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融合式教学风采】任重:融合式教学让知识开放共享

来源:清华大学  2021-08-19 11:34:30   561 阅读

经过一个学期的摸索,任重发现,原来融合式教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近期,清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任重的课程“民事诉讼法学”被评选为清华大学在线教学创新案例,并向全校推广。面对全新的融合式教学,授课老师如何从“不知所措”到“应对自如”,让我们一起来探寻。

接到新学期要进行融合式教学的任务时,任重有点儿“慌”:课程要怎么设计?学生能不能适应?遇到技术故障怎么办?一连串的问号在任重脑海中闪过。



任重“民事诉讼法学”课堂

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权利

任重介绍,“民事诉讼法学”是法学院研究生和本科高年级必修课程,每学期研究生选课人数为100人左右,课程主要讲授民事诉讼模式、基本原理和程序法律思维等内容。2020年3月,清华大学启动“未央计划”,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课程,无需参与学分考核。“民事诉讼法学”课程也加入了“未央计划”的学生,全校有250余名同学选课。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任重积极响应清华大学在线教学的号召,开始探索全线上教学和线上线下融合式教学。

2020年秋季学期,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控制后,同学们陆续返校上课,但仍有少部分同学受疫情影响无法返校。“相比于线下教学或者线上教学,融合式教学是一个全新的模式。”任重谈到,老师在线下课堂讲课,无法到校的学生则可以通过视频直播同步学习,也可以与老师实时互动,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教学,校内校外同学一个也不能少。“无论是否返校,同学们都应该获得同等的教育机会。”任重认为,融合式教学模式可为线上线下同学提供同等受教育机会,这也是在法律上和程序上维护所有同学获得同等教育权的保障。

为了避免上课时“翻车”,任重和助教们还进行了提前“演练”,模拟融合式教学课堂的全过程。任重本色出演“老师”角色,助教则饰演“学生”,模拟线上提问交流,检查调试设备。通过几次“演练”,他们提前解决了课堂中遇到的技术性问题。当然,任重的目标绝不仅仅是不“翻车”而已,他更希望通过全新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受益更多。因此,他也不断思考:融合式教学和传统线下教学、单纯线上教学等模式,究竟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我们只要把线下教学的内容搬到线上就可以?如果完全照搬,会不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为此,任重也和一些有经验的老师讨论,大家得出结论:“融合式教学不能照搬线下教学。”

探索极简主义的授课方式

“把以前的PPT拿出来照本宣科,行不通”“单纯的概念灌输,不受欢迎”“过去的一言堂不好用了”……任重意识到,对学生来说,线上学习和在课堂听课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感受。过去在课堂听老师讲45分钟,并不觉得漫长。但面对孤零零的屏幕上课,缺少了氛围感和约束力,学生很容易分心。

课程设计方面,针对融合式教学,任重设计了更加适合网络交互的课程大纲。“我们做了更多单元式的、板块式的‘极简主义’的民事诉讼教学设计,每一个板块和单元大概用时15至20分钟,这样就能够让每一位线上的同学产生非常明快的节奏感,而不会认为45分钟很漫长。”

教学模式方面,针对民事诉讼课程特点,任重摸索出“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即“重点法条+经典案例+基础理论”三个方面有机结合。“以基本法条,经典案例和基础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法条的解读,案例的进一步延伸和阐释,再到进一步理论深化和解惑,就构成了15至20分钟的一个完整的单元。”任重解释道。

培养积极有为的助教团队

“每次上课都是干货满满,原来像天书一样的知识都深深扎根在了我们心里。”清华大学法学院2019级本科生严君啸说,课程知识容量很大,有时候第一遍听起来难以完全消化。不过同学们也不必担心,因为课后有强大的助教团队为大家答疑。几乎老师所有的博士生都参与了助教工作。课后,老师和助教们总是被同学围得水泄不通,17时45分下课后经常会答疑到将近19时。老师也开放自己的邮箱让同学提问,每一封提问的邮件都能得到老师详实的回复。“即便现在已经结课大半年了,但课上的内容还是能脱口而出。”



