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西南财经大学 > 红色基地

苍溪红军渡_四川红色培训基地

基地照片

基地介绍:

苍溪红军渡纪念馆是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遗址。红军渡原名塔山湾渡口,是红四方面军长征出发地,在距苍溪县城3公里处的塔子山下,国道212线从渡口之上贯穿而过。塔子山山高林密,前山陡峭,居高临下,后山低缓,叶茂林深。塔山湾渡口滩头平坦、开阔,水流缓慢。

2016年12月,苍溪红军渡纪念馆被列入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纪念馆所在地简介

苍溪,地处四川盆地北缘,秦巴山脉南麓,嘉陵江中游,东连巴中,西通绵阳,南临南充,北接广元,幅员面积2330平方公里,隶属四川广元行政区,辖39个乡(镇),621个行政村,总人口78万。苍溪,自古就是川北重镇,古有“川北淳邑”之雅称,今有锦绣梨乡之美誉。早在4000多年前,就有先民歧坪平州国氏族公社在此繁衍生息。自西晋太康置县,迄今1700余年,是著名的中国雪梨之乡,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全国生态庭园经济示范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川陕苏区模范县。苍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物产丰富,交通便捷,为苍溪红色旅游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条件。

红军渡

1935年3月28日,为了迅速贯彻党中央“渡江西进”的战略方针,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副总指挥王树声以及红三十三军军长王维舟,亲临前线,观察敌情,寻找渡口,选定此处为强渡嘉陵江主渡口。这里是红四方面军策应中央红军挥师西进迈出的第一步,如今已成为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纪念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渡当地革命历史

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千里西征转战到川陕边区,趁四川军阀酣战之机,于12月底相继占领了通(江)、南(江)、巴(中)等地,创建了仅次于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全国第二大苏区——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2月川陕省苏维埃政府在通江正式成立。红色之火在大巴山熊熊燃烧,川陕苏维埃政权大旗迅速漫卷苍山溪水。

1933年6月15日,红11师由红四方面军参谋长倪志亮、红30军政委李先念率领,粉碎了田颂尧“三路围攻”之后,继续追击溃敌扩大川陕红色根据地,迅速收复了南江的长赤,旺苍的木门,继占龙山场,随即由地下党员张统荣作响导,兵分多路进入苍溪,占领东河(宋江)沿岸。1933年7月上旬,川陕省苍溪县苏维埃政府在文昌宫(今苍溪县文昌镇)建立。新成立的川陕省苍溪县苏维埃政府辖14个区苏维埃,95个乡苏维埃,539个村苏维埃,面积为2398平方公里,总人口28.9万,参加各级苏维埃政权工作的干部3000余人(其中妇女约600人)。1933年9月5日,苍溪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在文昌宫召开,到会代表230多人,其中妇女代表20余人。会上正式选举了县苏维埃政府的领导班子:苍溪县苏维埃主席蒋德洪,副主席王子和、蒋德兴、宋成先,委员张学忠、王锡文等。1934年2月,为粉碎刘湘“六路围攻”,红军收缩阵地,撤离苍溪。1934年9月中旬,红军取得了黄猫垭战役大捷,围歼敌军1万余人,毙敌4千余人,彻底粉碎了敌人的“六路围攻”后,第二次进军苍溪,9月22日攻克苍溪县城,占领了嘉陵江以东全部地区。1934年9月,县苏维埃地址迁到老观场。1935年3月28日,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十万雄师胜利挥师西进策应中央红军北上。3月,苍溪县苏维埃政府再迁至苍溪县城。

革命火种不断蔓延

自1933年6月到1935年5月,红军在苍溪的三个年头中,几乎无日不战。其战况之激烈,时间之绵长,战果之巨大,在苍溪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当时仅有 28万人口的苍溪县境内,有3万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在不到两年时间里,进行过大小战斗100多次。主要有反“三路围攻”中发生的激战池口、马梁包合击、四平山大捷、戴冠石遭遇战等战斗;“三次进攻战役”即“仪(陇)南(部)战役”、“营(山)渠(县)战役”、“宣(汉)达(县)战役”中巩固发展红色政权所发生的激战永宁铺、攻占白鹤铺、钳制二道坎、袭击光山子、奇袭大获城等战斗;反“六路围攻”中进战县城所发生的龙岗山阻击战、激战燕窝岭、大杀回马枪、血染扫塘河、黄猫垭歼灭战等战斗。为争取苏维埃新中国的胜利,广大红军指战员舍生忘死,艰苦奋战,献出宝贵生命的有25000多人,其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6000多名。整个苏区时期烽火连绵,山河尽染,战火曾把这里烧成一片焦土,红军的足迹遍布全县,烈士的鲜血染红了苍山溪水,可谓处处皆胜迹,山山垂青史。在军阀进行严密经济封锁的情况下,苍溪人民群众忍饥受饿,接济出来的粮食是支援红军的颗颗红心,苍溪儿女血洒丛林,用鲜血和生命,为战斗的胜利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在这块红土地上走出了罗青长、任荣、杨大易、吴忠、苏毅然、李泽民等6位中央委员,任荣(1971年曾任中共西藏自治区委第一书记)、苏毅然(曾任山东省委书记)、李泽民(曾任浙江省委书记)等3位省委书记和任荣、杨大易、吴忠、李开湘、李明、樊学文、赵承丰、伍国仲等18位共和国将军。共和国主席李先念更是情系苍溪,其骨灰撒在了这片红土地上。

