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

【法苑文萃】传承革命精神 感受红色情怀——大别山干部学院培训心得

公众号- 郑州审判  2021-07-14 09:49:22   946 阅读
image.png

巍巍大别山,悠悠赤子情。多年来,我只是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宏伟的身影。总想有一天能亲临大别山去瞻仰它的风采,感受革命老区人民淳朴的风情和崇高的风范。终于,今年10月份,我有幸参加单位组织的培训,来到大别山革命根据地进行党性修养教育,时间虽短,七天的经历却成为了我永远的记忆。

“历史给我们的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起的热情”。为了让我们更真实地感受到那段峥嵘岁月,学院通过专题学习、现场教学、实景感受等方式,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珍藏的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仿佛看到无数的革命先烈前仆后继、浴血奋战、奋勇杀敌的壮烈场面。我不禁在想,是什么信念支撑他们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还能一心一意跟党走,是什么信念让他们面对死亡毫不畏惧。当我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参观了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许世友将军故里、“红田”惨案旧址等地之后,我深深地感到,正是这种“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一心、勇当先锋”的大别山精神,支撑着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演绎了一幕幕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

微信截图_20210714094828.png

大别山军民凭借坚定的信仰,在白色恐怖和极其困难的环境条件下,百折不挠,坚守大别山,使大别山28年红旗不倒,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对党忠诚、威武不屈、坚忍不拔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核心所在。记得在“红田惨案”遗址前,在不足30平米的田地上,300多人在国民党的白色恐怖下相继砍头、宁死不屈,可以说每寸土地上都可以攥出一把血来。他们为了理想、为了革命、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他们坚信革命定会成功,自己的牺牲是值得的。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大别山革命军民在革命最紧要关头,为了革命的需要和全局的利益,牺牲自己的生命为全局的胜利创造条件,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顾全大局、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风格体现。皮定钧将军的中原突围,为了主力红军的转移,他率部东突,掩护了主力,做好了牺牲自己、保存革命火种的准备;为了受伤革命干将王树声的安全,一位老母亲把自己仅剩的亲骨肉顶替王将军交给了国民党反动派被处决。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他们做出如此巨大的牺牲,靠的的就是为了远大理想、为了全国革命的胜利的大局观。

大别山革命军民在开创和坚持大别山的斗争中,团结一致、同心同德、携手共进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根本保证。“小小黄安,人人好汉,铜锣一响,四十八万,男将打仗,女将送饭。”短短一首民谣,却反映出红安人民“万众一心,为党为民,朴诚勇毅,不胜不休”的无私奉献精神。三项纪律八项注意,正是体现了军民一家亲的典型事例。在与新县老乡恳谈中,我能够深刻感受到了他们的淳朴、对党的热爱、对国家的深厚感情。

image.png

大别山革命军民创建了全国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处在革命斗争的最前沿,凝结的是大别山军民听党指挥、英勇善战、勇字当头、勇于担当的精神,是大别山精神的革命品质。毛主席曾经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有斗争便会有牺牲,鄂豫皖苏区创立前后,近百万人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在册的烈士13万余人,大多都没留下姓名。程儒香、肖国清等革命烈士宁死也不透漏革命秘密,他们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革命的利益而不惜牺牲自己,体现出的正是共产党人讲奉献、敢担当、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近百年的历史沧桑,近百年的风云动荡;近百年里英雄辈出,百年的历史意味深长。时光飞逝,血雨腥风的年代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一代代传承和发展的大别山精神穿越历史时空,成为一笔永不过时的精神财富,愈来焕发出光灿夺目的时代内涵。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法官,必须要有坚定的信仰。“轻舌摇动是非立断,朱笔一落生死攸关”,在法槌起落、案卷翻飞的背后可能面临多方面的压力与干扰,此时如果不能秉持对法治忠贞不一的信念,就很难站稳脚跟、挺直脊梁。我们要坚定不移的坚守共产主义信仰,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仰,坚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信仰,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筑牢理想信念,做到虔诚而执着、至信而深厚,才能实现“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

image.png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法官,必须要树立大局意识。要让司法真正获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不仅要求我们要懂法律,还要懂政治、懂经济、懂社会、懂民生。要立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立足于时代的要求,让司法接地气,才能保证司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特别是在当前司法改革攻坚阶段,我们更要胸怀大局,为国家和人民忠实履职,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切实增强服务大局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着力提高服务大局的能力和水平,积极践行“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

作为新时期的人民法官,必须要有敢于担当的精神,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肩负着维护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当更多的群众愿意通过法律来解决矛盾,愿意把维护合法权益付诸于人民法院时,面对不断增长的各类案件,我们必需要有负重担当的精神,要化身“孺子牛”、甘当“新愚公”,用“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闯劲和“啃硬骨头、涉身险滩”的干劲,勇立潮头、迎难而上,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七天的培训学习,既是一次党性修养的教育,更是一次灵魂的洗礼。从硝烟弥漫的战场到庄严肃穆的法庭,从长枪短炮到铿锵的法槌,从红军装到法官服,改变的是环境、是着装,不变的是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和那种融入血液的大别山精神以及为人民谋幸福而奋斗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