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桂林理工大学 > 红色基地

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_红色培训基地

基地照片

基地介绍:

微信截图_20210524134338.png

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

基地简介

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始建于1961年,原名“南宁佛子岭革命公墓”。1974年更名为“南宁革命陵园”,1986年9月正式被定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园名由邓小平亲自题写。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1995年12月,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命名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5年11月20日,被确定为第三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

组成部分

烈士陵园占地2400多亩,由纪念雕塑园,广西革命纪念馆和抗战、解放、和平纪念景区共三部分组成。纪念雕塑园纪念雕塑园由各个革命历史时期无名英烈的雕塑和雕塑园中心纪念广场组成。雕塑园中心纪念广场耸立着高12.11米,宽40米的花岗岩纪念群雕。群雕气势雄伟,生动地再现了邓小平领导百色起义、龙州起义时的光辉形象。 整座纪念雕塑园的纪念碑采用灰白花岗岩雕刻,于2002年1月兴建,2003年11月7日落成。广西革命纪念馆广西革命纪念馆是一幢外观设计肃穆、典雅的两层仿古建筑,始建于1978年,总面积5600平方米,共有21个展室,通过陈列的800多幅历史照片、翔实的文字资料和150多件文物,记录了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广西革命先烈生前的奋斗历程和丰功伟绩。走进纪念馆,在宽敞明亮的展室里缓缓而行,人们透过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和一件件印满岁月痕迹的历史文物,仿佛看到自辛亥革命以来,广西人民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长卷。

1934年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中央红军6万多人突破国民党军在赣、粤、湘边设置的三道封锁线后,进入桂北地区的湘江边,蒋介石调遣30万重兵,前堵后追,企图消灭红军于湘江东岸。红军指战员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敌人展开殊死战斗。经过7天奋战,中央红军终于突破敌重兵设防的第四道封锁线,以伤亡3万多人的代价,胜利渡过湘江,粉碎了蒋介石围歼红军的企图。这就是红军长征中极其重要的湘江战役。从馆内珍贵的史料中,人们仿佛看到当年革命先烈为了广西的解放和新中国的建立,前仆后继的壮烈场面。

微信截图_20210524134347.png

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当时在广西的共产党员雷沛涛、罗如川、高孤雁等共产党员、共青团员和革命志士被捕入狱。他们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和严刑拷打,大义凛然,慷慨就义。在整个抗美援朝战争中,共有3000多名广西籍的志愿军官兵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他们所表现出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馆内陈列着已故老将军、老红军、老干部的生平事迹,他们每个人都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奋斗了终生。在他们身上,闪耀着老一辈革命者艰苦奋斗、不怕牺牲的革命精神。抗战、解放、和平三大纪念景区在烈士陵园内的最高处,是抗战、解放、和平三大纪念景区。一组组形象生动的纪念群雕、一座座肃穆的石碑,既是对于历史的生动再现,也蕴含着后人对英烈的敬仰和深切的缅怀之情。园内旅游休闲景点烈士陵园的环境经过美化、绿化、亮化,山青、水绿。使花园、草地、小桥、水榭、凉亭,构成了一座既有古典幽雅,又具现代气息的园林,更好地烘托了纪念雕塑园的主题。2003年6月新建了雕塑园大门,烈士陵园初步实现了走陵园公园化的发展目标。

园内主要旅游休闲景点有:中心广场;人工湖风景区;中央山顶亭廊;仙子湖;九曲桥。中心广场位于陵园中部,背靠佛子岭,面向南宁市区,总占地面积2万多平方米,场地开阔,四周铺设草皮,种有桃花、柏树等,是各界群众参观瞻仰最为集中的地方。人工湖风景区主要有风雨桥、树桩盘景园、民族风情村等景点。游览区内有湖水清澈的人工湖、横跨人工湖的风雨桥,构造精巧,民族风情浓郁,与湖光山色相映成趣。节时假日、游览的、野炊的、钓鱼的都有能在这里感受到大自然的乐趣,流连忘返。

仙子湖修建于2000年,湖中有一尊汉白玉石料雕刻而成的“仙女”塑像,圆形底座上三位仙女似散花状,整座石雕呈乳白色;同时,一座与杭州西湖“断桥”相似的汉白玉拱桥,并修筑坝栏,把湖水分成上下两个部分。九曲桥建于2001年5月,在位于大道的右侧池塘内,汉白玉石材料,整座桥共修建了九个九十度湾,故取名九曲桥。中央山顶亭廊1988年,烈士陵园投资40多万元,在山顶景区旁边建成了以中央山顶亭廊为主的三个凉亭,这三个凉亭错落在雕塑群和松林之间,形成一个和谐优美整体。

电话咨询 24h 获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