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科学指引

来源:经济日报  2021-08-18 15:18:53   541 阅读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并将其作为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宝贵经验和实践启示,为新征程上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立足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方位

进入新发展阶段,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征、深刻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战略判断,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依据。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要实现这一崇高目标需要经历若干历史阶段。1875年,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将共产主义社会划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列宁把这两个阶段分别称为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毛泽东同志将社会主义阶段分为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和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两个阶段。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今天我们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

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跨越。

新发展阶段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的不懈奋斗,我国积累了雄厚的物质基础,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完整的产业体系、超大规模国内市场等突出优势,特别是具有显著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为我国朝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也要清醒看到,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进入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阶段,面临越来越复杂的重大风险挑战,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的严峻考验。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如果应对措施得当,发展动能转换及时到位,就能顺利完成工业化进而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必然要求。新发展理念集中回答了我们党在现代化建设中要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实现发展这个重大问题,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

新发展理念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一百年来,我们党取得的巨大成就,归根结底是人民创造的。在革命战争年代,我们依靠人民取得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靠人民,充分动员和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实现了从农业大国到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的历史性转变。历史经验反复证明,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新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它不仅反映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且体现了人民对公平正义、共同富裕的期盼,必将引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

新发展理念体现了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基本要求。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突出表现在创新能力不强、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生态环保任重道远等方面。这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相互掣肘,带来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必须下功夫切实加以解决,才能顺利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发展理念正是立足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有很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指导性。

新发展理念体现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时代要求。实现现代化是一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共同追求,也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发展理念系统回答了关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路径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很好地契合了中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适应新发展阶段内涵和条件的新变化、统筹发展和安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为我国推进现代化建设明确了方向和路径。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实现经济循环畅通无阻。保持经济循环畅通无阻是一个国家经济生存与发展壮大的前提和基础。当前,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的复杂严峻形势,为了在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惊涛骇浪中增强我们的生存力、竞争力、发展力、持续力,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行稳致远,关键是要实现经济循环畅通无阻。必须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有效供给能力,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等经济循环各环节存在的堵点和梗阻,畅通经济循环,建立自主可控、韧性较强的经济循环体系,激活内生动力和内在活力。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激发创新活力;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推进完善全国统一市场。同时,要深化改革,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的效率和水平,改善我国生产要素质量和配置水平,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稳定的国内需求是一国经济发展最为稳定、持久的动力。同时,超大规模国内市场是我国应对外部环境复杂变化的底气所在。要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增强我国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在合理引导消费、储蓄、投资等方面进行有效制度安排,增加居民收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优化投资结构,提高投资效率,改革投融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投资内生持续增长机制。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强需求侧管理,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协调发展,使国内市场规模更加巨大、体系更加完善、运行更加高效、开放性更高、持续发展动力更加强劲。

以科技自立自强为战略支撑,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彪炳史册的辉煌成就,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发挥创新第一动力作用,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顺应世界先进生产力发展趋势,牢牢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历史机遇,着力推动自主创新,突破产业瓶颈,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加快推进制造强国、质量强国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关系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国家强盛的必由之路。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需求条件、要素条件和潜在增长率发生重要变化,只有大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为增强人民福祉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只有大力提高发展质量,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顺利实现现代化。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走向共同富裕的坚实基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实现共同富裕有利于扩大内需、形成强大国内市场,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主要着力点,必须把实现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必须提高劳动生产率,做大做好“蛋糕”。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不断创造新的产业、新的需求、新的就业岗位,持续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让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有更多的获得感。同时,要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优化收入分配结构,把“蛋糕”分好,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是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国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生态环境明显改善,但生态环保仍然任重道远,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任务艰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必须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推动能源体系转换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进能源革命,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深入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服务业繁荣发展。要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质量保护,让绿水青山造福人民、泽被子孙。

总之,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是由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决定的,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时代特征,体现了科学性与人民性、长远战略性与现实针对性的高度统一,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