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付子堂走进课堂听课 (贺明 摄)
西政网讯 9月2日上午,2019-2020学年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天,校园清新明媚,数万学子活力回“渝”。教室升级,后勤保障升级,学习劲头更升级……校园里呈现出忙碌而又充实的学习场景:三尺讲台上,老师们激情飞扬,启迪智慧;方寸课桌间,同学们意气风发,求知若渴。校长付子堂以及教务处、学生处等职能部门和各学院负责人也纷纷走进课堂,了解学生返校后的学习情况。
开学第一课提振精气神
教学现场 (贺明 摄)
课堂现场 (贺明 摄)
开学首日,校长付子堂带领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深入教学一线,随机走进本科生课堂进行听课,巡视检查新学期教学工作情况。付子堂校长走进毓才楼3306教室,与国际法学院2018级的同学一起聆听了张能全老师的《刑事诉讼法学》,并仔细做了听课记录和意见反馈。在毓才楼3206教室,民商法学院黎乃忠老师手术后尚未痊愈即赶来上课,其响亮的声音和敬业的精神,让全班人感动。
据悉,我校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研究生共开设617门课程,其中为学术型研究生开设302门课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开设315门课程。 按照课程属性划分,必修课程378门,选修课程239门;截至目前,本学期全校共开设本科生课程681门,其中必修课295门,选修课386门;新学期第一天,本科生共有122门课程开课,开课单位包括全部13个学院、人权研究院、体育部、计算机教研室等。
“厕所革命”助力后勤服务再升级
改造后的卫生间 (贺明 摄)
改造后的教职工食堂 (贺明 摄)
今年暑假学校对毓才楼、致知楼、图书馆一楼和学生活动中心卫生间全面实施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办学条件,改善师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此前,暑假施工期间,党委书记樊伟、校长付子堂、副校长张北坪等,先后来到北苑宿舍、毓才楼,丽玉致知楼、东园食堂、南苑宿舍等地,深入一线,走访慰问了暑期坚守在岗位上的后勤工作人员,并送上了防暑降温慰问品。
此外,学校还完成了北园十一舍卫生间漏水改造工程,完成1700多间毕业生房间点补粉刷、43栋学生宿舍热水增容改造、5000㎡学生宿舍吊顶改造和805间学生宿舍套装门更换,完成学工部就业服务大厅、教务处教材服务场地和教工食堂改造。
普适性智慧教室投入试运行
智慧教室 (贺明 摄)
智慧教室 (贺明 摄)
为改善学校的教学资源条件,进一步推动信息化技术教学应用平台建设,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奠定基础,今年暑假学校对博学楼的4333、4334、4420、4421、4431、4432、4518七间教室升级改造为创新型教学普适性智慧教室。
据了解,普适性智慧教室具体包含:交互触控显示系统、扩声系统、教学录播系统、无线投屏互动系统、信息网络系统、视频采集系统、物联控制系统等。教室共分为三种类型:灵活多变研讨教室、可重构研讨教室、多屏互动研讨教室。改造后所有教室均满足48人的教学场景,并且室内布局灵活、便捷,易于整理和重组,方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