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心得

赴井冈山培训学习体会——重温井冈山历史,锻造更坚强党性

公众号: 公文大师   2019-07-18 15:44:44   851 阅读

赴井冈山培训学习体会——重温井冈山历史,锻造更坚强党性

【心得体会94期】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80多年前,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率领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今年6月2日至16日,中组部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开办了首期“市委书记、市长党性修养专题培训班”。半月培训结束了,然而现场教学点的鲜活震撼,教师的透彻解析,体验式教学的艰辛感悟,持续在我的脑海中发酵。

这,也许就是参加井冈山干部培训的温度与力量。

井冈山是信仰与精神的高山

建党98年来,发生的大事很多,多得让人一时难以理清。半月时间沉下来、静下来,重走井冈山,感悟颇多。

或许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支军队共同联系在一起的“名山”,就只有井冈山了。

如果选一个词来评价井冈山,我觉得应该是,“井冈山是信仰与精神的高山”。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故事,这里的歌声,这里的遗迹,这里的教员,呈现得十分清晰而真切。

置身历史场景,触摸遗存的历史建筑,将我们带入历史时空,感受历史的真实。

短短两年零四个月的井冈山斗争,国民党反动派先后对井冈山发起3次军事“进剿”“会剿”,实行惨无人道的烧杀,4.8万英烈血洒井冈山。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记载有名有姓的15744人,黑色大理石壁上,嵌刻着他们的英名;30000多人连姓名都不曾留下的,汉白玉无名纪念碑,表达了对他们深切的怀念。当时,一大批出类拔萃、信仰坚定的青年放弃了优越的生活,义无反顾地来到井冈山。

希望在心中,走路就有方向。包括4.8万先烈在内的先辈们凭什么对党无限忠诚?毫无疑问,信仰是力量的源头。

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罗荣桓、腾代远、何长工、张子清、伍若兰……他们感天动地的血肉故事,诠释了什么叫信仰。

三湾改编旧址、朱毛会师的龙江书院、毛泽东写下光辉文献的茅坪八角楼、茨坪毛泽东旧居、大井朱毛旧居、鲜血染红的小井红军医院、朱德挑粮的扁担……已经刻写在历史深处,烛照人间。

走进井冈山,不仅深刻理解了井冈山的历史地位,更深切体会到“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为执政党注入了绵延不绝的能量。

望向历史深处,不难看出一个道理:有信仰就有希望,有信仰就有不可阻挡的力量。

中国革命的制胜路径:

实事求是闯新路

今天看来,星星之火,终于燎原。井冈山斗争,在中国人心里留下了沉甸甸的分量,但回顾这段历史,依然能撞击人们的心灵。

有人说,在历史的拐角处,总有让人惊奇的改变。28个月的战火,惊呼为奇迹,我们不妨去寻找奇迹背后的足迹。

两年零四个月,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却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第一。创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建立起第一支工农武装红军第四军、第一所红军医院和红军学校;颁布了第一部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第一次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路径;第一次规定了人民军队的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制订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创造了灵活的游击作战原则,等等。

然而,这些穿透迷雾、从实际出发的创新之路,远非想象的那样平坦。

现象背后是问题。面对错误指责,毛泽东没有妥协,而是凭着对信仰的坚守,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坚持实事求是闯新路。

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井冈山根据地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找到了中国革命的“解药”在农村,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独特革命道路。

今天,我们虽不去向历史寻找某种镜像,但毋庸置疑的是,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唯有实事求是闯新路。

因为信仰,更需行进在路上

井冈山斗争,一路的梦想、一路的艰辛,尽管已远去80多载,但这却是每个人都读得懂的中国革命故事,也是擦不掉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

时光流转,一路走来,五味杂陈,冷暖自知。在过去未来之间,我们续接了什么,又开启了什么?

有信仰,前行的方向就不会晃动。习近平同志号召全体共产党员,“坚守崇高信仰,炼就金刚不坏之身”。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不缺精神之“钙”,才能站位高、眼界宽,抵制各种诱惑,永葆共产党人本色。

人们常常感叹,今时不同往日。这是一个需要改变而且改变正在发生的年代。

“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今年2月2日,习近平同志第三次上井冈山。是的,路要一步步走,相比走了多远,更重要的是方向。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从未像现在这样,认清自己的路向。“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定位了我们的未来。中央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战略,极大的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发展观,是迎战“两个百年”目标的重要部署。

发展之路,并非单向演进的坦途。事实上,越是畅想未来,越要有驾驭现实的厚功底。第一个百年目标近在咫尺、正逢决胜,第二个百年目标遥遥招手、时不我待。“最先一公里”“最后一公里”的大事,需要从今天做起;知行合一的具体事,需要从我做起。

梦在心中,路在脚下。平凡的脚步,同样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为了更美好的中国,中华儿女需要一起行进在路上。