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基地介绍
中国共产党走过近百年艰苦奋斗的岁月,重温党史,峥嵘岁月历历在目,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故事在历史遗迹中焕发出新的活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一次,不妨让我们再一次踏上红色之旅,回看历史,体悟那份初心!
从农讲所站出来,走到中山四路42号,可以看到一组红墙黄瓦、古朴庄重的建筑群,由棂星门、泮池拱桥、大成门、大成殿、崇圣殿等组成,两边有庑廊等宏大建筑。
地点:广东省广州市中山四路42号
中心问题
1926年9月1日,毛泽东为《农民问题丛刊》写了序言《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提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为了大力配合北伐战争,领导和发动全国各地农民运动,毛泽东一方面积极从事第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工作,大力培养农民运动的骨干;另一方面广泛搜集有关农民运动的资料,编辑出版《农民问题丛刊》,并为此写了序言。在序言中,毛泽东全面地总结了中共成立以来从事农民运动的经验,特别是彭湃领导广东海陆丰农民运动的经验,深刻论证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他明确指出: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还指出:经济落后半殖民地的农村封建阶级,乃是国内统治阶级和国外帝国主义之唯一坚实的基础,不动摇这个基础,便万万不能动摇这个基础的上层建筑物。他又说:"建立联合战线"。因此,中国革命的形式只是这样:不是帝国主义军阀的基础 一 土豪劣绅贪官污吏镇压农民,便是革命势力的基础 一 农民起来镇压土豪劣绅贪官污吏。中国的革命只有这一种形式,没有第二种形式。
创办
农民运动讲习所最初创办于1924年7月,是在共产党人彭湃等人倡议下,经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而开办的培训农运干部的学校。从1924年7月至1926年9月,共举办了6期,培养农运干部800多名。其中,毛泽东同志举办的是第6期,即最后的一期。毛泽东任所长,肖楚女、彭湃、周恩来、恽代英、李立三、阮啸仙等著名的共产党人担任教员。这一期培训全国各地农民运动的骨干300余人。当时这里的学习、工作、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学宫大成门左右两侧分别用杉木板隔成教务部、值星室、庶务部,东耳房是毛泽东的办公室兼卧室,西耳房是图书室,大成殿是课堂,崇圣殿正间为膳堂,东面为军事训练部,前院两庑和后院两廊均是学员宿舍。
对外开放
1957年8月1日,经整修后的农讲所旧址纪念馆正式对外开放,全馆面积包括现广州图书馆馆址,约为2万平方米。修复了当年的课室、膳堂、学员宿舍、教务部、值星室等。
馆内陈列着一至六届农讲所史料以及农讲所证章、学员笔记、《农民问题丛刊》等珍贵文物。农讲所是为适应蓬勃发展的农民运动形势而创办的。首期由彭湃任主任,一、二期在越秀南路原“惠州会馆”举办。三至五期在中山三路东皋大道1号(今中山三路永兴街6号)举办。六期人数最多,故移至现址开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