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亚洲水塔区水循环动态监测与模拟研讨会在兰召开

来源:兰州大学  2019-08-21 15:22:36   754 阅读




8月11日-8月13日,由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暨兰州大学西部灾害与环境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承办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亚洲水塔区水循环动态监测与模拟研讨会”在飞天大酒店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兰州大学等多个单位30余位学者参会。



会议由国际光学工程协会会士、美国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美国电磁工程院院士、中科院遥感所施建成研究员介绍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任务二专题6项目的总体情况,传达本次科考任务的目标和要求。随后,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择优入选者、中国科学院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水循环遥感研究室主任贾立研究员介绍了子专题一“亚洲水塔区能量与水循环关键要素遥感动态监测”的内容;南京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汤建平教授介绍了子课题二“青藏高原区域气候-陆面模式模拟”的基本情况,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教授,中科院青藏高原卓越中心特聘研究员、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阳坤教授介绍了区域高分辨率模拟和地表大气再分析的工作;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大气科学和地球流体力学数值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副主任、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学术委员会委员谢正辉教授介绍了子专题三“青藏高原地表水和地下水模拟”的基本情况。

会议期间,参会学者还分别介绍了关于青藏高原辐射、反照率、积雪面积、雪水当量、地表蒸散发等内容的遥感反演方法,以及微物理过程、降水、大气模式区域再分析以及陆面模式改进,大尺度陆地水和地下水储量变化的卫星重力监测以及亚洲水塔区地下水数值模拟和数据同化等内容。李广博士代表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风吹雪研究小组介绍了拟开展的青藏高原复杂地形上积雪分布时空演化的研究计划和已有的工作基础。

德国科隆大学地球物理与气象学研究所终身教授,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邵亚平教授作了题为《区域尺度水文模拟》的报告,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在构建区域大气-陆面耦合模式及提高模拟精度等方面的工作方法和经验,为开展亚洲水塔区水循环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建议和借鉴。



经过讨论交流,会议圆满地完成了既定目标,明确了各自的研究目标和科考任务,厘清了各自之间的关系和需求,增强了力学、遥感、大气以及水文等多个研究领域的交流,为加深学科交叉研究、增进联合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和平台。会议期间还讨论了野外考察方案,兰州大学风雪研究小组中5-6位成员将加入今年九月拉萨-日喀则-那曲-阿里地区降水-土壤温湿度-积雪观测综合科学考察。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