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四川大学 > 红色基地

四川红色教育培训基地-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

基地照片

基地介绍:

image.png

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

基地简介

古蔺太平渡,位于赤水河上游与古蔺河交汇处的太平镇,是红军长征四渡赤水最重要的渡口,约1.5平方公里,全镇古街道的清代民居建筑保存完整、鳞次栉比,充满了古朴的韵味。四渡赤水战役期间,中央红军机关全部驻扎在镇上,因此,所有的古建筑都是红军长征的重要遗迹和遗址。大娄山下、赤水河边,四川省泸州市古蔺县太平镇的长征街上,一座小青瓦的三层小楼格外引人注目,这就是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 [1] 。2016年12月,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入选《全国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名录》。

概述

四渡赤水之战是红军在战略转移中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毛泽东用兵如神的生动体现。为了缅怀牺牲的红军,教育后代不忘今天幸福生活是用烈士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史实,继承先烈的遗志,四川省古蔺县在四渡赤水主战场太平镇建立了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再现了红军四渡赤水的辉煌战绩。

地位

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文物太平渡是“四渡赤水”的轴心地区和重要渡口,第二和第四次渡过赤水河就发生在这里,进行大小战役近十余次。镇上建有红军长征四渡赤水陈列馆,馆内有毛泽东同志的故居,在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600多平方米展厅里,陈列着200多件当年红军留下的弹药武器和日常生活用具,向不远千里、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参观者展示着当年金戈铁马的历史。


image.png


历史

1935年春,遵义会议后,中央红军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巧妙地与敌周旋、转战在川、黔、滇一带的高山河谷中。从当年1月28日至3月22日,红军来回4次渡过赤水河,摆脱了数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彻底扭转了战略转移中的被动局面,为长征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在此期间,中央红军曾3次进出古蔺县境,历时54天,遍及大部分乡镇。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长征的伟大胜利,弘扬红军精神,1958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太平镇建起中国工农红军四渡赤水太平渡陈列馆。近半个世纪,太平渡陈列馆先后接待了20多万名海内外的参观者。

文物编辑 语音“失命不失谱,失谱必失命”,这是写在绝密号谱上的誓词。号谱原由红军司号长谢金成保存,四渡赤水时谢金成不幸负伤掉队,号谱来不及交给上级,他就秘密保存下来,直到解放后才将由密码和五线谱号码组成的号谱上交给当地政府。现在它的原件保存在中国军事博物馆。“国共合作”时制造的盆子,是红军从扎西回师东进途中,于1935年2月10日驻古蔺时,为感谢女尼吴二师,将红军这一烧水用的盆子送给她。吴二师又传送给其干女儿夏传荣,并一再赞颂红军纪律,夏传荣精心将这个“红军盆”保存了下来。盆壁有“掬我赤心,与寇拼命,溅彼热血,膏我弹刃”等字。

电话咨询 24h 获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