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坚定文化自信 精彩精神生活——从“文化更加繁荣”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来源:新华社  2021-07-16 14:22:15   435 阅读

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从每年数亿人次打卡博物馆、非遗走红到三星堆考古引发世界关注,从红色旅游升温到《山海情》《觉醒年代》《我和我的祖国》等主旋律影视剧“圈粉”年轻一代,从红火的乡村文化大院到城镇密布的图书馆、博物馆……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获的不仅是物质文明的胜利,更是精神文明的成长、人民精神力量的增强,包括文化建设在内的“五位一体”高质量发展汇聚成百姓全方位的幸福感、获得感。

把最好的精神食粮奉献给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成果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文化人、培根铸魂。小康中国,正以更昂扬的文化自信走在大路上。

服务美好生活,弘扬时代新风

在东莞图书馆,有一支志愿者服务队让人印象深刻,他们默默地在读者身边提供服务,其中大部分都是外来打工者:电工、保安、厨师……职业身份五花八门。

“想起这些年的生活,最好的地方就是图书馆了。”疫情期间,一位农民工手写留言深情告白东莞图书馆,感动亿万网友。

城市里的公共图书馆如同一座座灯塔,照亮人们的精神和灵魂。

铺展开新时代的宏阔画卷,处处闪现着这样的动人细节。

数字跃升,见证“文化小康”的坚实步伐——

时间之钟拨回到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极其短缺。1949年,我国公共图书馆数量为55个,博物馆数量仅21个。

70多年的持续努力,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20年末,全国共有公共图书馆3212个,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美术馆和5214家博物馆免费开放,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

来看文化产业“十三五”以来的成绩单:2015年至2019年,全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从2.7万亿元增长到超过4.4万亿元,年均增速接近13%,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95%上升到4.5%。

让我们将时间的纵深拉长:1979年广州东方宾馆开设国内第一家音乐茶座,成为新中国文化市场兴起标志;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厘清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关系,双轮驱动的文化体制改革拉开序幕;进入新时代,文化产业稳步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我国文化产业发展足迹描绘出一条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上升曲线。

风貌焕然,标注“文化小康”的丰硕成果——

在陕西安康,新民风建设引领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创新发展,几年来摆酒席减少三分之二,“人情份子”下降七成;在福建福安,旧民居变身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课堂”;在甘肃金昌,“好婆媳、好邻里点赞”“分餐夹”等文明实践推动完善村规民约、倡导文明风尚……

赋能美好生活,弘扬时代新风。近年来,结合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动乡村振兴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各地加快打通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全国累计建成村级文化中心57万多个。甘肃“乡村大舞台”、湖南攸县“门前三小”(小广场、小书屋、小讲堂)等创新实践接地气、旺人气、正风气,广受群众好评。

随着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逐步建立,公共数字文化服务能力也大幅提升,提供“菜单式”“预约式”服务成为常态。据统计,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各地博物馆推出2000余个线上展览,吸引超50亿人次浏览,让“云生活”演绎出别样精彩。

提振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

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觉醒年代》掀起年轻人追剧热潮,陈独秀的扮演者于和伟喜提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男主角”;对口扶贫题材电视剧《山海情》从“出圈”迈向“出海”,在国际市场获得肯定,先睹为快的海外观众纷纷点赞……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放眼新时代的中国,文化事业、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文明之花处处绽放。用文化提振精神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形塑亿万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改革开放之初我国每年出版图书1.5万种,如今每年出版图书约50万种。特别是近年来,更是涌现出一大批富有时代精神的‘中国好书’。”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柳斌杰说,“书荒”到“书海”的跨越,见证了国家发展、时代进步,也进一步满足了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

围绕建党百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科技强国、抗击疫情等主题,全国国有文艺院团复排、创排了数千部优秀革命历史题材、现实题材作品。从民族歌剧《白毛女》、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到话剧《人民至上》、彩调剧《新刘三姐》,再到福州伬艺《血色鸡角弄》、莱派尔《有事就找咱书记》,一大批反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舞台艺术精品,记录历史伟业,激发革命斗志,鼓舞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从“有没有、缺不缺”到“好不好、精不精”,新时代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发生了深刻转变。提升文化内涵、为精神“补钙”的文化旅游休闲活动备受青睐。

2018年4月8日,新组建的文化和旅游部正式挂牌。“诗和远方终于在一起了!”这一改革实招戳中人们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数据显示,国内游人数从2011年的26.41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60.06亿人次。与此同时,红色旅游热度逐年攀升,从2004年到2019年,每年参与红色旅游的人次从1.4亿增长到14.1亿。

2021年5月31日,文化和旅游部联合中央宣传部等推出“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沿着中华大地的“红色版图”,人们追寻红色记忆,感悟初心使命。

坚定文化自信,激发创新活力

古老的紫禁城外,身着雅致汉服的年轻人排起长队,构成一道颇具“穿越感”的独特风景。在这些“90后”“00后”眼中,这座600多岁的皇家宫殿是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网红”。

从“紫禁城里过大年”到赏灯“上元之夜”,再到“丹宸永固——紫禁城建成六百年”大展,故宫正以新创意创造着新价值。

“保护文化遗产,真正的目的是传承,让文化遗产成为促进社会进步、增强文化自信的基石。”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单霁翔说。

从1987年长城、故宫等成为我国首批入选的世界遗产,到如今以55项世界遗产位居世界前列;从2002年启动“抢救和保护中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工程,到我国42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册)居世界第一,我们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之路。

推动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才能赓续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2017年春节前夕,中办、国办出台《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首次以中央文件形式专题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作。4年多来,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更多地融入生产生活各方面、国民教育各领域,滋养精神根脉、点亮小康生活。

抓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等契机,各地因地制宜举办一系列接地气、有生气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许多曾热衷过“洋节”的年轻人领略到传统节日的魅力。与此同时,戏曲进校园、进乡村让学戏、懂戏、爱戏的人越来越多,节令饮食、中医养生、传统体育渐成时尚。

螺蛳粉近日火了!这次,它晋级成了国家级非遗。6月10日,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共185项公布,柳州螺蛳粉制作技艺等上榜。

百姓小手艺,致富大产业。柳州螺蛳粉已发展成为面向全国的特色产业,带动了养殖、种植、加工以及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在解决就业、脱贫致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全国很多地方,传统手艺正转化为脱贫生产力。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有关部门支持各地设立各级非遗扶贫就业工坊超过2000家,带动数十万人就业增收。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以文化焕发出的内生动力,凝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精神力量。中华文化所蕴含的文明价值导向,滋养新时代、照亮复兴路。

【免责申明】本专题图片均来源于学校官网或互联网,若有侵权请联系400-0815-589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