造纸遗址、英雄人物介绍等9个部分。馆内陈列的枪械和生活用品、文学艺术作品、题词留言和革命诗抄等,真实记录了当年华蓥山游击队与国民党反动军警和地方武装顽强抗争的壮烈诗篇,是一个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基地简介:
华蓥山游击队纪念馆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总投资600多万元,该馆于2004年底动工修建,历时近两年建成。纪念馆有邓小平、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为革命先烈的题词,该馆共分序厅,华蓥山武装斗争史,广安代市、观阁和岳池伏龙武装起义等5次主要战况及战斗遗迹略图,英雄人物介绍,《新华日报》造纸厂遗址,永远的怀念,永远的华蓥山文学艺术作品,收录了曾经在华蓥山游击队战斗过的英烈们的题词留言和革命诗抄,真实地练习纪录了当年华蓥击队与国民党反动军警和地方武装顽强抗争的壮烈诗篇。开馆游击队等九个部分,馆内陈列有华蓥山游击队使用过的枪械、生活用品、出版发行过的华蓥山游击队斗争历程山游的当天就接待了不少游人参观,在一件件游击队员珍贵的实物前,游人们驻足良久,感慨万千。二十世纪是一个伟大的世纪,在这个世纪,旧的死亡,新的生长,在这个世纪,人类为了拯救自己,反抗强权,反抗暴力,处处都表现了最勇敢最果毅的精神,在华蓥山那艰苦卓绝的斗争岁月里,我们优秀的共产党员和游击战士,革命群众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在中华民族的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华蓥山,一座英雄的山,它与井冈山、大别山一道,将永载革命史册。
泸定桥
泸定桥(Luding Chain Bridge),又名大渡桥,是中国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泸桥镇境内的一座跨大渡河铁索桥,为泸定桥风景区的主要景观文物。 泸定桥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九月,于清康熙四十五年(1706年)四月投入使用; 于1961年3月4日被纳入中国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于2003年纳入景区管理。 泸定桥全长103.67米,宽3米,由13根锁链组成,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桥;该桥因“飞夺泸定桥”战斗而闻名中外。
基地简介:
泸定桥位于四川省泸定县大渡桥上,自清以来,为四川入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
1935年5月29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2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灭桥头守卫。
“飞夺泸定桥”,打开了红军长征北上抗日通道,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和世界史上“惊、险、奇、绝”的战争奇迹,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历史纪念地。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