陕苏区模范县

苍溪是川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川陕省苏维埃政府领导下,苍溪县苏维埃政府从宣传群众,扩红参军;打倒土豪,平分土地;发展党员,层层建党;建立政权,工农当家;发动妇女,组织群团;戒绝鸦片,增进健康;动员春耕,发展经济;拥军优属,组织代耕;筹集物资,支援前线;清剿土匪,维护治安;建立地方武装,保卫红色根据地等方面做了许多积极的工作,苍溪县苏维埃政府由于工作成绩显著,1934年12月,在巴中召开的第三次川陕省苏维埃大会上,被评为川陕苏区模范县。

image.png

嘉陵江战役

红四方面军转战苍溪发生的100多次战斗中,在红军史上最有影响和最为著名的是红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战役。

战役背景

1934年末,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之后,蒋介石亲自部署了针对红四方面军的“川陕会剿”计划,妄图将红四方面军扼杀在嘉陵江东岸。1935年1月22日,中央电令红四方面军挥师西进,策应北上。红四方面军在“强渡嘉陵江,迎接党中央”口号的激励下,迅速完成了渡江准备。但敌人为阻止我军西渡,以五十三个团的兵力布防于北起广元朝天驿,南至南部新政坝,约六百里长的嘉陵江西岸广大地区,纵深直至涪江沿岸。江上船只,全被敌人掠往西岸,并在沿江重要滩头修筑碉堡,布置障碍,妄图把我军堵在江东,包围消灭。红军克服重重困难,依靠苏区群众,在短短一个月之内,赶造出 75只渡江用船。同时还在苍溪王渡镇东河里完成了划船、泅水等渡江作战训练。

开始战斗

1935年3月28日,徐向前、王树声、王维舟等亲临前线,设渡江指挥所于塔子山后的谭家大院。晚九时许,指挥部发出“急袭渡江”的战斗命令,渡江突击队秘密将几十只木船从塔子山后经火头垭(今“红号垭”)抬到江边,轻轻推入江中。借夜幕和江水声掩护,偷袭成功,直到突击队连续摸掉三道岗哨,进至敌人营部时,守兵发觉并进行抵抗,袭击立即变为强渡。我军塔子山上二十门迫击炮和几十挺机枪一齐怒吼,在强大的火力掩护下,突击部队舍生忘死,向西岸敌人阵地冲去。当晚,连克赵家山、杨家坝(敌旅部)据点。3月29日拂晓,红军陆续渡江,扩大战果,兵分两路,向敌师部据守地东岳庙(今东青场)进击。

与此同时,红三十一军一部在鸳溪口强渡成功,从右侧向北进击;红九军主力在苍、阆交界处的涧溪口强渡成功,沿八庙、盘龙、东岳庙向剑阁方向进击。到1938年3月29日中午,红四方面军大部队架浮桥过江,迅速向敌阵地两冀席卷。至此,国民党军阀惨淡经营三个多月的六百里江防,一夜之间被我英勇的红军彻底冲垮!

战役成果

红军渡江后,兵分两路,一路由阆中直逼南部,一路由徐向前亲自率领直逼剑阁、广元、昭化、剑门关,红军连战连捷,势如破竹,一天就向纵深挺进七十里。自1935年3 月28日至4月21日24天时间里,红四方面军自苍溪塔子山下胜利强渡嘉陵江,连克阆中、南部、昭化、剑阁、梓橦、青川、平武、彰明、北川等9座城镇,歼敌12个团、1万多人,占领了嘉陵江至涪江之间二、三百平方公里的区域。

战役评价

强渡嘉陵江战役,是红军史上对敌正面作战投入兵力最多,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一次大江大河作战。它的胜利,使红四方面军士气空前高涨,国民党军阀心惊胆战,实现了“强渡嘉陵江,迎接党中央”的目标,为中央红军入川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从此,威震敌胆的红四方面军撤离川陕革命根据地,正式挥师西进,开始了艰苦卓越的万里长征。红军渡因此成为了红四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

改名红军渡

建国后,苍溪人民为缅怀红军将士英雄业绩,将塔山湾渡口改名为“红军渡”。1980年7月7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红军渡”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84 年10月,苍溪县党政负责同志和各界人士提议敬请徐向前元帅为“红军渡”题字,重竖丰碑,启昭后人。八十三岁高龄的徐帅饱含深情,亲书“红军渡”大字。 1993年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进入苍溪60周年,苍溪县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纪红”活动,投资370多万元修建了川陕西革命根据地红军石刻标语碑廊、陈列馆、英名堂、革命烈士纪念碑等建筑。1987年,红军渡标志铜质塑群像由省人民政府拨款建成。2001年“红军渡”被中宣部命名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2004年红军渡风景区被列入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 

电话咨询 24h 获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