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近二十年发展,开放获取(Open Access)已经成为全球运动。随着开放获取的不断深化推进,学术成果的开放存储、开放出版、预印本平台和机构知识库等已成为新形势下图书情报工作者所必须全面了解和熟练掌握的知识技能。2021年7月13日至15日,由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长三角高校图书馆联盟主办,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上海交大图书馆-江苏嘉图”未来图书馆智慧服务联合研发中心承办的第二期开放获取专员研讨会在上海交通大学包玉刚图书馆举办。
7月13日上午举行开幕式,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主任彭以祺和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李新碗分别致辞。彭以祺指出,新时代下要充分认识开放获取的重大意义,特别是开放获取在疫情期间发挥的重要作用。相关部门针对科技资源的开放共享已经采取多种措施,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已成为科技发展的主流。希望参会学员们通过学习,能够收获满满,增进交流了解、加强合作,共同推进我国开放获取工作。李新碗指出,文献资源对大学的影响和意义体现了一个学校的高度和视野,要抓住开放获取带来的机遇,重视开放获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使图书馆在新型学术交流环境中发挥更大作用。同时也希望参加培训的学员们利用好本次学习机会,多学习、多思考、多交流。开幕式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文献服务部主任赵艳主持。
会议包含“开放获取政策与开放出版转换实施机制”“我国高校图书馆开放出版转换实践与可持续性”“出版商的开放出版转换方案与实践”“开放存储与预印本的有效实施和可持续运营”“中国开放获取面临的瓶颈与可能突破”“实践模拟开放获取的应对之道”6个不同维度的培训主题,安排15场专题报告,邀请来自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科技大学的16位授课专家进行细致讲解,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等35家国内高校和重点科研院所图书馆的业务骨干受邀参加本次研讨会。
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专项任务部主任郑建程介绍我国在科技部领导下参加SCOAP3、签署OA2020意向书、Berlin 14共同表态以及跟踪、宣传推动开放获取实践与发展的相关情况。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赵艳从开放出版转换“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等角度分析文献订购费转为开放出版费的挑战与实施路径。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赵昆华以中科院OA出版支持方案的背景、历程、设计和实践为例,剖析了开放出版资助政策与期刊遴选机制。该专题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郭晶主持。
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郭晶从开放获取的发展脉络与趋势,需要关注的新形势与跨行业比较,分析开放获取转换协议对利益相关方尤其是图书馆的影响,介绍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代表我国高校数字资源采购联盟(DRAA)签署第一份开放获取转换协议的实践探索,并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放获取应对策略。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申雅琪介绍了开放出版转换协议整体情况,并从国家、机构、出版集团角度解析开放出版转换协议典型案例,提出对我国开发出版转换协议的启示。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张轶华讲解了WOS发文与OA出版的数据测算方法,介绍了我国开放获取(OA)成本并进行转换可行性分析。该专题由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郑建程主持。
牛津大学出版社大中华区电子产品客户经理齐麟、剑桥大学出版社亚洲区学术总裁潘群、Springer Nature客户经理郭洋、Wiley战略发展和生命与社会科学总监吴燕分别详细介绍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Springer Nature和Wiley四家出版单位的开放出版转换方案和实践。该专题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赵昆华主持。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数据中心主任祝忠明首先介绍了机构知识库发展现状,从“四低”、“两内”探讨了机构知识库实施的问题,分析机构知识库发展面临的新趋势与挑战,并从政策、内容、服务、平台等角度提出对策和建议。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潘卫和情报研究部数据主管杨昭讲解了机构知识库与数字校园建设定位、策略与可持续发展。结合建设实践案例对10个现实问题展开解答,提出了图书馆主导、以数据服务为核心、保证数据权威、动态维护等可持续策略。上海科技大学图书信息中心副主任孙小影以上海科技大学知识管理系统(KMS)为例,分析面向知识分析与决策的知识管理系统建设,介绍KMS服务环境、建设目标与理念、架构与功能、科研发展和智能决策服务以及未来的展望。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刘静羽介绍了预印本在开放学术交流体系中的角色与存在的问题,以ChinaXiv为例分析预印本平台与服务建设并提出发展思考。该专题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副馆长董笑菊主持。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上海科技大学图书信息中心主任张晓林从开放获取的中国机遇、中国挑战和中国行动深度分析了中国开放获取的瓶颈问题与政策建议,呼吁相关行业及科研人员要充分重视开放获取发展大趋势,使之成为开放科学环境下科技创新的推动力。该专题由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馆长李新碗主持。
为加强研讨实效,会议还设计了六个分组研讨专题。与会人员分为6个小组,根据所学内容开展实战模拟,就开放出版转换方案和开放获取未来发展,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案例对比和数据测算,并结合各自机构的具体情况开展可行性评估,提出实际问题及对策建议。各组学员热烈讨论直到深夜,并在结业汇报时给予了内容丰富、逻辑缜密、观点鲜明的成果展示。报告专家对小组汇报情况进行点评并与学员互动讨论。
最后,张晓林作总结发言,对本次研讨会予以充分肯定,同时指出,我国开放获取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面对全球开放出版转换形势,我国必须坚持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坚持维护科技大国对全球知识贡献率的优势地位,坚持发挥图书馆在新型知识传播机制中的重要作用,着力解决我国知识获取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并呼吁各机构凝聚共识、齐心聚力、团结协作,共同为推进我国开放获取发展而奋进。
本次会议围绕国内外备受关注的开放获取政策制定落实、开放出版转换经济成本评估与权益管理、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开放获取服务创新等问题,进行知识讲授、案例剖析和实践模拟,专家报告内容全面、清晰、系统,研讨沟通深入热烈,进一步提升图书情报工作者开放获取方面的综合素养和业务能力。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