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罗素
彼得·罗素,加拿大籍建筑师、教育家,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未来人居研究院(iFHH)院长。在建筑学教育方面具有丰富的行政管理经验,曾任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院长、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建筑与建筑环境学院院长,致力于推动建筑学教学的发展。
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是彼得·罗素教授从小的梦想。如今,彼得·罗素在建筑领域已颇有建树,但对于科学探索仍从未放慢脚步,多年来积极参与中国合作项目,他曾带领团队设计、开发和运营互动城市游戏并在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德国馆展出。
来到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彼得·罗素,充满热情、难掩激动,还伴着午间校园广播台播放的音乐,在长廊中兴奋地跳起了舞。这位如少年般的外籍教授,带着他与建筑设计学的故事和对未来人居研究院的期望,来到了清华,来到了深圳。
高虹(左)为彼得·罗素颁发聘书
2020年12月2日,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举行未来人居研究院(下称“研究院”,英文名称:Institute of Future Human Habitats,英文简称:iFHH)院长聘任仪式,彼得·罗素(Peter Russell)教授受聘为院长。
研究院依托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设,基于21世纪建筑学与多个相关学科的交叉,关注未来人类聚居空间的前沿性问题,以创新性设计思维及设计能力的培养为目标,致力于构思和创造更加智能和可持续的建成环境。未来人居学科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机遇和深圳城市建设的实践优势,集聚全球顶尖人才,融合先进技术和前沿思想,面向未来人居关键问题,开展探索性实践。
未来人居作为深圳国际研究生院一个全新的学科领域,研究院带着怎样的使命和要求进行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研究院为何选择扎根深圳,深圳从哪些方面为该学科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契机与保障?同时,研究院如何接轨国际,进一步走向世界?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对研究院院长彼得·罗素教授进行了专访。
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记者:您最初是如何与建筑学结缘的?
彼得·罗素:我从记事开始就对建筑就有着浓厚的兴趣,楼宇的构造、城镇的面貌,美轮美奂,无不深深吸引着我。在我的脑海里,一次又一次地构建出多彩的图画。
上世纪七十年代,虽然计算机的运用尚未得到充分普及,但我当时就有一种预感,在未来,计算机一定对我的学习深造乃至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学习建筑业光靠人类的双手是远远不够的,只有计算机才能帮助我们进行数据分析和模型构建,帮助建筑行业在应用领域实现质的飞跃。也正是计算机带来的科技社会变革,让我对于这一行业的热情从未褪减,个人的热爱与科技的进步一起鼓舞着我在建筑行业不断精耕细作。
2021年3月26日,校长邱勇(中)出席清华大学长聘教授(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聘任仪式并为受聘教授颁发聘书(左二为彼得·罗素)
当开放融合的校园遇上“拥抱未来”的鹏城
记者:您在欧洲有多年的建筑学教育经验,是何种因素促成了您选择来到深圳带领这一全新的学科团队?立足深圳,研究院将如何推动学科建设和交叉融合?
彼得·罗素:未来人居学科的研究不只是建筑师的工作,这是一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想要全面地进行未来人居研究,学生要建立横向思维,了解我们的生活与各个领域的关系,比如生物、能源、信息科技等。这也十分符合深圳国际研究生院的办学特色和整个大湾区的发展需要,做研究一定要促进学科之间的交流合作。
我从2006年起就到访过中国,这么多年来,我见证了这个国家迅猛的变化与发展。而深圳正是从事未来人居研究的绝佳之地。如果要用一个词语形容我对深圳的印象,我想说这是一座“拥抱未来”的城市。
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飞速发展的信息科技。在这里生活,只要带着手机,许多问题只要“扫一扫”就可以轻松解决。更重要的是,深圳市政府对于可持续发展的重视和贯彻施行的效率是许多发达国家和城市都无法比拟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电动汽车的普及。许多欧洲国家和地区也曾提出机动车电动化的相关政策,但要真正付诸实现却没那么容易和高效。而深圳不同,政府推行相关政策的效率非常高,深圳人民也充满干劲。截至2020年,深圳已有了一万六千多辆电动公交车和二万二千多辆电动出租车。
除此之外,深圳的绿化环境、高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以及近年来深圳大力支持高等教育建设,无不在给未来人居领域的研究学习提供良好的自然和科研环境,同时也让深圳这座城市真正成为“未来人居”之典范。这样一座创新之城可谓当之无愧地走在了未来人居的前端,真正做到了“拥抱未来”,是进行未来人居研究的不二选择。
未来,我希望通过开展更多的国际合作,助力深圳国际研究生院进一步迈向世界一流国际研究生院的目标,助力深圳成为更加国际化、更具影响力的城市,与师生们以及海内外合作院校、机构一同努力,共谱21世纪建筑学教育蓝图。
学生们的必修课:遵从本心
记者:能否介绍一下目前未来人居研究院的学生情况,以及您对研究院未来人才培养的期望?
彼得·罗素:未来人居研究院的首批学生有23名,他们来自中国的19个城市,来自不同的背景和专业领域,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在我眼中,他们是一群真正的勇敢者。面对全新的城市和全新的学科,他们毅然接受了挑战,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无论是清华还是深圳,乃至整个国家,都需要这样鲜活热情、富有想法、敢为人先的年轻人,能为学科的发展注入更多新鲜血液。
许多年轻学子都会面临“我是谁”“我想要什么”这类关于人生规划的疑问,但我从不认为中国学生对此没有自己的想法。特别是我眼中的清华学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热情和志向所在,我能看出他们内心都有自己的目标和要求,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们要做的只是面对自己的心之所向,更纯粹、更坚持一点,少一点对外界的顾虑与迟疑,就像未来人居研究院的首批学生一样,勇敢挑战,坦诚于己,这也是我在培养和引导学生时很注重的问题。比起如何成为一名建筑设计师,学生更要主动思考的是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是不是在做着自己喜欢的事。如何遵从本心,对自己诚实,是我要给学生上的重要一课。
彼得·罗素接受采访
戴上“铁指环”,力量与责任并存
记者:您对学院以及未来人居研究院的未来发展有什么期望?
彼得·罗素:我认为深圳国际研究生院是个能给予学生“安全感”的地方,这里拥有极大的学术和科研潜力,让他们更加相信自己的选择没有错。
在加拿大,工程界的大学毕业生都会参加隆重的“工程师冠名典礼”(The Ritual of the Calling of an Engineer),这对他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仪式,他们会在典礼中学习自己未来在工程界工作的义务,宣读誓言后将得到一枚铁指环(The Iron Ring),并要求他们佩戴在自己惯用工作手上。铁指环象征着工程师对这份职业的道德承诺,其寓意在于时刻警醒毕业生在工程界工作的义务,要铭记使命,在工作中保持高标准的职业操守。同时,铁也是力量的象征,表示着建筑工程师们力量与责任并存,这其实跟清华的校训和校风非常相近,清华人对待事物非常严谨和勤奋。
我对未来人居学科未来的发展有着充分的信心,我将与这批充满热情与勇气的青年学子们一起学习,希望看到背景各异的我们在未来碰撞出更多绚烂的火花。
后记
采访的最后,彼得·罗素放下了手中的咖啡杯,微笑着望向窗外的学术文化长廊。他也在深深期盼着,未来人居研究院首批学子毕业典礼那一天,每个人都能戴上属于自己的“铁指环”,带着深圳的创新风貌,怀着清华人的精神担当,积极投身到未来人居的工作中。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