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

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 阜平城南庄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河北使命教育中心

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  2021-05-06 17:48:17   1073 阅读

1948年4月30日,在太行山深处的阜平城南庄,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召开。会议决定,发布《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动员全国各阶层人民实现建立新中国的光荣使命——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五一口号”就从这里传向全国.jpg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五一口号”就从这里传向全国

人间最美四月天。

巍巍太行深处的阜平县城南庄镇,层峦叠嶂的群山褪去一冬的枯黄,披上春日的绿装,孕育着无限美好与希望。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院落保存至今.jpg


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所在院落保存至今

站在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北侧小山上眺望,远处褐墙灰顶的高楼连绵成片,街道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与司令部旧址低矮肃静的几间平房,形成鲜明对比。

回溯到73年前,将指针定格在1948年4月30日,将空间定位在这几间低矮的平房,将目光聚焦在毛泽东宿办室。

彼时,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召开,讨论通过了经毛泽东修改后的《中共中央纪念“五一”劳动节口号》(以下简称“五一口号”)。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五一口号”第一次具体描绘了新中国的蓝图,成为新中国成立的动员令,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政治格局。


1948年5月1日的《新华日报》,刊登了“五一口号”.jpg


1948年5月1日的《新华日报》,刊登了“五一口号”

提出-时代的必然结果


1948年5月1日,《晋察冀日报》刊登了“五一口号”.jpg


1948年5月1日,《晋察冀日报》刊登了“五一口号”

在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文物,聆听讲解,一步步走入那段历史。

“平津告急!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告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1948年5月1日的《晋察冀日报》印上了岁月的金色痕迹,伴着95后讲解员孙旗绮抑扬顿挫的声音,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五一口号”动员成立新中国,历史仿佛顺理成章。

然而,历史的选择不是从一开始就是唯一道路。

“近代以来,中华文明面临着巨大危机。政治上,1840年以来列强入侵带来的外忧,和统治制度的腐败带来的内患交织在一起;经济上,传统中国自然经济面对外来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挑战,极其不适应;文化上,中华传统文明与西学东渐的冲突,不断带来阵痛……”保定抗战历史研究会副会长冉白正说,民族危亡之际,近代志士仁人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视野进行了探索和抗争。

仿效君主立宪的百日维新,失败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结局惨淡!

民族资本实业救国等经济类变革,破灭在短暂的春天里!

以法美为师的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困境!

这些政治、文化、经济改革尝试,为什么不能从根本上救中国?在冉白正看来,都是路线和方向出了问题。

纵然历史的走向不能轻易用政治路线来判断,但是,解决历史问题的首要因素与核心,必须是政治路线和方向。

纵然世界各国国情不同,对本国历史命运的选择都具有曲折性,但是,各国最后的选择都具有本土性。

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运用独到智慧,创造性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路线,并为实现这个政治路线做出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种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全面转入战略反攻阶段后,终于要开出绚烂的花朵。

纵然全文只有23条,但“五一口号”的核心,是回答中国未来命运的历史选择,也是对近代以来中华文明复兴探索的深切回应。

所以,站在中华文明复兴史的视野来看,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的提出,是时代的必然结果。

修改-毛泽东的深思熟虑


当年,毛主席办公环境很是简陋.jpg


当年,毛主席办公环境很是简陋

1948年4月,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东渡黄河后,来到晋察冀边区的阜平城南庄。按照当时的惯例,每年的“五一”劳动节中共中央都会通过新华社对外作出专门决定,发表宣言、口号。当“五一口号”初稿送到毛泽东案头,他深思熟虑,亲自修改。

一桌、一椅、一床,灰土地面木头房梁,毛泽东宿办室简陋异常。

透过桌面上静静的油灯,仿佛可以看到当时他伏案修改的情景。

“毛泽东同志共作了27处修改。一字一句,皆有深意。”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资料科科长栗静说,从字斟句酌的修改,可以看出他对这次“五一口号”的重视程度。

如初稿第23条“中国人民的领袖毛主席万岁”,第24条“中国劳动人民和被压迫人民的组织者,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万岁”,均被毛泽东删掉,改为:“中华民族解放万岁!”

