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2019年11月6日至10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十五名2019级新生参加了井冈山·赣南苏区进行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并认真撰写了高质量的心得体会。
苦心锤炼,扬帆起航
社工A1921班 郑璇
很荣幸能参加此次“赴井冈山·赣南苏区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 ”,也很庆幸能和各位老师及两百多名同学共同参加长达五天的爱国主义实践教学之旅。
我们都知道,井冈山作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成功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完成了从城市到农村的伟大战略转移,走上“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打下了坚实基础。赣南苏区的创立,极大地鼓舞了共产党人进行武装斗争的斗志,坚定了革命必胜的信念。井冈山斗争时期所创立的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更是成为一以来我们党和人民不断遵循的精神准则。
有人说,井冈山·赣南苏区是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是接受革命传统教育、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提升境界的生动课堂。那里的革命遗迹、一草一木都是红色文化教育的活教材,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与净化。此次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要学习的内容很多,而其中最重要的是真正领悟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在学以致用上求突破。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我接触最多的红色革命圣地是陕北延安,而对江西这片红土地的认知则大多来自历史课本和老师的讲解。这次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前往井冈山·赣南苏区。这五天来每日身着红军装,与同学老师一起在大桌上吃饭,走过了挑粮小道,看过了红色遗址,去到了瑞金,一路上的旅程是神圣的,是光荣的,问我这次学习都有什么体会,我想说:我们党,是伟大的党,是先进的党,如果能成为千万共产党员中的一员,是我的荣幸和骄傲。为了这个党,我愿意用一生去捍卫,秉承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通过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的学习,我深受感悟和启发,今后我要努力做到五个力戒,当好五个表率。
1、弘扬井冈山精神,力戒自满清高,树立学习理念,做勤奋学习的表率。要将本次的学习培训作为新的起点,确保学习不能只停留在浮光掠影、浅尝辄止上,而是深入思索,切实指导学习实践。
2、弘扬井冈山精神,力戒安逸知足,树立发展理念,做创新工作的表率。感受革命先烈对革命事业的忠贞与信念,体会革命先烈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探寻真理的艰辛。
3、弘扬井冈山精神,力戒贪图享乐,树立清廉理念,做严格自律的表率。通过较为系统的革命传统教育、精彩生动的井冈山精神教育,我感悟尤为深刻。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决不贪图安逸,决不裹足不前,决不懈怠退缩,要以坚定的理念、信念为支撑,坚守心中的一方净土。
4、弘扬井冈山精神,力戒推诿失职,树立奉献理念,做勤奋工作的表率。责任源于对工作的兴趣与热爱,责任更能激发出不竭的工作动力,要充满工作的热情与激情,精心谋事,潜心干事。
5、弘扬井冈山精神,力戒畏难惧怕,树立自强的理念,做力争上游的表率。井冈山精神永远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笔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种精神,必然指引我们国家走向繁荣昌盛。
人生短暂,奉献何妨
思政A1914班 张楚豪
井冈山,古有“郴衡湘赣之交,千里罗霄之腹”之称。位于江西省西南部,地处湘赣两省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解放前,井冈山只是一个偏僻的小乡村,直到1927年10月,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并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井冈山精神。我有幸来到井冈山学习红色文化,感受红色精神。
11月6号我们来到井冈山追寻革命老前辈的足迹,刚进井冈山,我看见山上的红军铜像就感受到了浓浓的红色气息。晚上我们到学术报告厅听革命后代讲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最感动我的是曾志老前辈的故事,他的曾孙蔡军同志说曾志老奶奶为了革命奉献了自己的全部。曾志老奶奶“死后不开追悼会,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在家设灵堂,京外家里人不要来奔丧,北京的任何战友都不要通知打搅……”的要求让我肃然起敬。江满凤同志,她尽自己所能帮助孩子们创造学习机会,她是无私的。晚上我躺在床上思考人为什么会奉献自己?我要去寻找答案。