课后答疑

刘子赫便是被同学们“围堵”提问的助教之一,他是清华大学法学院在读博士,也是“民事诉讼法学”课程助教。他发现,同学们的提问也在督促自己不断进步。“同学们可以当面或者通过微信、邮件向老师和助教团提问,由于提问往往存在共性,且多为课堂重点,助教也会每周整理同学们的问题作为课程的延伸。这种交流不仅能够给同学提供更多的帮助,也为助教团的成员提供了检验所学知识的机会,要回答疑问,自己就得先理清疑问,很多有趣的问题都能成为论文选题的方向。”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的获得感,任重组建了学习小组和助教团,发挥助教在学生和老师之间的衔接作用,以一个更小的学习单元来激励大家共同进步。这样一来,每一个同学不再是单兵作战了,而是变成了集团作战。

“助教团在融合式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重在教学中十分重视培养和发挥助教的作用,以研究生100人左右的课程为例,任重把学生分成10到20人一组,为每组学生分配一名助教,由助教带着同学交流课上留的思考题或分析讨论案例,并为同学答疑解惑。

这对助教团来说既是挑战,也是进步的机会。“你看你能不能接得住小组同学给你的提问?如果你回答得不对,可能会觉得没面子。但‘丢面子’才会让你印象深刻,你才能去认真深入地研究和补充知识点,这个过程中助教也得到了学术锻炼。”任重说。

建立开放多元的交流机制

法学课程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任重在课堂上十分注重实体程序交叉以及跨学科融合。选课的同学里有新闻专业、政治学专业等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他们在学习法律知识的同时,也能够结合本专业知识进行思考。“不同专业背景的同学一起学习,经常可以碰撞出新的灵感火花。”

例如新闻学院的同学会更关注新闻对司法的影响。在民事诉讼当中,有时一些案件正在审理中,新闻媒体就介入了,这时候新闻媒体的介入究竟对不对?如果介入应该如何把握报道的尺度?

再如政治学专业的学生,会思考司法案件对当地政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例如该如何从法律和社会的双重角度去分析杭州动物园丢豹瞒报事件?“民事诉讼不是处于真空,很多案件会直接影响到当地经济发展,这些问题我们都有必要融合多学科的背景来讨论。”任重说。

“我们在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时候,发现有很多奇思妙想,恰恰是非法学专业的同学提出来的。”任重认为,法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但同时也是开放多元的学科,在授课中应该秉持更加多元包容的态度。

面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不能因为他说的不是“法言法语”,所以回避跟他讨论,而是要尝试理解学生究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疑问。“恰恰是我们的法学和非法学的专业同学一起在线上线下交流,使得我们不仅是教学方式的融合,而是不同专业背景的融合,以及不同年龄段的师生之间的融合,因此产生了非常强的互补性,也产生了很强的化学反应。”

实际上,融合式教学打破的不仅仅是场所的限制,也打破了知识壁垒。任重坦言,“全新的教学方式,让我们不再默守陈规,可以说是教学上的一次突破。”

培养全面依法治国后备力量

全面依法治国对法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法治工作者队伍,而高校则是法学教育的重要阵地,承担着为法治中国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培养法治人才的职责和使命。

“为全面依法治国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正是我们的追求。”任重说,法学课程思政就是要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这不仅是教学的关注重点,也是教学的目标所在。他谈到,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尽快建设一支精通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后备人才,而这正是我们在做的事情。

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个案件当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任重在“民事诉讼法学”的第一课,就会抛出这样一个问题:“你们心目当中的‘正义’是什么?”同学们在思考和学习中逐渐得到答案。

“经过一学期的课程之后,我认为最大的收获是每个人的心目中树立起了对司法公正的信仰。而且他们不仅有信仰,还知道如何通过具体的裁判和法律技术实现司法公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任重说。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任重希望,能够通过课程的不断改革和突破,为实现全面依法治国,培养具有理想信念,又有实践能力的法律后备人才。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