对第5条的修改,可谓点睛之笔。

初稿第5条为“工人阶级是中国人民革命的领导者,解放区的工人阶级是新中国的主人翁,更加积极地行动起来,更早地实现中国革命的最后胜利”。毛泽东将其删掉又重新起草为:“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保定市地方志办公室原主任孙进柱认为,这处修改体现了毛泽东的博大胸怀与高瞻远瞩,对统一战线在革命进程中作用的清醒认识。

1948年4月30日,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史称“城南庄会议”)召开,会议讨论通过了经毛泽东修改后的“五一口号”,并决定以中共中央名义发布。

当日,“五一口号”通过陕北的新华社正式对外发布。同时,新华广播电台也进行了广播。5月1日,《晋察冀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五一口号”。5月2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全文发表。

响应——民主党派的必然选择


参加城南庄会议的部分人员.jpg


参加城南庄会议的部分人员

从探索民族复兴坚定实践者的视野看,响应“五一口号”,是各民主党派的必然选择。

1946年6月底,国民党政权撕毁重庆谈判的《双十协定》,大举进攻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此时,各民主党派和平建立民主政权的愿望不但破灭,还因各种抗议方式遭到国民党当局迫害。一批优秀的民主人士如李公朴、闻一多等,惨遭国民党反动派的杀害。

1947年10月,国民党政府悍然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明令对其一切活动“严加取缔”。民主党派在共产党和国民党之间走“中间路线”的做法,如梦幻泡影般破灭。大批民主人士被迫转移香港,民主活动陷入低谷。

时势逆转,有时快得超乎想象。

仅用时两年,中国共产党就消灭了国民党军队264万。1948年,中国共产党从战略相持转入战略进攻阶段后,建立新中国,成为中共中央思考的问题。

政治文明的核心是政治制度,考验的是政治智慧。

深思熟虑后,毛泽东和中共中央,站在大历史观中,对比世界文明史和中国政治文明史,负责任地提出了建立“民主联合政府”的主张,与独裁政治相对立,与旧的政治、经济、文化关系相独立。

在“五一口号”中,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还提出建立新中国的“路线图”——先“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再“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然后“成立民主联合政府”。

表达了近代以来仁人志士共同美好愿景的“五一口号”,犹如黎明前最明亮的星,让备受迫害的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群情激昂,纷纷通电响应。

5月5日,李济深、何香凝、沈钧儒等12位在港民主人士,联名致电毛泽东,响应中国共产党“五一口号”,拥护召开新政协。随后,台盟、民进、民建、致公党、民盟、农工党、民革、九三学社、民联、民促、救国会等党派纷纷发表声明,积极响应中共的“五一口号”。

从城南庄发布的“五一口号”犹如一枚信号弹,让成立新中国的动员令从这里发出,并吸引民主人士纷纷前来。

李济深、郭沫若等55名各民主党派负责人和民主人士,在1949年1月联合发表的《我们对时局的意见》中表示:“愿在中共领导下,献其绵薄,贯彻始终,以冀中国人民民主革命之迅速成功,独立、自由、和平、幸福的新中国之早日实现。”

根据中共中央的决策和部署,从1948年9月到1949年9月,中共香港分局共组织接送20多批次、350多位民主人士秘密北上解放区,其中110多人成为一届政协代表。

由此可见,“五一口号”标志着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公开自觉地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揭开了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和政党制度建设的新篇章。

今天,“五一口号”的发布已经过去70多年,站在“城南庄会议”的办公室聆听,“中华民族解放万岁”的声音似乎还在回荡。所不同的是,近代那个饱受屈辱的民族,已经行稳致远地走在伟大复兴路上。

还记得,党的十八大后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冒着零下十几摄氏度的严寒,踏雪到阜平看望慰问困难群众,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动员令。8年过去,这个在太行山褶皱里的偏僻小镇,已经和全国人民一起,走在奔向全面小康的幸福大道上。

从为民族谋解放到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在接力探索,接续奋斗,100年来,初心不渝。

城南庄,成立新中国动员令发出的地方,有着历史面向未来的积极探索。

阜平,新时代脱贫攻坚动员令发出的地方,有着现实呼应历史最好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