我们迎着朝阳,踏入陵园大门,看见的是由老红军宋任穷同志所题“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的碑牌园标。进门后,经过花坛园庭,顺山而上的是两组台阶,第一组49级,象征1949年新中国成立。第二组60级,寓意是陵园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六十周年建成。走进纪念堂看到的是“死难烈士万岁”,上到二楼,入目的是遇难者的名字。我们去大井村,小井村,走过了挑粮小道。晚上我看着笔记上的话语:生命诚可贵。玉尔琢:无名无利,无私奉献;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何长工:抗一辈子长工;死难烈士万岁;不为难,不怕死,不要钱,捍卫共产主义的尊严;永不叛党;为主义而牺牲;对信仰的坚守,永不言弃;共产党是红色的,不能褪色,为党,为国家,为人民,我们要学习他们的精神……想到刘伯承的话语:在全国解放后,你们知道吗,有多少母亲问我要孩子,有多少妻子问我要丈夫,有多少孩子问我要爸爸,你们知道吗?我的眼角流下了泪水,我找到了那个答案,他们是想给自己的家人一个和平,温馨的家。
井冈之行已经结束,但井冈学习未完。这段路程可用几字概括:苦,乐,恨。苦,为何苦,苦红军之苦。那时候红军并未感到苦,因为他们心中有那为新中国奉献自身的红心。乐,为何乐,为同学之间最真挚的友谊。恨,为何恨,恨自私自利的自己,不做无利之事,图利而为。井冈之行,让我知道了甘为人民扛一辈子的长工”何长工,倾尽所能为孩子创造学习机会的满凤姐,他们的奉献精神感染了我。这次井冈山之行,我感受了奉献的力量。红军们为了家人的幸福,为了信念,为了新中国奉献了自己。人生短暂,奉献自己又何妨。
不忘来时路,整装再出发
思政A1912班 迪力胡玛尔
第一次去往井冈山的路,第一次感受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
很荣幸能够参加此次学校组织的“赴井冈山·赣南苏区爱国主义实践教学活动”,这也是我第一次踏上中国革命根据地的摇篮——井冈山。这次学习参观了革命先烈们在井冈山以及赣南苏区的工作生活环境,了解了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每到一处,看到眼前的场景,仿佛使自己穿越到了革命的年代,在内心深处有很深的触动。
11月7日,我们身穿红军服、头戴八角帽在井冈山开始了新的行程,青山有幸埋忠骨,烈士英灵永存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革命烈士陵园,我们一起参观了烈士陵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烈士英名录”,后来听老师讲解,在艰苦卓绝的井冈山斗争中共有4.8万余人为革命捐躯,而留下姓名的英烈仅15744人,这也许就是“死难烈士万岁,革命精神永存”的意义了。随后,我们参观了小井红军医院,庭内的塑像重现着段段往事,病房的简陋,医疗物资的短缺,一幕幕都在述说着昔日的艰苦。
来到龙江书院,据说这里曾是培养红军部队下级军官和地方干部的地方,办学条件非常艰辛,没有固定的教室,露天上课;没有桌椅,就以垒砖为桌,石块为凳;没有纸,就用杉树皮、竹笋壳充当;没有笔和黑板,就用树枝、炭条在地上、石板上或沙盘上练习写字。以前这么简陋的教学环境,学员们还这么认真学习,相比之下,现在如此优美的学习环境,我们却不好好学习。随后,我们来到了叶坪村,在二苏大会址听了《八子参军》的故事后心里十分触动,杨荣显老人先后把自己的八个儿子送去参军,但是不幸的是这八个儿子都牺牲了,这对于一个老人是多么大的打击啊,这就是革命精神。
随后我们来到了沙洲坝,参观了红井,红井是党关心群众生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历史见证。红井享誉全中国,成为人们向往仰慕的神圣之地,甘甜的红井水滋养了一代又一代人,一曲《红井水》唱遍了大江南北,解放了,沙洲坝乡亲头一件大事,便是挖井,把填了十五年的井重新挖开、砌好,并在井边也钉上一块木牌,木牌上写上十四个大字:“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最后我们来到了本次活动的最后一站——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于都,并且在这里进行了一场精彩的汇报演出。
革命先辈的艰苦奋斗为我们创造了和平社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新时代的我们也同样肩负使命,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我们这一代青年必须传承好党的的革命精神,让中华民族的红色文化发扬全世界!
短短五天,让学生接受了一场思想洗礼,同学们的心得体会,有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敬仰;有记录对革命精神的领悟;有对生活来之不易,应当珍惜时光而发奋读书的感触。无论社会如何负责,时代如何变迁,学生总体上还是一张白纸,而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一个画图的过程,只要用心、用情去为之描述,就可以画出最美、最真的图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